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菊华,大冶东岳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大冶市教坛新秀、读书标兵、教学名师、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论文获中央教科所教科研成果奖,教学设计获国家一等奖,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作文大赛获优秀辅导师奖。论文分别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文学教育》、《小说月刊》、《*石教育》发表。有散文、诗歌分别在湖北省教师教育读本《杏坛春晓》和《*石日报》、《今日大冶》发表。在腾讯企鹅号平台发表散文日阅读量达22.4万。优质课分别获大冶市一等奖、“*石好课堂”一等奖、说课比赛获湖北省精英赛二等奖、优质课获国家一等奖和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部优奖。
《秋夜游子羁旅之思》
唐诗是中华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一块璀璨夺目的瑰宝,我们每一个人无不是在唐诗的浸润下长大的。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题诗也会吟。”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格律诗《枫桥夜泊》,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著名唐诗,体味诗歌的艺术魅力。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们先了解一下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十二年(公元年)中进士。天宝十四年爆发了“安史之乱”。从“安史之乱”起,他曾经游历吴越一带,在姑苏枫桥留下这首著名的诗。
这是一首书写羁旅之思的千古名诗。枫桥是指苏州城外的单孔石桥,泊是指把船停靠在岸边,题目“枫桥夜泊”是说夜晚将船停靠在枫桥下的岸边。
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这里的“霜”是指“寒气”。“月落”“乌啼”“霜”这三种秋日意象深深地触动了漂泊不定的诗人。明月西沉,乌鸦啼叫,寒气袭人,秋霜仿佛结满了天地间。
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泛指江边的树木,“渔火”指渔船上燃起的灯火。“眠”这里指半睡半醒的状态。“对愁眠”是说诗人面对黑魆魆的枫树、星星点点的渔船灯火,愁绪满怀地躺在客船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第三、四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句写半夜寒山寺的钟声。“姑苏”是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苏州府城西,相传因唐朝僧人寒山曾在此修行得名。正当诗人面对暗夜无法排遣羁旅愁绪之时,突然听到寒山寺敲起了表明夜半的钟声,这悠远的钟声飘过萧瑟的秋夜,回荡在空中,传到船上,给独宿江上的诗人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那么,这首诗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心情呢?这就要抓住诗眼进行分析了。所谓诗眼,就是诗歌当中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字词或者语句,是理解诗文的关键所在。抓住诗眼就能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枫树夜泊》这首诗的诗眼就是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愁”字。诗人遇上“安史之乱”,逃难中感到前途渺茫,因愁绪而未入眠的人只能与江枫、渔火相对。残月给人凄凉,乌啼令人悲愁,霜天使人寒冷,江枫发人联想,渔火引起乡愁。这两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围绕“愁”字,张继描写这些景物创设一种冷清凄凉的意境。
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所谓意境,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对象融合为一体产生的艺术境界。
这首诗前两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宋代诗人孙覿就运用了张继诗句中的词:“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本诗最大的亮点就是寓情于景。诗人张继描绘了江南秋夜的景色,抒写了秋夜游子的千思万绪,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
据说因为这首诗太有名了,日*占领苏州时将寒山寺的钟偷走,在运往日本时船沉大海。若干年后,中日友好协会重铸一口钟,送给寒山寺。下面,我们把这首诗重温一遍: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在这漂泊难眠之时,寒山寺悠长的钟声传来,清新而温暖,让人觉得有浓郁的禅意与诗情。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名诗。
《枫桥夜泊》这首被广为流传的古诗生命力很强,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演绎成一首经典歌曲《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歌词蕴含了古诗《枫桥夜泊》的典雅,那忧伤而动听的旋律,就那么轻易地触动我们心灵深处的弦。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读唐诗,我们探求诗歌的意境之美,注意作者感情的抒发和语言的品味,将景、情、意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您的收听!
*石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FM.3兆赫14:10《一起秀吧》带您走近《名师诵经典》*石人民广播电台新浪官方微博*石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