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年,一个校长的私人书单
TUhjnbcbe - 2021/2/14 16:01:00

年,继续读书。

在我看来,读一本好书,意味着与一种深刻的思想交流,与一个独特的生命连接。多年养成的习惯,让阅读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为了什么而读,和不为了什么而读,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年的阅读印迹。

写阅读叙事,追其源头,是来自于当年想加入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时的一篇作业。在那篇作业里,我按要求回顾了自己从小学到工作后的阅读历程,谓之为“我的私人阅读史”。那时就发现,梳理自己读过的书,会让自己的阅读更清晰、更深入。因此,尽管后来中断了网师的学习,但写阅读叙事的习惯保留了下来。

年,被集团派到大冶任职,每两周才能回一次宜昌。生活突然变得极其单纯起来:住在校内宿舍,吃在学生食堂;早上六点起,晚上十点归;谈笑皆同事,往来无应酬。随着学校工作的逐步理顺与走上正轨,读书时间渐渐多了起来,一是每晚基本上有一两个小时可用于读书,二是宜昌大冶单程动车的三个半小时是极好的读书时间,三是利用等开会火车等人前的碎片时间读书。

梳理这一年读过的书,一共36本,我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历史与小说:《光荣与梦想》全4册、《一寸河山一寸血》全5册、《三体》全3册、《平凡的世界》全3册、《嫌疑人X的献身》、《永恒的终结》、《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知行合一王阳明》、《追风筝的人》、《千秋人物》。

一类是社科与心理:《万万没想到》、《万达工作法》、《迷茫时代的明白人》、《成大事者不纠结》、《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麦肯锡工作法》、《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看谁听谁的》、《重塑心灵》。

一类是教育与管理:《建设一所新学校》、《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天》、《教育的细节》、《战略的胜利----初中崛起的秘密》、《“新基础教育”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指导纲要》、《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

从书单可以看出,今年读书,教育类的书读得较以前少了一些,一方面,是因为人到中年,阅读的口味发生了一些变化;另一方面,也是越来越发现做教育,一定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如果只是惦记着教育这点事,反而会让自己格局促狭。因此,自己把精力较多的放到了历史类、人文类、心理类的书籍的阅读上。

先谈历史与小说。

《一寸河山一寸血》是历史小说,共有五本,写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与日本*子在正面战场上的决战。记录大小战役史实清楚,刻划国*将领入木三分,文笔生动、引人入胜。它没有《明朝那些事》的戏说,也没有《万历十五年》的庄重,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严肃与灵动并存。书中,国民*的官兵面对残暴却强大的日寇,所表现出来的血性与爱国令我动容,而关键战役的失误、重要战机的错失与不同派别之间的倾轧让我扼腕;我会为坚定抗战且至死不屈的英雄而流泪,也为张自忠这样的走过弯路但大节不亏的将领而敬礼。这套书的出版在我看来,是时代的巨大进步,它意味着我们正在逐渐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光荣与梦想:-年美国叙事史》也是一套历史著作,共四本,花了我大洋,一分折扣没有,因为它是某书店的镇店之宝,所以不打折。不过,它真值这个价。四本大部头啃下来,让我对--年这四十年间美国的*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历史一览无遗。让我印象最深的有几点,一是对这四十年间历任美国总统的做法的记录与评价,很直接、很客观、很有特点,如对罗斯福新*的效果的叙述,对罗斯福炉边谈话的记录,对杜鲁门批准投放原子弹时的心理描写等;二是对美国种族歧视的如实记录,黑人争取自己的权利的过程就是一部血泪史;三是对美国这四十年间文化、科技、思潮等各个方面的叙述,让我看到了一个立体的美国。我对作者的语言风格与叙事方式很着迷,他看似在娓娓道来,实则暗含机锋,常在不经意间发人深省。不知何时,咱们国家也能有这样优秀的历史著作?同时,最近,看到吴非老师谈到他的阅读,也谈到这部书对他的影响,心有戚戚焉。

《三体》则是一部科幻小说,共三本。早在四年前,就在一个读书节目上听说过,今年终于一读,却是源于它获得了被誉为世界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的雨果奖,有点跟风呀。读了《三体》,我被作者刘慈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征服了,而且,正如《万万没想到》这本书里说: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三体》有着极为严密的逻辑结构。“初级的想象力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玩‘whatif’的游戏,whatif老鼠会说话?Whatif老鼠能驾驶玩具飞机?这些问题把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东西联系起来,形成一种荒诞的效果。每一个whatif都可以形成一个童话故事,可是如果你仅仅停留在whatif带来的初级荒诞,这种童话故事就是非常简单的。然而,写大著作,你必须构建一个完全自洽的想象世界,几件事必须能够互相解释,是一个完备的逻辑系统。这种想象力是步步为营、精心计算出来的。自由的whatif思维,只是高级想象力活动的第一步,其背后不自由的东西才是关键。”

我之所以大篇幅引用《万万没想到》里关于想象力与科幻作品的关系的这段话,就是要告诉大家,其实像郑渊洁的童话都是想象力的初级阶段,真正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要不仅看郑渊洁,更要看《三体》的刘慈欣。

然而,《三体》给我最大的感受,不是对他营造的三体文明与地球文明的想象力的折服,而是作品中营造出来的一种巨大的孤独感。科技高度发达后,人类可以冷冻自己,从而让自己在几百万年后复活并去完成伟大的使命。然而,最后一部里,地球被毁灭,女主人公程心成了仅存的地球人,我想象着她在太空中孤独的漫游。这种孤独感痛入骨髓,让我常常夜不能眠。

《永恒的终结》也是一本科幻小说。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俄裔美籍作家,被全世界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作为人类世界里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家之一,阿西莫夫多次摘取雨果奖和星云“大师奖”,《永恒的终结》写于年,问世60年来,这部作品被全球科幻迷们一致奉为阿西莫夫的最高杰作。这部关于时间旅行的小说让我很着迷,我一直在想,时间力场真的存在吗?永恒时空组织存在是幸运还是悲哀?永恒时空以一个世纪为单位,并视每个世纪的发展需要而加以微调,以避免社会全体受到更大伤害,通过纠正过去的错误,将所有灾难扼杀在萌芽中,人类终于获得安宁的未来,然而,这样的改变的意义在哪里?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在这样的永恒中还有意义吗?

《嫌疑人X的献身》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长篇推理小说,也是他的巅峰之作,是他发表作品迄今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的作品,创造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同时摘得“这本小说了不起”、“本格推理小说Top10”、“周刊文艺推理小说Top10”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总冠*。在大禹书店陪女儿看书时无意中发现这本书,于是一个下午就被那个天才数学教师石神营造的局所吸引,也看到他以令人惊骇莫名的计策诠释出的天衣无缝的骗局,同时见证了一份无比真挚纯粹的爱情。看完后,掩卷长叹。后来,还专门下载了同名电影,韩国翻拍的,也还不错。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是我今年重新读了一遍的老书,它和、《知行合一王阳明》、、《千秋人物》一起,构成了我今年读人的三本书。《曾》的心法是“未来不迎、过往不恋、当下不纠”,他的“扎硬寨、打硬仗”的办法似拙实巧,有时笨办法其实更有效;曾此人确实值得研究,我尤喜他的“宁可十日不将*,不可一日不拱卒”,这本书里也讲到很多曾国藩的坚持、韧劲,也谈到了曾后来的变通,尤其是他打败太平天国后,仍给户部银两的细节,让我看到他的变化,他现在由一个议事清流变成了一个实干派,他谋求的是达成目的、是实现目标,他不太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他了,包括让他声名毁于一旦的天津洋教案,他不在意身后名,只想着怎样把当下这个事了结,这需要何等强大的内心啊。

《知行合一王阳明》是在火车上看完的,这是一本类似于《明朝那些事》的历史人物小说,不过显得稍正统一些。王阳明最近很热,但这本书读完,说实话我还是没太弄懂心学的本质与内涵,这毕竟只是一本小说,而非王阳明的《传习录》,所以也只能一窥心学皮毛。

《千秋人物》是陪女儿到大禹书店看书时买的,一直很喜欢梁衡的*治散文,他的文章大开大合、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尤其以书中的《大有大无周恩来》为我所喜。不过,一个类型的散文看得多了,也有点乏。想起一直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一个校长的私人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