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吕蒙正被宋太宗提升为宰相。吕蒙正在宰相的位置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不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有一天,宋太宗要吕蒙正选一个官员出使辽国。吕蒙正认为一个姓陈的官员最称职,就把名字呈上。宋太宗当即表示:不同意。
第二天,宋太宗问:“选好人了吗?”吕蒙正又将此人呈上,太宗还是不同意。
第三天,宋太宗问及此事,吕蒙正仍把此人呈上。宋太宗气得把吕蒙正呈上的文书掷到地上,愤愤地说:“你为什么如此固执呢?!”
吕蒙正拾起文书平和且恭敬地说:“不是臣固执,而是陛下不了解这个人啊!出使辽国,只有这个人最称职,其余的人都不如他。臣之所以坚持,是不敢为了讨好陛下而耽误了国家的大事啊!”
满朝大臣看到吕蒙正顶撞了宋太宗,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宋太宗气冲冲走下朝堂后,出乎意外地改了主意,回过头说:“罢罢罢,吕蒙正有气量,朕不如也,就依了吧!”
事后证明,吕蒙正举荐得很正确。陈出使辽国,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那一年的正月十五,宋太宗为了显示自己治理的太平盛世,就借机邀大臣们赏灯,还大摆酒宴,与民同乐。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宗举杯沾沾自喜地说:“唐末五代之际,天下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天上彗星划过,看者无不心惊肉跳,以为天下再无太平之日。朕自当*之后,日理万机,从不敢懈怠,常想天下百姓,于是才有了今日的昌盛景象。由此来看,无论是大乱还是大治,无不是人之所为,并非是什么天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