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先看一段视频
▼▼▼▼
这是一部公益广告片
短短两分钟
讲述了一个村庄文化扶贫的故事
这个故事
要从湖北长江传媒集团
驻殷祖镇朱铺村乡村振兴工作队
队长严强华说起...
这是一条开启幸福的分割线年5月的一天,严强华路过杨清中门的一栋残旧的两层楼前。据说,这是村子里六、七十年代的小学遗址。夕阳照映下的屋顶已经不剩下几片瓦砾了,杂草在旧瓦空隙疯长。此时距离严强华正式驻村约十天。
这十天,严强华马不停蹄将整个村子走了一遍,然后在这栋楼前停留的时间最长。他经常在这片楼前听到一种声音,好像是读书声。来自半个世纪前。背靠幕阜山脉,山清水秀的朱铺村是殷祖镇九个贫困村之一,唯有这栋楼,似乎诉说着这个古老村庄昔日的辉煌。于是他在自己的朋友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遗址,修旧如旧,可以干点什么呢?请教各位!
实际上那段时间严强华在征求了长江传媒集团高层意见,并走访殷祖镇*府及村里群众后,形成了一个大致想法。这个想法在年5月17日的一次活动中得到了验证。那一天,*冈市农科院给村里妇女做了一场农技培训课。课后,严强华走上讲台,提了个问题:“没上过一天学的,请举手!”唰唰唰,台下十个妇女,有一半以上举起了手。驻村的两年多时间,严强华发现一个普遍现象,产业搞上去了,村里妇女有工作了,到了领工资时,50岁以上妇女不会签自己的名字,40岁以上妇女不会计算日薪乘以天数是多少。并且,大多数30岁以上妇女不会教孩子做作业。
如果说,仅仅是产业、财力的支持加贫困户帮扶,这在严强华和他所属的单位长江传媒集团不是太难的事儿。但似乎差了些什么。严强华在跟前任驻村扶贫的同事老王做工作交接的那天,老王曾深沉地告诉他,这个村,最大的问题是“智”穷。也恰恰就是在那段时间,严强华征求殷祖镇*委书记柯红云和分管农业的*委委员罗振龙的意见时,这两个年轻的乡镇干部一句肺腑之言跟老王的意见如出一辙。他们说:“我们殷祖,最缺的还不是钱,而是文化和教育扶贫”。这让严强华再次坚定明确了对那栋旧楼修旧如旧的思路和方向。
年农历二月初六,严强华形容这一天,是吉日,阳光正好。长江传媒集团从省里争取来十万块乡村文化专项扶贫启动资金,正式在朱铺村拉开文化扶贫的序幕。那栋旧楼,严强华和他的主管单位决定改建成一个前所未有的乡村文化驿站。他给这个理想中的“王国”取名为:村读。
开工那天,长江传媒集团、大冶市委、殷祖镇*府相关方面来了不少人。他们可能也没有料想到,一年以后,这栋建在村小学旧址上的“村读”会如此火爆,不仅成为了全村,甚至周边村男女老少,尤其是孩子们学习、开展文化活动的“乐园”,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媒体、扶贫工作队、各级部门单位接踵而来,观摩学习取经。
年这一年,用朱铺村的村民们形容,经历了一次“革命”。“村读”一举颠覆了村民过往的思维习惯。由最初的疑问,甚至不配合,到慢慢的接受,偷偷地,不好意思地暗中帮忙,再到后来的喜欢去、夸赞、热爱它,这种渗透式的改变,力量强悍到让人们措手不及又坚定不移。
这群人中,有坚定的支持者,村支书余云沼和几个有文化有见识的老人,而51岁的杨崇清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个。这个干了一辈子木匠的中年汉子一笑眼中难掩淳朴清澈。从村读建设之初他就自愿投工投劳,参与村读木工部分的建设。即便是施工中从梁上摔下来摔伤了腿,没休息几天他又跑到工地上继续干活儿。人们不太能够理解杨崇清到底是脑子哪根筋搭错了。每当面临大家的疑问,这个憨厚的乡下汉子就笑笑,也不解释。
村读建成后举行了一次晒书活动,杨崇清晒出了一套83年版的全套《红楼梦》。这让所有人惊到了。
杨崇清说,这是80年代他接了大冶县城的一单活儿趁空闲跑到新华书店买的。他还说,十八岁时有个未能实现的读书梦,现在村里建村读,可好了,就当是圆一个少年梦想吧。
杨崇清说这番话时,像极了西方作家毛姆笔下《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人物,纵然尝尽艰辛,因为生活不得不低头捡六便士,但却从来不忘抬头看看天上皓洁的明月。
“村读”在严强华和他的团队们的构思中,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便捷的乡村文化互动空间。年9月20日,历经一年打磨,村读正式开放。每一个到村读来的孩子,他都手把手教他们写下毛笔“村读”两个字。除了留作纪念,更为启蒙。严强华说,当孩子们拿起笔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他开启了人生迈向文化、文明的第一课。
11岁的胡媛平生第一次写毛笔字,她的手有些颤抖,使不上劲儿。但这并不影响这个从前不知道书法、绘画是什么,没听说过哈利波特的乡村小孩在村读的若干个日夜里,打开了看见世界的眼睛。
年深秋的一天,这个从前连说话都不太利索的小女孩走上村读举办的一场鄂东诗人诗歌朗诵会的舞台,大声朗读:“金秋十月,是硕果累累的十月,是欢天喜地的十月,是生机勃勃的十月······”这种改变,让坐在台下聆听的朱铺的乡亲们热泪盈眶。
村读需要一个管理员。29岁的杨剑波在所有候选人中被选中。小伙子从小因为眼疾,失去了学习和外出打工的机会。村读的诞生,不仅仅是给他提供了一个公益性质的工作岗位,解决了生活温饱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让他内心波涛汹涌的青春热流找到了一个寄托的港湾。每一个夜晚来临的时候,杨剑波开始整理白天被翻乱的书柜和阅读台,也用自己残存的那一点点视力如饥似渴读书。在村读的浩瀚书海里,他就像诗人顾城在诗中描述的那样: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虽在深山,不掩其华。
“村读”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认可,赞其为:独树一帜的乡村文化现象、乡村扶贫扶智的实践样本。而自开年以来,严强华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