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学术观点郑志明周易参同契的天人感
TUhjnbcbe - 2020/11/17 14:57:00

《周易参同契》的天人感应之道(下)

原文载于《东方哲学与文化》第1辑

文章内容有删节

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

可见《周易参同契》的天人感应之道(上)

四、五行的三五与一

“阴阳”与“五行”原本是两套不同的宇宙观念,来源与发展各自相异,《周易》专言阴阳四时的消长,而无五行的思想。将二者合流可能始于战国的邹衍,经《吕氏春秋》到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将阴阳四时与五行紧密地结合,用以说明天人对应的关系。到了汉代象数易学的兴起,更加扩大了五行与四时八卦的配合方式。《周易参同契》在如此的时代风尚中,也相当重视阴阳四时与五行的对应之理,如《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第6章云:

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理。

春行阳气主生万物如天之行赏,秋行阴气主杀万物如天之行罚。寒冬日照较短其气为昏,暑夏日照较长其气为明。四季的时令是依循着阴阳消长之理,也对应着卦爻辞中的阴阳之义,如阳爻刚强称为仁,阴爻柔弱称为义,顺应季节夏天阳生如喜气,冬天阴生如怒气,对应着人事吉凶祸福的关系。当四时相应着阴阳的变化规律时,也能相应于五行合序的生化作用。四时与五行不是各自独立的宇宙现象,二者也可以相互结合与对应,如《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第45章云:

动静有常,奉其绳墨。四时顺宜,与气相得。刚柔断矣,不相涉入。五行刽界,不妄盈缩。易行周流,屈伸反复。

在天地间日月的运行是有着一定的阴阳规律,导致消长进退中的动静与刚柔也有着一定的常态与规范。一年四时的寒来暑往是顺应着气候的周流反覆,比如夏至时的阳极生阴与动极反静,冬至时的阴极生阳与静极生动,如此刚与柔有着相互决断的界限,不能随意涉入或互换。五行的生克原型与阴阳的消长规律相类似,不可任意的收缩与延伸,要符合《周易》顺行周流的进退规律,随应自然的往来反覆。

如何以五行来配四时呢?依据北斗的运行方位,东南西北四位可以对应春夏秋冬四季,那么五行中央的土如何对应四时呢?秦汉间主要有二种说法,第一种说法称为“土王季夏”,即木配春,火配夏,土配季夏,金配秋,水配冬,符合五行相生的次序。第二种说法称为“土王四季”,最早见于《白虎通义》,将土分王于四季,自四季中各取十八日,使五行各对应七十二日。《周易参同契》采用的是第二种说法,如《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第9章云:

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神明。推类结字,原理为证。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王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己之功。

四时偏重于时间的阴阳流转,五行则偏重于空间的方位循环,都是自然运行的现象归纳而成的原理,不是凭空妄谈的虚假立论,经由长期接引参验与按类推断而成,可以相互验证。《周易参同契》引用“纳甲”的理论,将八卦分纳十天干,以坎卦纳戊,离卦纳己,坎卦与离卦对应的是戊己两天干,根据五行与十天干的相配关系,与戊己相配的是中央土。以中央土对应四季,形成了中宫地位,主宰了四季运行的规律,一年气候的流转都离不开中央土的功能与作用,故称为“土王四季”。坎卦又为水的象征,也为月的象征,离卦又为火的象征,也为日的象征,坎离两卦相合,即月精与日光的交会,产生出阴阳与刚柔相当的互补作用。位于中宫土位的戊己,主宰了四时,也主宰了四方,四方为东南西北,代之以木火金水,或代之以青赤白黑,四行与四时其相配的关系如下:木旺在春绝在秋,火旺在夏绝在冬,金旺在秋绝在春,水旺在冬绝在夏,唯有土旺在每季十八天,遍在每季之中,能调和其他四行,比如水火分南北而相克,木金列东西而相制,土居于中宫之位能调和水火与融合金木,将各据一方的能量统合起来,达成居中以治外的功用。

《周易参同契》重视阴阳的消长,也重视五行的生克,阴阳与五行虽然是两套不同的术数系统,但是二者之间还是可以相互对应,比如五行中的水火与日月的阴阳可以进行同质性的类比与推演,如《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第39章云:

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繁。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明。日月相激薄,常在晦朔问。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阴阳相饮食,交感道自然。

五行生克及其相应的推算原理,其理法也是相当简明扼要,一点也不复杂,比如水克火这样的概念是比较容易理解。从自然现象来说,提起水可以用来冲击或浇灌火势,迅速可以消灭掉火的光明。水可以用来指称月,对应八卦的坎卦,火可以用来指称日,对应八卦的离卦。此处所谓的水克火,是指日月的相互掩没,出现了日食与月食的现象,这种现象经常会在晦朔更替时发生。所谓日食,是指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的中间,阳光被月球遮住,导致白天失去光明有如晚上,一般会发生在农历初一。所谓月食,是指地球运行在太阳与月球之间,阳光被地球遮住,无法照射到月球上,导致月亮出现了黑阴,大约出现在农历十五或其后一二日。这种日月食的产生,依循五行水克火的原理,象征坎卦的水过于强大,侵害了象征离卦的火,导致离卦的火不敌坎卦的水,造成白昼产生出昏暗的特殊状况,这也是阴阳水火间互为感应交会的自然现象。

《周易参同契》之所以讲究五行的生克原理,主要还是着重在炉火的炼丹术上,认为草木的药材最多有助于长寿,若要长生不朽,则须服食炉火锻炼而出的金丹。金丹不是一般的草木之药或丹砂之药,必须经过长期的炼丹过程,使铅汞依循着阴阳与五行的运行原理,配合月份、季节与时辰的卦象来调节阴阳进退,也要配合天干、地支、五行的方位来锻炼炉丹的火候。金丹的炼成不是随意的工夫,必须合乎阴阳与五行的运转之道,在相应于天地大道的前提下,方能服食金丹,达到与造化同存的长生境界,如《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第32章云:

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土游于四季,守界定规矩。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薰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皆变黑,齿落生旧所。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姹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曰真人。

炼丹术的目的在于将铅汞变化成金砂之丹,以不败朽的金性来促成人体的得寿长生,此金丹可以说是万物中最为宝贝之物,依循四时五行的宇宙之气凝聚而成。所谓“土游于四季”即是指“土王四季”,土是五行四时的交会之所,能主导春夏秋冬的阴阳进退,也能调和与节制木火金水的相生相克,金丹在锻炼与合成的过程中要遵循中宫土的守界规矩,方能守之有成,转化为旷世神丹。金丹的效用在于服食后产生出各种神奇的功效,促进天人之间的道化整合,不仅能合乎时序来滋阴补阳,更要重视五行中土旺于四季的主宰地位,带动五行与四时的能量交会。这种带有宇宙能量的金丹入口之后,能使凡人达到天地同体与日月同明的真人境界。此生命境界也满足凡人渴望的世俗利益,比如金丹的能量能内透五脏六腑,外通百骸九窍,如云雾遍流周身,似雨露温润四肢。说了更为具体些,能使原本沈疴老化的身体产生出明显的改善效果,比如容颜与皮肤有了新的光泽,苍白的头发又变成黑发,脱落的牙齿重新长出,导致老翁返回壮年,老妇返回美女,金丹的效果不仅是形体上的返老还童,还有摆脱尘世与疾病的牵缠与苦难。

金丹不是人间凡物,是合乎天地阴阳五行的生成之道,是类比于道,甚至是与道同类之物。以铅汞作为提炼金丹的原料,是依据同类相因相从的原理,认为铅汞与金沙是同一物质的自相转化,都是同出于道的造化作用,符应阴阳五行的生成原理,如《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第33章云:

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冰雪得温汤,解释成太玄。金以砂为主,禀和于水银。变化由其真,终始自相因。欲作服食仙,宜以同类者。植禾当以黍,覆鸡用其子。以类辅自然,物成易陶冶。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椟。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宝。是以燕雀不生凤,狐兔不乳马;水流不炎上,火动不润下。

《周易参同契》认为金丹与道同类,欲得道成仙可从服食金丹入手,二者有着类同者相从的关系,这是从自然的生成现象中体悟而出的观念。这样的思想可能源自于《周易》,如乾卦的文言九五,引孔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类也。

所谓类同相从即是同声相应与同气相求的自然现象,认为同类才能始终相因而成变化,如声音相近者会相应答,气味相近者会相聚集,水必定往潮湿处流动,火必定往干燥处燃烧。因禀气不同其类也不相属,比如动物禀受天气故头朝上,植物禀受地气故根朝下,因大气运作的关系同类会自然相随相聚。《周易参同契》从同类相从导出异类相斥的譬喻,指出鱼的眼目不能成珍珠,草类的蓬蒿不能成大树,燕雀生不出凤凰,狐兔不能乳养骡马,水性不能往上流,火性不会往下烧。以金丹的服食而成仙是因为二者同类,合乎天地阴阳五行的变化之道,铅汞经由水火的锻炼转为金丹,也来自于二者同类相因的原理,在性质相同下能依自然的规律来生成变化,最后得以炼丹有成。如果不是经由同类的造化锻炼过程,是无法造就成仙的金丹。

金丹不是外在之物,是内服的神丹,集合阴阳五行的宇宙能量,促进天人间的感通与合一。金丹是铅与汞经由水火的锻炼而成,与日月的阴阳作用有关,在日月光华的反覆照射中,彰显出五行中象征不朽的金性,如《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第30章云:

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自开辟以来,日月不亏明,金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金本从月生,朔旦受日符。金返归其母,月晦日相包。隐藏其匡郭,沉沦于洞虚。金复其故性,威光鼎乃嬉。

金丹的“金”字,不是指*金的“金”,指的是五行的“金”气,取用*金不朽的属性。“金”是与日月常明的宇宙能量,*金是一种具有此宇宙能量的物质,比如*金在烈火中燃烧,其色不变更加地精粹光明,也不会减轻重量,反而愈炼愈坚,有如日月一般,从天地开辟以来,其光从未耗损与减弱,一如往常光亮如新。五行中的金,对应于月出于西方的光明,在每月的三十晦日被月的黑体遮蔽,到了初一的早晨得到日光照射则又大放光明。从五行的相生的关系来说,土能生金,故土为金之母,当月晦之日,金返回土中,日月光都隐没在空洞虚无之境,在无边无际的混沌中暂时收敛其光华,直到日光再度复现时,金又恢复其原初的不朽本性,使金丹在炉鼎中大被光芒。

炼丹术不仅运用了土生金的相类原理,也重视金生水的相类原理,如《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第23章云:

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阴阳之始,玄含*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车。故铅外黑,内怀金华。被褐怀玉,外为狂夫。

又如《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第24章云:

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真人至妙,若有若无。髻鬃大渊,乍沈乍浮。退而分布,各守境隅。

“知白守黑”一词,可能取自于《老子》第28章的“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相关句子,但是在内容上增添了五行的观念,金的象征颜色为白,水的象征颜色为黑,就五行的相生关系来说,水生于金,金是水之母,水是金之子,金与水有如母与子的关系,子胎与母胞互为隐藏,金能生水,水中藏金。水在五行中居于枢纽的首位,其生成之数为一,如谓天一生水,水从天一而生,一为水之数,对应的是阴极而阳生的现象,水中的金精经由烹炼而逐渐萌芽,达到至妙的境界,好像在深渊中若有若无的或沉或浮,隐藏着无限的造化生机,虽然浮沉不定,但是进退各守其分,具有创生的能量。炼丹术的铅,未炼时外表是黑色的,其内却隐藏着金华之象,如人身中怀玉,却外衣褐佯作狂,若铅经由水的烹炼能复其白金之性。

五行间有相生的原理,也有相胜的作用。五行相生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等。五行相胜为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等。炼丹术是以五行学说作为最高的指导原理,将炉鼎铅汞的烹炼,类同于五行的生克作用上,如《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第68章云:

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化为白液,凝而至坚。金华先唱,有顷之间,解化为水,马齿阑干。阳乃往和,情性自然。迫促时阴,拘畜禁门。慈母育养,孝子报恩。严父施令,教敕子孙。五行错王,相据以生。火性销金,金伐木荣。三五与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诀,难以书传。

前半段描述汞与铅在烹炼时的结合过程,流珠是指水银的汞,其性飘浮有如滚珠不断流转,难以擒服。铅含有金华,其性稳静下沉,可以用来制服易飞扬的汞,二者的能量很快吸引凝结,互相依存承袭,转化成白色液体的化合物,进而愈凝愈坚聚而不散。此一过程的时间不长,很快地此化合物融解成如水的液体,从中产生了如美玉般的金丹,渐渐地由小而大,整个炼丹过程是相合于阴阳五行的自然作用,在情性相投中互相融合与会通。后半段专言炼丹时五行生克现象,如所谓“慈母育养,孝子报恩”,慈母象征金,孝子象征水,指炼丹时以文火将铅汞融合成流体,有如金生水的五行现象,金丹的受育成长有如孝子的报恩。所谓“严父施令,教敕子孙”,因土生金,金生水,土为金父,水为土孙,严父象征土,子孙象征水,土生金而胜于水,使金丹归于土中逐渐地教化成长。

“五行错王”是指五行交错轮流用事为王,使万物依五行生克原型而生发,五行如阴阳一般也是天道的体现,万物配合五行的运化来相互依存,比如“火性销金”是指火胜金,“金伐木荣”是指金胜木,指出五行之间有相生也有互为制约的关系。五行之数的“三五与一”是炼丹术重要的口诀,由于语意未明,很难贴切的解读,张伯端在《悟真篇》上卷七言诗第十四首作如下的解释:

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婴儿是一含真炁,十月胎圆入圣基。

就五行的象征数字来说,一象征水,二象征火,三象征木,四象征金,五象征土。但是“三五与一”不是单纯的专指象征之数,另有特殊的涵义,后人各自有不同的解读,大约可以归纳出三种主要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三”是指火、金与木,“五”是指土,指火金木皆禀于土气,会通为一。第二种说法认为“三”是水一与火二的交合之数,水不离金,火不离木,水与土合为月,火与土合为日,“三五”象征日月的阴阳交合,能形成天地至精的金丹。第三种说法即张伯端的诠释,认为“三五”是三个五,将《周易》的天地生数与五行结合,即天一水,地二火,天三木,地四金,天五土,其中天一水与地四金合为五,又天三木与地二火合为五,加上天五土,总共有三个五,将五行分成三组,“三五”即是指五行,其中又结合日月阴阳的运行规律,可以称为“天地之精”。

《周易参同契》采用纳甲说,将五行与十干结合,戊己对应土五。也采纳十二支的学说,将十二支配八卦五行,子对应坎卦与五行的北方水,生数为一,午对应离卦与五行的南方火,生数为二,子午的坎离与水火相结合为三,这是前列的第二种说法,《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第31章是采用第二种的说法,如云:

子午数合三,戊己号称五。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呼吸相贪欲,伫思为夫妇。*土金之父,流珠水之母。水以土为*,土镇水不起。朱雀为火精,执平调胜负。水盛火消灭,具死归厚土。三性既合会,本性共宗祖。

“三”是指水火的合数,“五”是指土的生数,炼丹术主要就建立在水、火与土等三性的整体和谐上。三五相合为八,八为和谐之数,对应炼丹时必备的八种药石,即朱砂、雄*、雌*、空青、硫磺、云母、戎盐、硝石等,八石要炼成金丹必须仰赖水火土三性的交流与会合。有关五行在卦爻上的生克关系,京房在其《京氏易传》有一套说法,后人定名为“六亲”,以我为本位,其对应的关系:生氏者为父母,克我者为官*,我生者为子孙,我克者为妻财,扶我者为兄弟。《周易参同契》采用“六亲”的生克原则,来说明炼丹时水、火与土等三者的对应关系。冬至阳生,地气上升称为呼,夏至阴生天气下降称为吸,炼丹时的水火交流有始天地气化的呼吸,阴阳的相恋相结有如夫妻般的相亲相爱,不肯分离。水胜火的相交相合,有如夫与妻的关系。“*土金之父”,中央土为金的父亲,即指土生金。“流珠水之母”,流珠指丹砂,代表金,金为水的母亲,即指金生水。“水以土为*”是指土是水的官*,即指土能克水,其现象为“土镇水不起”,土具有镇压水的能力。朱雀指二十八星宿南方星宿的总称,象征南方的火精,水火土三者有着相互平衡的关系,火能烹水沸腾,水盛则能克火,水又被土制服,最后水火具归于厚土。水火土原本是不同的三性,经由锻炼后会合于一处,水火为金木之子,金木又为土所生养,五行的体性是以土为祖宗,当三性同为一性时金丹就完成了。

“三五”是象征之词,本来就有多义诠释的可能,《周易参同契》有采第二种说法,也有采第三种说法,如《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第82章云:

阴阳得其配兮,淡泊而相守。青龙处房六兮,春华震东卯。白虎在昴七兮,秋芒兑西酉。朱雀在张二兮,正阳离南午。三者具来朝兮,家属为亲侣。本之但二物兮,末而为三五。三五并与一兮,都集归二所,治之如上科兮,日数亦取甫。

“青龙”是指二十八星宿的东方七宿,房宿是东方七宿正中的一宿,六是房宿的度数,在四时为春,在物为花,在卦为震,在方位为东,在辰为卯,在五行为木。“白虎”是指二十八星宿的西方七宿,昴宿是西方七宿正中的一宿,七是昴宿的度数,在四时为秋,在物为芒,在卦为兑,在方位为西,在辰为酉,在五行为金。“朱雀”是指二十八星宿的南方星宿,张宿是南方星宿的第五位,二是张宿的度数,在四时为夏,属于正阳,在卦为离,在方位为南,在辰为午,在五行为火。青龙东方木、白虎西方金与朱雀南方火等都来朝供玄武北方水,玄武为二十八星宿的北方星宿,斗星位于其中,使众星拱之。此四者相聚,有如本家亲戚朋友相守于一堂。炼丹的情境相类似,青龙木、白虎金、朱雀火等三家具归于鼎器的玄武水中。此四者就本质来说可以归纳成二物,即木火归为一家,其数五,金水归为一家,其数五,再加上中央土五,总共合起来称为“三五”。炼丹时三者同归一室合为一体,浑然一气的金丹成矣。

“三五”或可称为“三物一家”,即金水为一物,木火为一物,土为一物,合起来共成一家,如《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第76章云:

丹砂木精,得金乃并。金水合处,木火为侣。四者混沌,列为龙虎。龙阳数奇,虎阴数偶。肝青为父,肺白为母。肾黑为子,心赤为女。脾*为祖,子五行始。三物一家,都归戊己。

此一引文对炼丹术与五行的关系有更详细的描述,就炼丹术来说,虽然金能克木,水能克火,但是金木相并则为鼎器,水火相交则成金丹。所谓“金水合处”是指金生水,二者合为一家,所谓“木火为侣”是指木生火,二者合为一家,此四者即为木火金水,或称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本质上可以混沌为一体,就作用来说,则可对应阴阳而*虎,龙为木火的合并,对应阳,配天地生成之数的奇数,即天数。虎为金水的合并,对应阴,配天地生成之数的偶数,即地数。五行可以配人的五脏,木色青对应人体的肝脏,为火之父。金色白对应人体的肺脏,为水之母。水色黑对应人体的肾脏,为金之子。火色赤对应人体的心脏,为木之女。土色*对应人体的脾脏,因土王四季,金木水火皆依赖土而能生长,称土为金木水火的宗祖。五行可以分成三物,即金水为一物,合成五数,木火为一物,合成五数,地自成一物数五,形成了“三五”之数,三物最后共成一家,使四象归于中央戊己土。

五、天人感应的内养术

提炼金丹的目的,主要还是要内服于身,以宇宙的能量来助人体长生成仙,此宇宙能量来自于阴阳五行的造化之道,将金丹视为与道同类之物,能促进天人之间的互感相生,即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金丹则是个媒介,将大宇宙的能量引进到人体之中,提升小宇宙的生命境界。后代内丹的发展企图将作为媒介的金丹拿掉,直接以人体的小宇宙去感通与证悟天地的大宇宙,依旧可以采用炼丹术的相关理论,将外丹的术语大量地运用到内丹的修行工夫上,导致本来作为外丹学说与理论的《周易参同契》,也可以成为内丹修炼的开创鼻祖。在《周易参同契》成书的东汉时代,各种古老的内养技术与理论已相当广为流行,当时方仙道融入*老学派的养性之术,能运用超凡脱俗的修养工夫达到道家清静恬淡的精神状态,金丹虽然是外在的物质,却能用来体现长生成仙的生命能量,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术观点郑志明周易参同契的天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