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铜仁市各区县名字的由来,你造吗铜仁的转起
TUhjnbcbe - 2021/5/30 16:24:00

偶有聊天的时候,小编问对面的同事,德江的县名是怎么来的,他只知道德江以前叫做安化,我在想是不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家乡的名字怎么来的,所以特地收集整理了我大铜仁各区县名称的由来,以飨大家。(看完以后偷偷问问身边的朋友,高大上呀!)

铜仁市地处东经度44分~度28分,北纬27度08分~29度05分,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分别与湘西和川东南为邻。辖铜仁、碧江区、万山区、江口、石阡、思南、德江、印江、沿河、松桃、玉屏等10市区、县、自治县和大龙开发区、铜仁高新区。

铜仁市

关于铜仁之名,明嘉靖《思南府志》载:“府江上流五千里,从播州石阡二水合流处,地名铜壶嘴,寺址尚存,相传寺有铜像7躯,重各千余斤,忽亡去其三区至铜仁府,现境以为祥,因以名府。”相传在锦江大小江汇合口铜崖下,有渔人拾得铜像3尊,故名铜仁。元置铜仁大小江长官司,明洪武初称铜仁长官司,永乐十一年(公元年)置铜仁府,万历二十六年(公元年)置铜仁县,年为铜仁市。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复:撤地建市。

碧江区

新兴的区市,铜仁撤地建市后,“铜仁市”现已经代表了原先的整个地区,所以原指“铜仁”(即铜仁市区)改名为碧江区,铜仁古称卢阳,这名字从各方面来说都更适合,一有文化底蕴二有历史渊源,与新建的万山区“遥相呼应”。

万山区

元置大万山苏葛办事等处,明置大万山长官司,清光绪六年(公元年)八月,省溪司由江口迁大万山,改称省溪司,年置省溪县,年废,年4月置万山特区,年4月撤消,年6月复置。关于万山名称,《铜仁府志》载:“大万山,司南三里,城南一百里,产朱砂。”其名称来源可能与当地的地理状况有关。年10月22日,设为万山区。

江口县

江口之名是因处在省水和提水即今之文孝河、太平河汇流处而得名。江口之名首次出现在年,年并入铜仁,名称消失,年复置江口,至今未改。

石阡县

元时开始出现建制名称,置石阡等处*民长官司,明永乐十一年(公元年)置石阡府,年废府置石阡县,至今未改。据《石阡县地名录》记载,石阡之名为“岩芊”石洞之义,初始以所祀的镇东龙山青冥洞和城南温泉而得名。

思南县

思南县的来历最早可以推到唐武得时期。唐武得四年(公元年)置务州,贞观四年(公元年)改为思州,唐天宝时不见名称,宋大观元年(公元年)又置思州,宣和三年(公元年)废,绍兴元年(公元年)复置,元至元十五年(公元年)置思州新*万户府,旋改新*万户为新*安抚司,十八年(公元年)升为宣慰司,至正间(公元~年)设思南道都元帅府,为有思南之名的开始。至正二十五年(公元年)置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一年(公元年)废思南宣慰司置思南等4府,年废,以附郭地置思南县,以后未改。思南之名源于历史上的位置。

德江县

德江原称水特姜,元朝时在其地置安化上、中、下蛮夷长官司、水特姜洪安等处长官司,明初改水特姜为水得江水官司,万历三十三年(公元年)改水得江长官司置安化县,年更名为德江县,至今未改。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印江之名源于唐开元之时,当时置有思邛县,前人多认为今之印为古之邛字之讹,故名。宋时为邛水县,元置思印江长官司,明洪武初,曰印江长官司,明弘治七年(公元年)六月,为印江县年改为今名。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元置沿河长官司,明洪武七年(公元年)九月置沿河县溪长官司,同治九年(公元年)置沿河弹压同知,年废同知置沿河县,以后无改。年改今名。

松桃苗族自治县

松桃在历史上称为“乌罗”为苗语地名,“乌”为水,罗为河。宋置龙泉葛浙长官司及乌罗洞、平茶洞,元置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永乐十一年(公元年)废思南宣慰司置乌罗府,辖郎溪蛮夷长官司,明置正大营,康熙四十三年(公元年)置正大营同知,雍正八年(公元年)移同知驻松桃,置松桃厅,年废厅置松桃县,年改名至今。

玉屏侗族自治县

县城位于舞阳河南岸,县名为舞阳河水清似玉,隔河山峰耸立如屏故名。宋为平溪硐,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年)设平溪蛮夷长官司,明洪武十四年(公元年)置平溪堡,清雍正五年(公元年)置玉屏县,年并入铜仁县,年复置,年改称今名。

(编辑:李朝国审核:陈静)

有任何想法,建议,新闻、图片、视频,请投稿至:zgdalong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铜仁市各区县名字的由来,你造吗铜仁的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