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吴江凌氏开枝散叶六
TUhjnbcbe - 2021/5/27 19:47:00
北京知名扁平疣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13050.html

 

凌氏故里·吴江黎里、莘塔,有天地正气灵气

《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

吴江黎里古镇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典型江南水乡,唐时黎里为村落,明代弘治年间始成为江南大镇,也是诗人柳亚子的故乡。

元末明初,浙江安吉凌氏宗族为避战乱,防被灭族,吴兴侯凌时中有长子凌懋翁,懋翁遣散第十子凌履,举家迁徙到吴江黎里镇。?

阅明史,明代黎里镇凌履后人凌信,凭一手好字任中书舍人,后升为太常寺少卿,他曾出使安南凭三寸不烂之舌屈人之兵。明天顺初年土木之变,英宗被瓦剌所俘,于谦扶代宗,后英宗回国为太上皇,又复辟成功。

其时,尚宝司少卿凌信,以一流才华祭文告天,祭文如下:

粤惟自古帝王,圣神挺生,继天出治,爱立人极,功德之隆,延于永世。兹予复正大位,祗严祀恭祈灵贶,佑我邦家,永臻熙皋。???

明成化年间(-),黎里凌氏又分枝莘塔,形成又一古镇,莘塔凌家跨街楼现系吴江控保文物。??

清末莘塔刺绣名家凌杼,以其浓厚的闺阁绣风格和高超的技艺成为闺阁绣的最后一位大师。她作为中国传统刺绣的继承者,将中国刺绣的传统技法发挥到了极致,凌杼的刺绣既是中国古代刺绣的最后晚霞,从中又可以隐隐看见现代苏绣的一丝曙光。

民国先驱柳亚子先生、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与吴江凌家是世代老亲关系。

「东吴大学教授凌景埏诗:叙述柳氏凌氏往事」

怀亚子表舅民国?凌景埏

?????忧时忧国泪纵横,

?????壮岁旌旗世已惊。

?????磨剑卅年成底事

?????恩仇终古苦难平。

此诗收录在著名散曲专家、东吴大学教授凌景埏于民国22年自刊《撷芬室小诗》绿印本中,凌景埏称柳亚子是他的表舅。

柳亚子作为革命家诗人,在其家族与亲族的年轻人与后辈中,有着极大的精神感召力与革命影响力。

凌景埏先祖为吴江莘塔凌氏,其父凌昌燧从小生活在黎里古镇,结婚后,迁居平望,住在平望镇河西街。

柳亚子先生在自传中说,他大姑母的嗣子叫昌燧。凌昌燧又娶了柳亚子徐姑丈的三女儿,徐姨丈和凌姑丈也是表兄弟,亚子在日记中笑言是亲上加亲再加亲。

凌景埏早年在东吴大学读书,获得文学学士,后到燕京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回到东吴大学教国文。

吴江汾湖有当地人文学者张建林先生,他是我的朋友,长期研究凌氏与柳氏,他认为凌景埏一度较长时间在苏州东吴大学教书,而柳亚子则主要在上海、宁波、绍兴、杭州等地,参与各种革命活动。

两人见面的机会应该很少,但没影响他们的书信来往与交流,柳亚子也为凌景埏的《撷芬室小诗》诗集题诗一首:

??????悱恻温靡苦费思,

??????能诗白袷少年时。

??????羽琌不作玄瑛逝,

?????倘见风华绝代姿。

凌景埏长期担任担东吴大学国文系主任,直至年东吴大学裁撤。共和国建立后,他历任江苏师范学院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还是苏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年12月,在回南京傅厚岗途中,因车祸不幸遇难。????

近现代的中国散曲研究史上,凌景埏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

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赞他“雅好度曲,尤精散曲,著全清散曲一书,开近世治散曲蔚然成风之先声。中国雅文学与通俗文学,合为一家,先生能之。东吴人文学术传统,至是开婪尾之花焉”,对凌景埏评价很高。

凌景埏一生实有三好:好昆曲,好豪饮,好养鸽。曾以家藏极名贵之明代宣德瓷瓶调换巴德鸽一对,一时传为佳话,绝对属于不惜血本的“鸽痴”。

「看图说话:《凌恕甫小传》叙述吴江凌氏历史人文」

大家看看我发的上面这两张图片,姚孟起的楷书真的太美了!

姚孟起,字凤生,一作凤笙,吴县贡生,以正书名,正书宗欧阳询。

姚孟起仅凭一个贡生的地位肯定会被时间遗忘。姚孟起在楷书的造诣上,近百年来罕有与其比肩者,如果说欧阳询建立了非常完备的字法体系,那么姚孟起就是这种标准体系的忠实践行者。

不仅他的书法奇美,他书写的这篇小传更大信息量地内涵了苏州吴江凌氏的人文史。

凌恕甫病逝于年,咯血四年,年仅26岁,生前长年向父亲的好友吴县人姚孟起学习书法。

因为小传中,提及一个重要的人,那就是凌砺生。此人是凌恕甫的父亲,我一下子就完全弄明白并理清了其中的人物关系。

凌砺生,名凌淦,号退修,以凌退修为江苏吴江史上名人。咸丰九年乡试中举,同治四年后,往来京师,著有《退庵文稿》、《退庵诗稿》、《退庵医书》。

凌退修出生于年道光年间,是著名诗人、书画家、慈善家。小儿子恕甫去世时,他己56岁,悲痛之情可想而知。

凌退修,他有个著名的外孙叫柳亚子,

他还有个外重孙也很出名,其名叫费孝通。

曾有人问对柳亚子先生:一生影响最大的是谁?

柳亚子回忆说:“是我的舅祖父,吴江莘塔人…凌退修”。

凌退修,孝廉出身,曾任兵部郎中,很喜爱很看好小亚子。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连战连败,凌退修忧心如焚,惚惚如狂,不几天就狂吐鲜血,卧床不起。

舅祖父那死不联目的情形使柳亚子终生无法忘怀。

「夜读柳亚子诗:吴江凌家与柳亚子和费孝通都是亲戚」

年清明时节,海内外民主人士云集北平筹备召开新*治协商会议。吴江费氏三兄弟专门拜访了柳亚子先生,先生十分开心,于是诗情大发,写下以下七律诗交给了费孝通的二哥费青:

松陵门第旧高华,三凤齐飞汝最遐。

季子北平同讲学,长君南海早乘槎。

交情远溯追名父,亲谊还应念舅家。

漫笑文人封建习,一诗题赠喜天涯。

柳亚子和费孝通家都是吴江的望族。柳家在黎里,费家原住同里,后迁松陵,两家是姻亲世交。柳亚子的母亲是费孝通的姑奶奶。柳亚子小时候常到舅家去,与比自己大几岁的费孝通的父亲费朴庵情谊笃深。

历史上,柳亚子家族在吴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且靠着与地方望族的婚姻关系而巩固。柳亚子的祖母凌太夫人来自莘塔望族凌氏,是吴江名士凌退修的姐姐。他的母亲来自吴江望族费氏,是名士费吉甫的女儿,他的叔母则是凌退修的侄女。

在柳亚子先生领导的南社中,有不少会员是吴江的凌氏家人,他们是:凌圻,字仰霄,号秋蝉,是亚子的表哥;凌光谦,字诵益,号吉六,是亚子的妹夫;凌景坚,字昭懿,号莘子,是亚子的表弟;凌惠纕,字纫芳,是亚子的表妹。此外还有番禺本家凌鸿年、定远本家凌蕉庵。

柳亚子家族在吴江是著名的文化家族,这在柳亚子组建南社过程中就为他提供了结社的资源,一方面通过家族的号召力可以吸引到大量的当地著名家族的优秀分子;另一方面,文化家族之间的密切来往也使得他可以很便利地邀请到自己的亲友加入社团以充实力量。

当年费孝通先生在世时,与他的吴江老亲、“三凌”艺术家交谊颇深,所谓“三凌”是指吴江书协主席凌在纯、美术院院长凌淦群,还有就是以画鸡闻名天下的凌立如老前辈。

费老非常欣赏在纯本家的铁线篆毛笔字,赞其“德艺双馨”。

淦群本家曾为大姐费达生精心画了画像后,费老连连叫好,随即也要淦群给他画了一幅。

年9月,费孝通在吴江专门拜会了凌立如,为他赋诗一首:

???去年车绕茅山边,

???今朝始登茅山巅。

???儒将流风今胜昔,

???超圣入凡不求仙。

一个月后的国庆佳节期间,又特地书写一诗赠凌立如前辈

谁说造化心无计,武夷山水如此奇。

兀兀独石成千峰,涓涓细流汇曲溪。

溪浅筏轻浮石过,峰高拔地与天齐。

人生难比九曲险,眼望东来筏向西。

仰叹危岩飘仙舟,千年古骨壁上栖。

传说从来多情意,仙境幻象亦可哂。

可羡玉女并肩立,鬓花丛丛从不稀。

笑我此生真短促,白发垂年犹栖栖

「岁月经年:与柳亚子先生后人相见于黎里古镇」

受柳亚子纪念馆和吴江南社研究会的邀请,去年在南社文化交流活动上,与亚子的两个外孙陈君石教授、柳光辽教授,及侄孙郑兰荪教授见了面,与他们进行了家人般的亲切交流。

当年黑白照片上费太夫人边上的小男孩,现在是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食品安全专家;当年英姿勃发的*人,现在的柳光辽教授为知名*工专家。

伐冰世系,衍生簪缨门第。史上吴江先贤莘塔凌退修老人,是最喜爱最看好柳亚子这个外孙的。果然书香传承,个个科学大家

陈君石先生是中国工程院士,中国食品*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营养和食品安全专家。在硒研究领域里,他所带领的中国科学家团队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他开创了由中国牵头起草国际食品标准的先河,并为中国"入世"后应对食品进出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做出重要贡献

柳光辽先生出生后一直跟着外祖父母生活,随母姓,名字也是外祖父起的。他告诉我,他当年是在哈工大读的大学,陈赓大将是他们的校长。80年代到现在的南京理工大学任教授,他是著名的兵器专家,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郑兰荪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柳亚子是他父亲的姑父。他是著名无机化学家、全国*协常委,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福建省*协副主席。他是我国原子团簇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长期以来,他一直在厦门大学任教。

我和柳教授郑院士加了
  祠堂前后共三进,面向市河建有一座宽阔的淌水河桥,第一进三开间门面,正中一间为大门及通道,左右两个耳房,第二进五开间,第三进为三开间楼房,四周圈以围墙。

祠堂后面是凌信及其父亲凌显坟墓。

第二进主要用于族中聚会议事、宴饮与“散胙”。宴饮,较为隆重的祭祀礼仪举行完毕,大多举办酒宴;散胙,每月初一月半供奉祖先的时果、面食、糕点等祭品,祭后分享。

凌信坟墓祠堂合在一处,族人清明前夕的墓祭(黎里扫墓往往都在清明前十日进行)与清明节祠祭较为方便,祭祀隆重而盛大。此外,中元(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半,黎里称为“*节”)和冬至两节的祭祀也较为盛大。由凌氏后裔轮流主祭,轮到值年的一房,收取祭田租米,需要置办金纸、锡箔、香烛等物,还需备办酒席,少则五七桌,多则十余桌,甚至办成流水酒席,即坐满开席,吃毕走人,翻台再次办席。

可惜年深月久,宝纶阁上的宝物都已不存,独有左宗棠赞扬凌信而撰写的对联,至今保存完好。

且看此联:文高九能道重三物,风宣八节气备四时。

落款:左宗棠,钤有二枚印章,阳文:大学士章;阴文:青宫太保愙靖伯。

左宗堂平定*,外交与*事兼使,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为谈判桌上增加了一个个砝码。

当时嵩武*首领张曜多次向左氏谈及黎里同乡凌信,左氏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于是提笔写下了上述对联。对联没有签署年月,凭印章:“大学士章”、“青宫太保愙靖伯”,可以初步判定,撰写于年。

凌信后裔得到联语,制成楹联,悬挂在享堂金柱上。“文革”中,听得造反派即将前往凌太常祠,黎里第一任文保所所长殷安如将它扛回了文保所,珍藏至今。

从同治十年重建,到现在已经过去多年,就现在凌太常祠留存的建筑来看,它的型制规模、结构框架及至石础门窗,古风依然。

结语: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家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灵*。家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世代祥和、延绵传承做出了独一无二的卓越贡献。

庄子曰:“天性所受,各有本分,不可逃,亦不可加。”

天性与祖宗的修道立德、宗族的文化有关,它会影响到下一代人的心态、性情、知行、人格及成就。

孟母择邻而居,愤断机杼,而笃励出一代圣人孟子。吴江历代家族先人,力塑家学文化与书香门第,得以培养出学业事业大成的一个个时代大师与精英。

吾辈当养家族之正气、法古今族贤与完人。

凌文斌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吴江凌氏开枝散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