大冶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中国钢铁长子光荣炉变身国家工业 [复制链接]

1#
哈市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人民网武汉7月1日电65年前的7月1日,武钢一号高炉破土奠基。65年后的今天,这座为新中国炼出第一炉铁水的“钢铁摇篮”如凤凰涅槃——武钢一号高炉国家工业遗址公园正式揭幕。蓝天白云之下,高耸的炉体分外雄伟,铁红的主色锃亮闪耀着历史的荣光。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钢有限”)党员代表瞻仰了高炉雄姿,并在毛泽东主席当年亲眼见证第一炉铁水奔涌而出的炉台前重温了入党誓词。

据了解,武钢一号高炉于年7月1日动工兴建,年9月13日建成投产。从孕育、诞生到成长,一路承载着兴国强国的钢铁使命。

年,新中国百废待兴,重工业尤为落后,人均钢产量只有2.4公斤,而同期苏联人均钢产量则是中国的60多倍。按照毛泽东主席“钢铁要过关,钢铁要过江”的指示,国家计委、重工业部筹划在华中腹地大冶附近建设一座新的钢铁工业基地。年4月,经苏联和中国专家联合勘探,厂址最终选定武汉市东郊青山镇以南一片叫“荒五里”的地方,新中国第一座钢都就此取名“武钢”。

武钢一号高炉容积立方米,日产生铁吨以上,比当时号称“西欧最大高炉”的英国威尔思公司四号高炉日均产量还高吨。其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当时堪称世界一流。

武钢一号高炉一代炉龄高达20年,年方才首次大修。年第二次大修,炉容扩大到立方米,为年的1.6倍。经过两次升级改造,武钢一号高炉设计年产量从75万吨增加到万吨。年,该高炉在大修后连续生产18年、单位炉容生产量刷新纪录的情况下,还作为炉役后期特护阶段安全生产、低耗长寿的典范,荣获中国钢铁协会“冠军炉”称号。

年10月14日,武钢一号高炉圆满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役。投产以来半个多世纪中,武钢一号高炉累计生产生铁.16万吨,为武钢生产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功勋炉”“光荣炉”。

武钢一号高炉先后走出了新中国唯一的炼铁院士——张寿荣,从仅有初中文化的炼铁工人成长为炼铁技术专家、曾8次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李凤恩,前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全国劳模王水枝等杰出代表,诞生了“炼铁又炼人”的高炉精神,被誉为武钢的“根”和“魂”。

年,武钢一号高炉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为了赓续历史荣光,传承“炼铁又炼人”的高炉精神,武钢有限投入万元对一号高炉周边区域和高炉本体进行改造,按照“修旧如旧、传承历史”原则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核心景点的标准,精心打造武钢一号高炉工业遗址公园。

武钢一号高炉工业遗址公园包括高炉炉体和凤恩广场。其中高炉炉体下方一楼为史料陈列展览馆,二楼复原了年9月13日高炉出铁的历史场景。在毛主席当年观看出铁的眺台下方,一个触摸屏仿佛隐藏着时光的暗门,将手放在上面,立即重现当年的情景,只见一条火龙从高炉出铁口奔涌而来,顺着出铁沟滔滔流注,铁水和铁渣自动分离,蔚为壮观。“看,是谁来了?我们最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在重要的时刻到了这里!”眺台上方的电子大屏同步播放当年毛主席健步走来的珍贵影像。而高炉前方的“凤恩广场”上,蒸汽机车仿佛把人们带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穿过宽广的钢铁门廊,“绿色低碳,钢铁报国”几个大字紧紧联结着历史和未来。

与武钢一号高炉一起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和中央企业工业遗产的还有“一米七”。今年初,武钢有限以这两个工业遗产为核心景点,着力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除已经揭幕的一号高炉工业遗址公园,“一米七”等地方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景观提升,目的是留住历史的印记,打造城市新地标,改变人们对传统工业企业的刻板印象。

据武钢有限相关负责人介绍,年以来,该公司投入亿元用于生态环境升级改造,厂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与年相比,二氧化硫等5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幅度超过40%。年,武钢厂区优良空气天数天,优良率达到85%以上,两项指标均优于所在城区。厂区绿化率达32%,比年提升了50%,这意味着22平方公里厂区范围内,“含绿量”近7平方公里。从空中俯瞰,彩色的厂房镶嵌在花园、绿地之中,其间错落分布着通身彩绘的高耸建筑和一座座气势磅礴的高炉。一号高炉位于七座高炉的“天元”,分外夺目。

与一号高炉一路之隔的炼铁操控中心,炉前工不需火眼金睛就能从电子大屏看透高炉之心,依靠5G+3D建模和数字孪生技术,还可以实施远程操控,送料、鼓风、出铁都能一键搞定,员工上班只要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再也无需烟熏火燎,汗流浃背。中央电视台专门对此进行了报道,形象地把这里比喻为“股票交易大厅样的钢厂”。

今年以来,武钢有限建设一号高炉遗址公园和4A景区的消息引起武汉市民、青山居民的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