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山西黄河古今地名趣话
TUhjnbcbe - 2020/12/4 14:56:00
白癜风初期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549564.html

*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山西的*河河段是条界河,河西面是陕西省,南面是河南省,总流长公里。*河山西段是九曲*河上最为壮观、最富传奇的一段河流,沿着山西*河走,你可以领略到大河上下沧桑巨变、万千气象,还可以感受到*河地名文化的神奇魅力,了解到许多山西*河古今地名的历史情结。

湖盆涸,长河出

流经山西的*河段由汾渭湖盆等演变而来。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和地质学家研究考证,今之*河流域在早、中更新世期间,存在着几个非常大的湖盆,如汾渭湖盆(囊括今*河之东的汾河流域和*河之西的渭河流域),而汾渭湖盆中又含有若干较大湖盆,如三门湖盆(位于今芮城、平陆一代)。这些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集水系统,控制着当地的河系发育。随着气候、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河流的溯源侵蚀袭夺,各河段逐渐连通,湖水通过出水口排泄而逐渐萎缩、干涸,终于形成了统一的长河——*河。*河各段的连通并非同时,湖泊完全疏干变成河流也不一致,汾渭湖盆干涸、*河山西段形成大致在50万年至万年间。之后,又经过漫长的自然发育及人为制约,*河山西段才形成今日之地理特征。

北牛南马

*河进出山西省有一个有趣的称谓:北牛南马。从内蒙古自治区蜿蜒而来的*河,自偏关县老牛湾折入山西境内,飞流南下,至芮城县凤凰嘴再以近乎90度的方式折向东,于垣曲县马蹄窝出境,流入河南省,故称北牛南马。

老牛湾是*河进入山西后的第一个拐弯处,老牛湾村是*河进入山西后的第一个村庄,老牛湾的名字源于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相传老君爷驾神牛开拓*河,行至此处,神牛被前面明灯山的灯火惊吓,绕了一个大湾,故名老牛湾。当地民谣:“九曲*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老牛湾还是由东向西的万里长城和滔滔*河四度相交中第一次握手的地方,山河壮丽,风景迷人。明朝时曾建有老牛湾堡,屯兵御敌。在老牛湾堡紧临*河的山崖上,有一座至今仍保存较好的砖砌空心敌楼,雄踞崖上,俯视*河。今老牛湾已成为游览胜地,旅游区由三湾一谷组成,分别是包子塔湾、老牛湾、四座塔湾和杨家川小峡谷。老牛湾南面不远,是*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其库区在晋蒙峡谷之间绵延数十里。

*河老牛湾

*河流出山西的地方垣曲县马蹄窝,相传因大禹治水时留有马蹄印痕而名。这里是山西省海拔最低的地方,仅米。年小浪底水库建成后,原址已被淹没。

壮美万家寨

年3月9日,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工作时,谈到山西缺水,拟从*河引水济晋。毛泽东赞许说:“汉武帝时就能坐龙舟在汾河上行驶,可见当时汾河水量很大。现在汾河水少了,*河流经山西公里,理应对山西有所贡献。”60年过去了,山西引*济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其中最著名的工程就是*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

万家寨*河水利工程枢纽

万家寨位于偏关县城西近30公里处,地处*河东岸一孤峰上,三面环崖,一面临河,地势十分险要,相传明万历年间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万世德于此建寨设防,故名万家寨。此处河流狭窄,水流湍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年,国家拟在此建万家寨水电站,并进行了勘察,后因中苏关系恶化,苏方撤走专家,建站之事遂停。年,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重新立项,年开工,年全线建成。该工程是山西省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一座以供水、发电为主,兼有防洪、防凌等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由万家寨水利枢纽、总干线、南干线、联接段和北干线组成。雄伟壮观的主体工程位于*河北干流托克托至龙口峡谷河段,左岸为山西省偏关县,右岸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混凝土重力坝高90米,库容8.9亿立方米,装机万千瓦,每年向山西和内蒙古供水14亿立方米,其中向太原市供水6.4亿立方米,朔州、大同供水5.6亿立方米。引水线路总长公里,其中地下隧洞总长公里,时为世界第一。年首台机组发电,年全部机组发电,年引水到太原,大大缓解了山西省城严重缺水状况。

龙口雷声

山西*河大北干流(晋陕峡谷)上有三处著名的险口:龙口、壶口、禹门口。龙口位于河曲县城东北15公里处,这里*河两岸石壁陡峭,怪石倒垂,河床崎岖,形似龙口,水流落差大形成瀑布。龙口之上为龙壕,平均宽度约米,挟持其中的*流从龙口喷射而出,声若雷鸣,十里可闻,故旧志称其为“龙口雷声”,是河曲县古八景之一。今已建起龙口水利工程,主要任务为发电和对万家寨电站调峰流量进行反调节,保证*河干流万家寨至天桥区间不断流。

*河龙口水利枢纽

娘娘滩与太子滩

*河跃出龙口后,进入山间谷地,河面豁然开朗,水流变宽变缓,主流在沙卵石河床上左右摇摆,形成若干沙洲小岛,其中最著名的是娘娘滩和太子滩。两滩遥相对峙,如孪生而置河中央。娘娘滩背靠龙口,岛上树木参天;太子滩从河中直拔数十丈而起,陡峻异常。相传汉高祖刘邦驾崩后,吕后专横,将代王刘恒与其母逐出京城。刘恒母子为避迫害,北来偏居,见*河小岛与世分隔,便在两岛上居住下来。吕后篡*失败后,刘恒被拥为文帝,其母被尊为太后,后人便称两岛为“娘娘滩”“太子滩”,流传至今。此事正史无载,虽属传说,当地民间仍津津乐道。

娘娘滩

太子滩

娘娘滩是*河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小岛,有“天下*河第一滩”之称,为河曲县楼子营乡的一个自然村。岛上居民皆为李姓,自称汉李广后人。他们饮*河水,耕河滩地,并以泛舟打渔为生。岛上人家环水而居,房舍掩映在桃、李、杏、海棠树中,鸟语花香,田园如画,犹如蓬莱仙境。据载清代时岛“广可五顷”,今不过亩。最多时曾住着多口人,现常住的只剩一些年长者。年轻人大都搬到了县城里,逢年过节才会回来。岛上原建有圣母祠,后毁,仅存清代石碑数通。

神奇天桥峡

天桥峡

天桥峡位于河曲县与保德县间的*河段。此地峡深谷幽,两岸峰峦延绵,峡底急流翻滚,涛声震响山谷。几座犬牙交错的礁石横亘险滩中央,相互搭成一座座拱门,急流从拱门中冲过,浪花腾涌,水雾排空,气势颇为壮观。严冬时节,峡中河水积冰成桥,形状有拱形的,有斜面的,还有不知名状的,堪称巧夺天工之作。行人可通过冰桥往来于*河两岸,犹能听到冰桥下涛涛水流声,人们便称这冰桥为天桥,天桥峡之名也由此而来。天桥峡附近有天桥村。古人题咏曰:*河东去水迢迢,云卷雷奔浪涌潮。两岸高山成地险,半天横石号天桥。势凌三峡源流远,名冠百川气脉饶。漫为应期清始现,于今玉烛四时调。年,于天桥峡建起一座低水头、大流量的径流式水电站——*河天桥电站,造福秦晋,昔日天桥奇观为壮丽拦河大坝所取代。

碛口街上尽是油

碛口古镇位于临县城南48公里湫水河和*河交汇处,历史上是晋西北有名的水旱码头和商品集散地,有“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河第一镇”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碛口古镇

碛口西南数百米的*河上,有波涛汹涌的大同碛,碛口的繁荣缘于大同碛的惊险。大同碛号称“*河第二碛”,是一段近米长的暗礁,水急浪高,船筏难以通行,“*河行船,谈碛色变”,除了极有胆识的老梢公,几乎没有人敢在碛中行船。碛口遂成为*河大北干流上水运航道的中转站,并由此而得名。明清至民国年间,陝、甘、绥、蒙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由河运而来,到碛口后,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离石、吴城,再转运至汾阳、平遥、介休、孝义和太原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转运到西北各地。民国《临县志》记载:“碛口古代无镇,清乾隆年间,河水泛滥,冲没县川南区之侯台镇及*河东岸之曲峪镇,两镇商民大都移居碛口。”此后,碛口古镇日渐繁华,鼎盛时期各类商号店铺迖多家。据民国20年()统计,每年从绥远磴口航至碛口的货船不下余艘。加上山西、陕西的船只,每天碛口停泊50余艘,装卸货物不下百万斤。当时航运货物以食油、皮毛、粮食及瓷铁布匹等日用品为主,仅食油每天至少有几万斤,故有“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走满街流”之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碛口还是华北通往延安的主要运输口岸。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东渡*河,曾夜宿碛口镇,后转到西柏坡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航运逐渐萧条。

大同碛

但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碛口雄美壮观的*河风光与积淀丰厚的历史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已形成了以碛口古镇为中心的碛口旅游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刘志丹殉国三交镇

三交渡位于柳林县城西南37公里处,屈产河、留誉川二水注入*河形成的冲积三角洲上,渡口附近的三交镇原为中阳县四大镇之首。因地处中阳、石楼及陕西清涧三县之间,故名三交。

三交渡是*河大北干流上一个有名的渡口。其渡东通暖泉、石楼,东北通柳林、离石,西渡*河上通陕西绥德、下通清涧,为水陆交通之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魏将吴起曾在三交渡附近构筑城堡,西抗强秦。明崇祯十七年(),农民起义将领闯王李自成由此渡*河,挥师北上,直捣京师。民国25年()2月,东征红*曾在此渡河,击退晋*河防守敌,中共中央*委副主席周恩来在三交镇组建了山西省第一个红色*权——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同年4月初,三交镇又被晋*占领。4月14日,在再次攻打三交镇的战斗中,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红二十八**长刘志丹,亲自来到前沿阵地指挥战斗,不幸壮烈牺牲,血洒疆场,年仅33岁。毛泽东为刘志丹将*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朱德、林伯渠等中央领导也都题词。在刘志丹将*牺牲的三交镇南一公里处的*家寨鏊子圪达,现建有刘志丹将*殉难纪念亭,每年有大量游人前来瞻仰。三交红*东征纪念馆、红*东征坪上渡口纪念碑、红*东征浮雕与刘志丹将*殉难纪念亭等红色景点连成一线,已成为三交镇*河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交镇

年,三交镇被划入新成立的柳林县。年,因与临县三交同名,柳林县三交镇改名下三交镇。

延水击鼓、永和升堂

永和县城西35公里处的永和关,曾是*河东岸历史悠久的雄关之一,也是山西省西去陕西省的重要渡口之一。关始建于隋,《隋书·地理志》龙泉郡:永和县,有关官。《元和郡县志》隰州:永和县“以县西永和关为名也”。当地传说,永和建县之初,县城设在*河岸边的永和关;而*河对岸的陕西省延川县,也把县城设在与永和县一河之隔的延水关。因为两个县衙离得太近,不是“延水击鼓、永和升堂”,就是“永和击鼓、延水升堂”,相互干扰,影响办公。于是双方上奏朝廷,两县各自退后70里重筑新城。此事虽属传说,但现在的永和县城和陕西延川县城,分别离永和关和延水关70华里确是事实。

永和关

随着历史的发展,昔日雄伟的永和关仅存有部分遗址,新建的*河大桥代替了曾经繁华的古渡口。改革开放以来,永和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发永和关旅游景区,古朴雄浑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大型革命历史故事片《解放大西北》《巍巍昆仑》等曾在此取景拍摄。

红*崖

永和县永和关村不远处的滔滔*河东岸,有一处悬崖峭壁上赫然写着“红*崖”三个红色大字,红*崖得名源于12名红*战士英勇悲壮、气吞山河的感人故事。

红*崖

民国25年(),红*东征取得重大胜利后,随即回师西渡陕北。当时,有12名掉队的红*伤病员为追赶大部队,到达了离永和关渡口不远处的*河东岸石崖边,准备寻机渡河。这里崖高数十丈,直立如刀削,水流湍急,乱石如磐,为避开守关敌*,他们从高崖上滑下,躲藏在半山腰中的一个石洞里。不料被敌人发现,敌人纠集兵力包围了石崖,封锁了路口。战士们几次设法突围都受挫,在石洞里坚持了几天几夜后弹尽粮绝。这时,敌人喊话劝他们投降。英勇的红*战士宁死不屈,一个个纵身跳入奔腾的*河里。敌人撤离后,当地老百姓自发打捞红*战士的遗体,却未捞到一具。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红*战士,人们便把这座石崖叫做“红*崖”。如今,红*崖已成为永和县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天造地设乾坤湾

天下*河九十九道湾,最神奇的要数乾坤湾。

乾坤湾位于山西省永和县与陕西省延川县之间的*河晋陕峡谷中。*河在这一带蛇曲前行,撞山击浪,左旋右转,画出了几个S型大弯。河东山西一侧有英雄湾、永和关湾、郭家山湾、河浍里湾、白家山湾、仙人湾和于家咀湾,河西陕西一侧有漩涡湾、延水湾、伏寺湾、乾坤湾、清水湾等。其中,在永和县打石腰乡河浍里村与陕西省延川县伏义河村的两座山峰间,*河陡然旋了一个度的S型大湾。登高远眺,这个S型大湾道酷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阴阳图,河浍里村、伏义河村就像太极双鱼图的两个眼睛,天设地造,十分神奇。这幅铺展在天地间的的太极阴阳图,成为整个乾坤湾中最震撼、最恢宏、最美丽的景致。传说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曾在此仰观天象,俯视河山,依据天地万物的兴衰变化创立了八卦,定乾坤、分阴阳、论吉凶、讲变通,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乾坤湾

年,乾坤湾被批准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命名为*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河蛇曲是我国干流河道上规模最大、保留最完好、分布最密集的蛇曲群。站在乾坤亭上极目远望,眼前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河犹如一条巨龙在*土高原丘陵沟壑间奔腾不息。河抱着山、山依着河,河里有山、山中有河,一山一水、一阳一阴情趣无限,令人陶醉。目前,山西永和县和陕西延川县均分别在*河两岸开辟了乾坤湾旅游景区。

*流滚滚入壶中

凡是到过*河壶口瀑布的人,无不为她波澜壮阔、排山倒海的气势所震撼。壶口瀑布地处山西省吉县龙王辿,河西岸是陕西省宜川县境。滔滔*河在晋陕峡谷中穿行到此,由多米宽乍缩为50余米宽,敛水成束,倾泻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巨大瀑布,形如茶壶注水,故名壶口。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色瀑布,洪波汹涌,飞流悬壁;浪花飞舞,水柱冲天;怒涛如雷,云雾横生;夕阳斜照,彩虹浮空。观之既惊心动魄,又赏心悦目。特别是金秋雨季,千溪万壑之水汇聚,河水秒流量增加到0立方米以上,主、副瀑布连成一片,呈现出排山倒海之势,场面蔚为壮观。

壶口瀑布

巨大瀑布由壶口跌入深槽,形成雷首雨穴、千丈龙槽、水里冒烟、彩桥通天四大奇观。此外,壶口景区内还有孟门夜月、石窝宝镜、禹帽夕照、旱地行船、天造神桥、明代码头、内地长城等诸多景点。历代文人游客在壶口留下大量的诗文歌赋。清刘龙光咏壶口:“*流滚滚入壶中,九折波澜此地雄。禹治功成留缺陷,往来舟楫一时穷。”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诗人光未然、音乐家冼星海在壶口瀑布壮丽情景的激励下,谱写出了著名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河在咆哮”,这威武的战歌,曾经唤起亿万民众为中华民族的命运而战斗。

壶口瀑布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山西、陕西两省共有的旅游景区,每年来参观的游人不计其数。台湾特技演员柯受良驾车飞越壶口瀑布,山西吉县农民朱朝辉骑摩托车飞越壶口瀑布,也都曾轰动一时。

渐行远离的孟门岛

壶口瀑布下游米处,*河激流中巍然屹立着一座孤岛,岛不大,长约米,宽约50米,高出水面约10米,人称孟门山,亦称孟门岛。远远望去,就像是壶口中喷射出的一块巨石,又像是停泊在河中心的一条大船。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很久很久以前孟门岛和壶口连在一起,你相信吗?

据史书记载和地理学家考证,上古时期孟门岛和壶口确实连在一起。相传其时孟门山阻挡了*河的去路,河水四溢横流,泛滥成灾。大禹治水时,劈山凿门,导水畅流,形成了著名的壶口瀑布和孟门岛。有专家认为,孟门原是*河河床上的一处裂点,壶口瀑布当时就出现在这里。由于长期以来地壳上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强,溯源浸蚀,裂点上移,瀑布由孟门向上移动到现在的位置,瀑下深潭发展成今日的“十里龙槽”,而孟门岛就是瀑布深潭上移残留下来的岩石块体。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记载,壶口曾紧连孟门山。成书于唐元和八年()的《元和郡县志》记载,壶口距孟门一千余步(合米)。而现在的壶口却在孟门上游米处。年出版的《壶口志》记载,有研究者推算,自公元前年到清末年来,壶口位置平均每年上移速度约1米,目前还在缓慢地向上移动,当地村民称“龙槽每天往后能磨一针”。由于壶口大而孟门小,壶口上而孟门下,壶口瀑布的缓慢上移相对就成了孟门岛的渐行远离。

孟门岛

孟门岛是壶口瀑布风景区的重要景观,“南接龙门千古气,北牵壶口一丝天”,因位居龙门之上,又有龙门上口之称。全岛由两块梭形的坚硬巨石组成大、小两岛,南大北小,仅隔10余米。其西南石壁上清代金明郡守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4个1米见方的朱红大字,是对此处山水奇景的真实写照。而最为奇特的,便是“孟门夜月”美景。咆哮的*河水由壶口倾泻入龙槽,顺壕而下直达孟门,河面由50余米豁然展宽到余米。受孟门岛所阻,一分为二从山的两旁分流而过,后又合二为一。农历月半,夜临孟门,可见河底明月高悬,海市蜃楼,形成“山随波影动,月照浪花浮”的迷人景象。站北而观,水中明月由一排分两排飞舞而下;立南而望,水里月亮合二而一飞跃远去。“孟门夜月”为吉州古八景之首。

鲤鱼跳龙门

中华大地有许多地方叫作“龙门”,而名气最大的便是位于河津市区西北13公里*河出晋陕峡谷处的龙门,广为流传的“鲤鱼跳龙门”“禹凿龙门”就来源于此。

滔滔*河行至这里,但见东西两岸高山对峙,壁立千仞,形如门阙,故称龙门。金代段克己诗曰:“*河一线天上来,两山突兀屏风开。”“峡束洪流起怒涛,乱翻晴雪与云高。”传说每年阴历三月桃花盛开之时,正逢*河汛期,其时水面有成群成群的鲤鱼从下游逆流而上,争先恐后地“跳龙门”。跳上龙门者,即刻摇身一变,化鱼为龙而去;未跳上龙门者,撞得头破血流返回,称作“暴腮龙门”“龙门点额”。早在汉代辛氏撰《三秦记》里就有这样的记载:“河津,一名龙门,水陆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虽属传说,但它以鲤鱼喜欢跳跃的天然习性,衬托出一副雄险壮美的龙门山水图景。后人曾以此比喻中举、升官等飞*腾达之事,今多寓意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龙门(禹门口)

龙门亦称禹门口。传说远古时东西龙山实为一体,阻挡了*河去路,大禹治水时凿开龙门山,山断河出,水患消除。《水经注》载有“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后人怀念大禹的功德,便将此处称作禹门口。河津市*河东岩之上,原建有大禹庙,始建于汉代,经历代修葺增建,至清代禹庙已成布局奇特、工艺精巧的建筑群,惜于年被侵华日*炮火所毁。旧时龙门有八景:一曰层楼倚汉、二曰曲栈连云、三曰鸣泉漱玉、四曰飞阁流丹、五曰悬崖挂月、六曰空谷惊雷、七曰秋水归船、八曰春鳞击汲浪,今部分已不存。明代著名理学家、礼部尚书薛瑄的《游龙门记》,以如椽之笔描绘了龙门山水胜迹,被称为明代散文佳作,上世纪60年代曾被选入中学课本。

禹门口最狭窄的地方,仅有50余米,从上游而来的汹涌不羁的*河被夹持在两岸绝壁之中,水流滚滚,如万马奔腾;惊涛拍岸,似平地巨雷;浪花飞卷,犹晴空堆雪。历史上,地势险要的龙门渡是连接秦晋的重要渡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门天险先后建起钢索桥、公路桥、铁路桥,三桥飞越*河,蔚为壮观。

西河论险

西河是古代对*河流经今山西、陕西之间自北而南一段河流的别称,因这段河流在古冀州之西,故称西河。颜师古注:“西河即龙门之河,在冀州西,故曰西河。”战国时期魏武侯与吴起西河论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有一次,魏武侯和大夫们乘船经过西河龙门(今河津市一带)。此处山高、谷深、水险,是抵御西面强秦的天然屏障。武侯望着脚下滚滚激流与两岸巍巍高山,不禁得意地说:“如此险要的山河,不就是我们坚固的边塞吗?”随同的王错奉承说:“这就是当年晋国强大的原因,如果我们好好修筑它们,那成就霸王之业的条件就具备了。”西河守吴起当即指出这是危及国家利益的言论,武侯很不高兴地问吴起有何见解。吴起说:“国家的强盛与否,并不完全在于河山的险要。河山的险要并非国家安全的保障,成就霸王的事业也不是仅靠这就能实现。从前三苗居住的地方,左依彭蠡湖,右依洞庭水,北有岷山,南有衡山,不能说不险要,但他们凭借这些险塞,却不能很好地治理*事,大禹放逐了他们。夏桀、商纣的国家,四周都有险要的山河,但因为不修德,最终分别被商汤王、周武王灭掉。从这些看来,地形的险要阻塞怎么能够用来成就霸王之业呢?”魏武侯听了连连称善,说:“今天又听到圣人的话了。”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战国策·魏策一》。《史记·吴起传》叙述这件事时,记吴起最后指出治理国家在德不在险,“惹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这句话后被概括为成语“舟中敌国”,意为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形容众叛亲离。魏武侯与吴起西河论险的事传开后,吴起在各国中的名声也更大了。

三河联运的

“泛舟之役”

*河是山西省和陕西省的界河。陕西省的渭河是*河第一大支流,山西省的汾河是*河第二大支流。多年前,在渭河、*河、汾河的滔滔河水上,演出了一幕三河联运、秦粮输晋的威武壮观的活剧。

春秋时期晋献公晚年,晋国曾发生了一场由献公宠妃骊姬导演的巨大内乱,太子申生被逼自杀,公子夷吾、重耳等逃亡国外。晋献公死后,公子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是谓晋惠公。为了得到秦国的帮助,夷吾答应当国君后割晋国*河西南岸的5座城池作为回报,但即位后却违背了自己的承诺,不割地给秦国。晋惠公四年(前),晋国发生大饥荒,仓廪空虚,惠公只好厚着脸皮派人到秦国求购粮食。秦国不计前怨,慷慨地答应了晋国的要求,往晋国运送粮食。运粮的船队由秦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南)出发,沿渭河东下,至今陕西潼关入*河溯水北上,经今山西芮城、永济、临猗、万荣*河航段,于万荣县庙前入汾河,继续逆水向东经今河津、稷山至新绛,转陆运抵晋国都绛(今翼城县南)。这次大规模的水上运输,首创渭、*、汾三河联运,运粮的白帆从秦都到晋都,八百里路途首尾相连,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

凑巧的是,第二年秦国也发生了饥荒,而晋国却获得丰收,于是秦国也派人到晋国求购粮食,但晋惠公却拒绝卖给秦国粮食。这使秦国上下十分恼火。

晋惠公六年(前),秦穆公因晋国忘恩负义,发兵攻打晋国。秦*士气高涨,晋*连遭败绩,晋惠公也做了秦国的俘虏。后来,秦国以交割河西五城及晋太子入质于秦为条件,放还惠公回国。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句民间谚语,比喻人事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而从地理的角度追溯其源,这里所说的河东,特指*河小北干流即山西省河津市禹门口至芮城县凤凰嘴之间的*河东岸地带,河西则指陕西省与之相对应的*河西岸地带。

*河在偏关县老牛湾进入山西后,便穿行在晋陕峡谷的丛山峻岭中。老牛湾至禹门口,称大北干流,沿河两岸多为峭壁,河道比较固定。咆哮的*河冲出晋陕峡谷南端禹门口后,河面由数十米骤然展宽至数千米,河水有如脱缰野马横冲直闯。禹门口至凤凰嘴称小北干流,河长公里,河道一般宽5至10公里,最宽处达19公里,沿河两岸多为土质疏松的*土覆盖阶地。由于河道宽、浅、乱,主流摆动频繁,最大摆幅可达10余公里,历史上河道极不固定,经常改道。某个地方原来在河的东面,若干年后因河水改道,会变为在河的西面,故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如,明隆庆四年()*河发大水,河道主流西移,穿陕西朝邑(今大荔县)而过,*河西岸的大庆关被冲毁,其遗址到了*河的东岸,后人在遗址上又新建大庆关。又如,始建于北周的鹳雀楼原在蒲州城西半里之外的一块高地上,“倒影投入河中”,元初因*河东侵,鹳雀楼没入河中。再如,民国18年(),因*河东岸有原陕西省土地,曾在*河东岸组建陕西省平民县,县*府设在曾经位于*河西岸后来到了*河东岸的大庆关。民国23年*河发大水,主河道向东岸滚动,大庆关逐渐塌入河中,*河主河道在大庆关遗址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晋陕两岸均加强了对*河小北干流的治理,并由国家*河水利委员会统一管理小北干流的治理工作。昔日摆动不定的河道逐渐固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已成为历史

荣光冥河

荣光冥河

*河小北干流东岸的万荣县由万泉县和荣河县合并而成。万泉县因境内孤峰山“地多涌泉”而名;而荣河县曾名汾阴县、宝鼎县,三者设县命名分别与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3位皇帝有关,荣河县得名还与*河有关。

荣河县境域古称汾阴,因地处汾河入*河处汾河之阴(南)而名。汾、*交汇处的汾阴脽上,相传*帝于此扫地为坛,祭祀后土。汉元鼎四年(前),汉武帝刘彻巡幸河东,祭祀后土,立汾阴后土祠,并置汾阴县,此为荣河县境域置县之始。唐开元十年(),唐玄宗李隆基祭祀汾阴后土前夕,诏令整修后土祠时,在此掘得古铜鼎二,“大者容四升,小者容一升”。此前,早在汉元鼎元年(前)这里就曾掘得一宝鼎,再次连得二鼎,玄宗得报甚喜,于是改汾阴县为宝鼎县。宋大中祥符四年(),宋真宗赵恒率群臣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出发至宝鼎县,隆重祭祀后土神祇。传说驻跸期间“荣光冥河”,整个*河河面上闪耀着奇异的五彩祥光。宋真宗龙颜大开,遂改宝鼎县为荣河县。

荣河县治因濒临*河,屡遭河患。民国初年大河东浸,民国8年()在县城东北修建新城,改旧城为宝鼎镇(今作宝井)。年,荣河县与万泉县合并为万荣县,在原荣河县城(新城)设荣河镇。

海内祠庙之冠后土祠

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土高崖上,有一处历史久远、建筑宏伟的后土祠,习称万荣后土祠,曾被世人赞誉为“天下地神之宗,海内祠庙之冠”。

万荣后土祠

万荣后土祠原建于*河、汾河交汇处的汾阴脽上,称汾阴后土祠。传说轩辕氏*帝打败蚩尤后,亲往汾阴脽上“扫地为坛,祭祀后土”,以企盼他的事业兴旺发达,永保平安。故汾阴后土祠后来成为历代最高统治者祭祀土地神祇的所在。西汉元鼎四年(前),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泛楼船、济汾河,到河东郡汾阴县汾阴脽上祭祀后土。并将其上后土庙扩建为后土祠,定为国家祠庙,作为巡行之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生5次到汾阴祭祀后土,并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秋风辞》。据史书和地方志书记载,西汉、东汉、十六国、唐、宋5代共有8位皇帝,19次临幸汾阴后土祠,亲祀后土;西汉、北宋、金、元4朝计有7位皇帝,7次派遣朝廷官员替代皇帝到河东祀后土。明嘉靖九年(),朝廷在北京建成“地坛”,地坛遂成为帝王祭祀后土神祇的专用场所,而汾阴后土祠则由帝王祭祀演变成民间祭祀,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后土祠所在的汾阴脽,因地处*河、汾河交汇处,历史上多次遭受水患,多次迁建。明代隆庆年间(—),*河干流向东摆动,汾阴脽被*河侵蚀,渐渐陷落。万历年间(-)后土祠被淹,先后两次往东移建、扩建。清顺治十二年(),*河水决,后土祠内的建筑大部分被冲毁,只留下秋风楼和门殿。康熙元年(),*河再决,将秋风楼和门殿全部吞没,祠内旧迹荡然无存。康熙二年,后土祠移地重建于庙前村北。同治六年(),后土祠再次被*河冲毁。同治十三年(),后土祠第四次移建于庙前村北的高崖上,即今后土祠。其中,秋风楼初起五层,因过高被暴风刮倒,于光绪十七年()重建为三层。

后土祠

现存后土祠东西宽米,南北长米,占地面积平方米。和唐宋时期相比,现存的后土祠规模要逊色不少,但仍不失为一处庞大而辉煌的古代祠庙建筑群。主要建筑有山门、舞台、献殿、正殿、东西五虎殿、秋风楼等,布局严谨,结构合理,气势雄伟壮观。正殿神龛内供奉着万代敬仰的后土圣母神像,宝相庄严,雍容华贵。正殿之后耸立的秋风楼,因藏有汉武帝《秋风辞》碑刻而得名,楼高32.6米,下部为一高大的台基——扫地坛。形制巍峨劲秀,为河东现存古建筑之精品。祠内三座“品”字形舞台,为全国独例,至为珍贵。“萧墙碑亭”内,有宋真宗赵恒亲自撰文、书丹的《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属中国古代名碑之一。年,国务院确定万荣后土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万荣县举办首届后土旅游文化节全球华人公祭后土圣母大典,此后每年都要举办后土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华人来这里寻根问祖,祭拜后土圣母,弘扬后土文化。

韩信计取吴王渡

临猗县角杯乡吴王村,因最早有吴、王二姓在此居住而得名。吴王村西的*河古渡吴王渡,亦名木罂渡,0余年前韩信巧用木罂渡河东征、大败魏豹的战事就从这里展开。

吴王渡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汉刘邦部将魏王豹反汉附楚,盘踞河东(今山西临汾市、运城市一带),凭借*河天险与汉对峙。公元前年8月,刘邦派大将韩信率大*东渡*河攻打魏豹,魏豹在*河东岸设防阻挡汉*。时*河西岸的临晋关渡和东岸的蒲津渡是晋、陕间水上交通的重要渡口和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魏豹也按照兵家惯例将主要兵力驻扎于此,静候来敌。韩信侦察敌情后,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派部下灌婴领一部分人马在临晋关购置船只,大造声势,佯装要强渡*河攻打蒲津关,自己亲率主力奔赴数十里外的上游夏阳渡(一说今陕西合阳县夏阳村)。因渡河船只不够,韩信一面派人到山里砍伐木材,一面四下采购大号瓦罂(一种口小肚大的陶瓮),用木头如方格状捆绑固定瓦罂,做成筏子,称作木罂。兵士们乘坐木罂,连夜划过*河,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几乎无人防守的吴王渡。接着大*南下东进,一举占领魏地安邑,再北上攻克魏都平阳。魏豹兵败被俘,魏地全部归汉,设河东郡。

韩信木罂渡河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著名战例。为纪念这次战役,*河西岸的夏阳渡和东岸的吴王渡都曾称作木罂渡。今临猗县吴王渡建有韩信点将台和韩信塑像。

蒲州城和蒲津渡

永济市*河之滨的蒲州古城,在历史上曾有过十分显赫的地位。蒲州城西距*河4公里,古称蒲坂,传为舜都,《史记正义》载:“河东县东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传说舜生于诸冯,陶于河滨,渔于雷泽,耕于历山,诸冯、河滨、雷泽、历山均在蒲坂地域内。这里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北魏曾名雍州、泰州,北周改为蒲州。蒲州城西临*河,扼蒲津关口,是河东诸郡通往长安的咽喉要道,曾是河东一带*治、经济、文化、*事中心,州、府、郡、县治所在。唐时曾建中都,意谓在长安、洛阳两都之中间,并与陕、郑、汴、怀、魏同称六大雄城。明代为全国33个工商都市之一。明清以来,由于*河水害频仍,蒲州城屡遭水浸。民国36年(),永济县治由蒲州城搬迁至新址赵伊镇,蒲州此后改设为镇。

蒲州古城

蒲津渡亦称蒲津关、蒲州渡,位于蒲州古城西*河岸边,自古以来就是秦晋间交通要冲,时为桥,时为渡。晋襄公三年(前),秦将孟明视渡过*河蒲津关后,“济河焚舟”,大败晋*。周景王四年(前),秦公子针奔晋,在蒲津造舟为梁,此为*河上建造的最早浮桥。当时的浮桥属临时性质,用后即行拆除。此后,蒲津渡又出现过多次浮桥。东魏时,高欢曾在此造三浮桥以攻西魏。蒲津浮桥从隋代开始,由临时性质向永久性发展,唐代更受重视。唐开元九年()至十二年,在*河东西两岸各铸“铁牛四、铁人四及前后铁柱三十六,铁山亦四,夹岸维舟”。铁牛、铁人、铁柱、铁山连在一起,用以稳固蒲津浮桥。宋嘉祐八年()*河暴涨,铁牛没入河中,河北正定和尚怀丙利用浮力原理捞出铁牛,恢复浮桥。金元之际,蒲州浮桥毁于战火,此后乃用木船摆渡。因*河摆动,渡口时存时续,地址不定。开元铁牛也深埋于泥沙之中。年,经勘查发掘,位于*河古道东岸的4尊铁牛及铁人、铁柱、铁山全部出土,距蒲州城西墙仅50余米。据测算,每尊铁牛重约30吨。

年6月26日,蒲州渡遗址与蒲州故城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明视济河焚舟

永济市蒲州镇有个孟盟桥村,一座孟盟桥将村庄分为南北两处,历史上济河焚舟的著名战事就发生在这里。

春秋时期,*河西岸的秦国和*河东岸的晋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时而联姻交好,时而兵戎相见。公元前年夏,秦穆公以孟明视为将率*突袭郑国,途中得知郑国已做好防御反击准备,秦*便停止前行,乘机灭掉晋国的同姓国滑国而回师。当时晋文公刚去世不久,晋国认为秦国不来吊唁,还灭掉同姓滑国,是对晋国的不敬,于是在秦*返回途中殽山(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境内)设伏,大败秦*,俘获秦将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晋襄公的母亲是秦穆公的姐姐,劝说晋襄公放掉了孟明视三人,三人急忙逃走。后经臣下提醒,晋襄公反悔,再派人追赶,孟明视等人已到了*河中央。孟明视回国后,秦穆公并未责怪,于次年再派孟明视兴兵伐晋,以报殽山之仇,结果又被晋*击败。此后,秦国汲取两次失败的教训,积蓄力量,发愤图强。公元前六二五年,秦穆公仍以孟明视为将,率师伐晋。秦*士气高涨,渡过*河蒲津关后,孟明视下令将船只全部焚毁,以示有进无退,誓死而战。晋襄公见秦*来势凶猛,命令部下坚守城池,不与秦*交战。秦*攻破晋王官城(在今闻喜县)后,自茅津(今平陆县茅津渡)渡河,收掩三年前阵亡将士尸骨,大胜而还。

“济河焚舟”后成为成语,比喻拼死一战,不留后路。

又见鹳雀楼

年秋,消失余年的历史名楼鹳雀楼重新屹立在永济市*河东岸,以更加宏伟的气势、更加多彩的内容迎接慕名而来的四方游客。

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原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河洲渚上,为北周蒲州守将宇文护建造,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据清乾隆《蒲州府志》附图形式可知:楼似塔形,下粗上细,高三层,木质结构。因它独立在*河岸边的高阜之上,前瞻中条太华山,下瞰巍巍*河水,楼体壮观,结构奇巧,登楼极目,山河之险、风烟之胜尽收眼底。故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与滕王阁、*鹤楼、岳阳楼齐名。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负盛名:“白日依山尽,*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诗高瞻远瞩,意境无穷,成为流传至今、妇孺皆知的千古绝唱,鹳雀楼也因此诗名扬中华。

始建于北周的鹳雀楼历经隋、唐、五代、宋、金余年后,至元初毁于兵燹,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

改革开放以来,重修鹳雀楼的呼声日益强烈。年9月,国内近百名专家、学者联名倡议“重建鹳雀楼”。年12月,鹳雀楼复建工程在*河岸畔破土动工,年9月竣工并开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6平方米。各楼层主题鲜明,一层为千古绝唱和大唐蒲州盛景,二层悠远流长(华夏根祖文化),三层亘古文明,四层*土风韵,五层旷世盛荣,六层极目千里,使盛唐的氛围和华夏文明得到充分展示。“宇文护戍边筑楼”“王之涣旗亭画壁诗名扬”“毛泽东主席手书登楼诗”“江泽民总书记三题鹳雀楼”等名人佳话,都为鹳雀楼增光添彩。鹳雀楼四周以古典园林分布,呈“四区十二点”布局结构。分别为名楼浏览区、*河风情浏览区、山水浏览区、康乐浏览区。

匼河遗址与背冰习俗

芮城县*河岸边的匼河村,因匼河文化遗址和背冰亮膘习俗闻名于世。

匼河遗址

匼河遗址,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的一处重要代表,分布在*河沿岸长达13.5公里的地域内,中心位于芮城县风陵渡镇匼河村西与*河之间。这里有时代相同、性质一致的石器和化石地点11处,年发现,~年先后5次发掘,出土件石制品和大量哺乳类动物化石。其地质时代为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早期。它上与西侯度文化、下与丁村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中出土的文化遗物,表明匼河人过着既采集又狩猎的生活。

匼河村举行"背冰”“亮膘”庆新春社火

匼河村还有个著名的风俗,便是"背冰”“亮膘”,每年春节期间伴随着其他文娱活动进行。届时村里参加此项活动的青壮年,在严冬中裸露全身,只穿短裤,身上背着大块冰凌(约10公斤重)或大铡刀,在鼓乐声中威武前行,一展男子汉阳刚之美和勇猛气势。相传其源于古代战争中将士们赤膊上阵、背冰灭火攻城的故事,后作为一项民间风俗流传下来。紧挨匼河村的永济市韩阳镇长旺村也有此项传统风俗。

西侯度圣火

西侯度古文化遗址位于芮城县西侯度村的“人疙瘩”土山北坡,西距*河3公里,高出河面米,依山傍水,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之一,古地磁测定为距今约万年。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考古学家贾兰坡、王建等在这里发现了数十件人类早期使用的石器和大批古脊椎动物化石,以及一些表面呈深灰色的哺乳动物烧骨和带有切痕的鹿角。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等打制石器和有切割刮削痕迹的鹿角的发现,证明远在更新世早期,傍*河或*河之前湖盆而居的古人类,已经能够制造不同形式的石器、骨器工具。特别是动物烧骨的发现,将人类用火的历史推进到万年前,目前世界上其他地方尚无这样古老的烧骨发现。

西侯度古文化遗址发掘文物

恩格斯认为,火的使用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西侯度人在这里点燃了人类第一把圣火,学会了取火,开始了熟食,强壮了体魄,从而减少了对大自然的依赖,在人类自然进化和文明发展史上矗起了一道不朽的里程碑。年,著名的考古学家美国克拉克教授带领他的同事和学生,专程到西侯度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坦言这是全人类共享的伟大发现。

风陵渡的传说

翻开中国地图,可以看见*河在*土高原画出了一个大大的“几”字。“几”字的最后一个拐弯处,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古渡、古镇—风陵渡。

风陵渡位于芮城县城西南30公里*河岸边,与河南、陕西两省隔河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古人题咏曰:“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风陵渡历史上曾称风陵关、风陵津,其名称来历,传说有二。

传说之一,风陵渡得名于附近的风后陵。相传上古时,北方夏族部落首领*帝,一天夜晚梦见刮了一场罕见的大风,把地上的尘垢都刮到海里。他认为此梦主得贤臣,风吹“垢”土,去土为“后”,贤臣当为风后。后果然依梦在海隅(今运城盐池)附近访得风后,遂拜为相。*帝得六相而治天下,天下大治,风后为其首。相传风后还是指南针的发明者。*帝部落和蚩尤部落大战于阪泉之野,*帝让风后摆阵,将蚩尤杀得落花流水。但蚩尤忽然作起妖法,施放浓雾,遮天蔽日。*帝部落的兵士顿时东西不辨,迷失方向,无论怎么冲也出不了包围圈。危机关头,风后受北斗七星斗柄永远指向北方的启示,制作了一辆指南车,给大*指明方向,冲出包围。再战而胜,斩了蚩尤。风后死后,葬于*河之曲,后建有风后陵。风后陵在风陵渡镇西王村西,墓高2米,周长30米。陵前旧有庙,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侵略*所毁。

传说之二,风陵渡得名于附近的女娲陵。女娲是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相传女娲与伏羲婚配而传人类,又抟土造人,炼石补天,被视为人类始祖。因其为风姓,故其陵墓称风陵。据旧志载,女娲墓在风陵渡*河洲渚上。因历史变迁,今风陵渡*河滩已无洲渚。赵村东南傍河高阜曾建有女娲娘娘庙,后被日本侵略*拆毁。

风陵渡自古以来就是晋、陕、豫三省的交通要津和九曲*河上最大的渡口之一。昔日,“鸡鸣一声闻三省,望河兴叹路难行”;而今,风陵渡*河公路大桥、铁路大桥飞架*河南北两岸,昔日天堑变通途。

风陵渡

道教全真派祖庭

永乐宫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之一,同北京的白云观、陕西户县的重阳宫并称为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原址在芮城县城西南20余公里*河岸边的永乐镇。

永乐宫

永乐镇为道教人物“八仙之一”吕洞宾的诞生地。吕洞宾名吕岩,以字行,唐代人,生卒年不详。唐懿宗咸通年间投考进士落榜后,出家入道,一生弘扬道家思想,云游四海,惩恶扬善,行医治病,被奉为祖师。吕氏死后,乡人将其故居改为“吕公祠”。金末随着吕洞宾神话故事的流传,奉祀者逐渐增多,遂将祠堂扩充为道观。蒙古太宗三年()道观被火焚毁,次年朝廷敕令升观为宫,在原址上兴建规模宏大的大纯阳万寿宫。因庙建在永乐镇,俗称永乐宫。整个工程历时年,几乎与元朝共始终。主要建筑有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各殿壁画总面积近千平方米,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年,永乐宫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

20世纪50年代修建*河三门峡水库,永乐宫处于水库淹没区内。从年至年,国家付出巨资,将永乐宫全部建筑和壁画,原物原貌搬迁至芮城县城北2公里的西周古魏国都城遗址复原保存。这项耗时近6年的搬迁工程,被称为世界文物史上人工搬迁的奇迹。

大禹渡旱垣涌翠

相传大禹治水凿开龙门山后,率众继续南下东进,来到中条山麓*河岸边,在一棵柏树下稍事休息,俯察河势,并由此乘舟东下,凿开人门、神门、*门的三门峡,导河入海。人们追思大禹的功绩,将此地称为大禹渡,古柏称为神柏。

大禹渡大禹像

大禹渡位于芮城县城东南10公里*河北岸,原有零星木船摆渡。千百年来,这里脚下河水汹涌奔流,身后高垣十年九旱,人们只能望河兴叹。20世纪70年代,为了引水上高垣,建起了一座大型扬水高灌工程—-大禹渡电灌站。这项宏伟工程,以开创技术先河的三大特点闻名于世:一是一级水源站采用活动泵车抽水,可随*河水位的上下变化正常送水上垣;二是建两厢沉沙池,解决了*河泥沙不易处理难题;三是二级站一次扬高米,突破单级扬程不能超过百米的极限。工程规模为6级提水,总扬程.5米,时为国内农业灌溉扬程最高的工程。灌溉面积28.6万亩,使昔日旱垣变成清波涌翠的田畴。

大禹渡*河风景游览区

如今,大禹渡已建成占地面积余公顷的大禹渡*河风景游览区,成为*河中游一处文化底蕴深厚、区域特色明显的旅游胜地。人们敬仰的神柏虬枝参天,龙首铁骨,是大禹渡的标志。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毁为废墟的禹王庙原址上,新建起更加宏伟壮观的禹王庙。用中条山青石拼雕而成的12.23米高的大禹像,高大威武,巍然屹立。长达余米的扬水高灌工程二级管坡上安装缆车,游人可以弃步登车,尽情参观。年开辟的“大禹渡*河一日游”,曾为国内首条*河游*金线路。此外,还有待济亭、观河楼、风动亭、望岳亭、圣水观音雕像、碑廊等众多景点。

檀道岭上伐檀歌

芮城县的檀道岭,与一首古老的*河劳动歌谣有关。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是《诗经·魏风·伐檀》的第一段诗文。《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产生于2年前的春秋时期。而《伐檀》又是人们最为熟知的一篇,它描绘了古魏国(今芮城县沿*河一带)的伐木者在*河边砍伐檀木的劳动场面,并表达了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不满和抱怨。

檀道岭位于古魏国都城遗址20公里处,檀道村是一个只有余人的自然村,均“因古代伐运檀木而得名”(年版《芮城县志》)。站在檀道岭上,你可以品味“坎坎伐檀兮”的古代劳动歌谣。只是由于历代不加节制地砍伐森林,昔日茂密的檀树林已不复存在,由于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使昔日“清且涟猗”的*河及其支流变得浑*混浊。

平陆不平沟三千

平陆县位于山西省最南端,北依中条山,南临*河水。单从字义上看,平陆县应该是一片平坦的土地,但事实并非如此。平陆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向有“平陆不平沟三千”之说。据统计,全县米以上的冲沟共条,其中主沟75条、支沟条、毛沟条,每平方公里平均有沟2.7条,且多数沟深达百米以上。自西向东较大的冲沟有十余条,深度均在米以上,长度均超过20公里,最长的沟达26公里。既如此,为何叫了个“平陆”呢?

平陆县西汉始置县,初名大阳县,因地处大河即*河之阳而名。后又称过太阳县、河北县。唐天宝元年(),陕郡太守李齐物开*河三门漕道以利水运,从河中挖出一古刃,刃上有篆文“平陆”二字,于是将*河北岸的河北县改称平陆县。

*河要津茅津渡

茅津渡位于平陆县城南4公里处茅津村,是*河上久负盛名的渡口。古称茅亭,曾名茅城渡、沙涧渡,相传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名。对岸是河南省三门峡市,自古为晋豫两省水上交通要道。因形势险要,当水陆要冲,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河古渡茅津渡

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泛舟设渡、载运客商,并为兵家所重视,历史上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战事。周惠王十九年(前)、二十二年,晋献公两次借道虞国,假虞灭虢,均由茅津渡河南下。周襄王二十五年(前),晋襄公派*队从茅津渡河,在殽山(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境内)设伏大败秦*。周襄王二十七年,秦*由蒲津攻入晋国境内,再从茅津渡河,收掩三年前阵亡将士尸骨,大胜而还。辛亥革命时,秦陇豫复汉*两次东征,在茅津渡口附近与清*激战。民国36年()8月22日,陈(赓)谢(富治)大*右集团*从茅津强渡*河,当地船工在缺少船只的情况下,创造了用油包渡河的奇迹,冒着对岸敌人的枪林弹雨,坚持了3个昼夜,终于把10余战士运送过河。平陆茅津水手荣获“晋豫桥梁”锦旗荣誉,油包队全体成员记了大功。

年,茅津航运站成立,最多时有大小渡船余只,船工、装卸工余人。年,渡口发展为汽车轮渡码头,年货物日吞吐量达0吨以上。年底,三门峡*河公路大桥通车后,茅津渡逐渐停止使用。

三门峡与砥柱山

传说上古时代,今山西省平陆县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之间,有一座大山挡住了汹涌奔腾的*河水的去路,洪水泛滥成灾。大禹治水时,劈山凿道,造成了人、神、*门的三门峡。旧时三门峡河床中,有两个坚硬的闪长玢岩岛将水道分成了三股激流,北为“人门”、中为“神门”、南为“*门”。历史上,三门峡是著名的*河天险。由于河窄流急,恶浪翻滚,从秦汉至明清,这里一直是*河漕运的滞节点。平陆三门一带流传着一句俗语:“自古无门匠墓。”门匠即能渡越三门险阻的船工,地上无门匠墓,不知有多少船工葬身于*河中。

在*门岛的下面,*河激流中,屹立着一座像石柱一样的山,人们称其为砥柱山。据《水经注》记载:“(河水)又东过砥柱间。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矣。”从三门峡汹涌东下的*河激流,以万马奔腾之势,直对着砥柱山冲去,而这根高大的石柱,无论怎样风吹雨打,总是屹立在激流中央,巍然不动。人们根据它的形象概括出成语“中流砥柱”,比喻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起着巨大作用的坚强力量和英雄人物。

*河三门峡水库排沙

年*河三门峡水库建成后,*门、人门、神门已不复存在,险阻夷平。大坝锁*龙,高峡出平湖,昔日波涛汹涌的自然景观已为兴利除害的人文景观所代替。“望三门,三门开,‘*河之水天上来!’神门险,*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展我治*万里图,先扎*河腰中带━━神门平,*门削,人门三声化尘埃!”著名诗人贺敬之的《三门峡—梳妆台》,读来令人激情万丈。

寨里村的惊世发现

20世纪90年代,垣曲县*河北岸寨里村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引起国内外考古界的高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西黄河古今地名趣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