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东方市各村庄名字的由来
TUhjnbcbe - 2021/6/5 11:10:00
白癜风患者工程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379.html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东方黎族自治市东方黎族自治市(DōngfāngLízúZìzhìshi)在海南岛西部,昌化江中下游西南侧。市*府驻八所镇。年辖9镇、8乡。东方于年建县,是将原昌感、乐东、白沙、儋县部分黎区划设的。因境内黎峒有东方、中方、西方三村,当时设治于“东方村”而得名。年为适应“大跃进”的需要,将昌感、东方、白沙三县合为东方县(大县),治所设在宝桥(叉河),不久迁驻八所镇。年分县,恢复白沙县,以昌化江为界划分昌江、东方两县,昌江居北,东方居南。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东方县,设立东方黎族自治县。年3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东方黎族自治县设立东方市(县级),其管辖范围不变。


  东方市下辖八所、感城、三家、板桥、四更、新龙、大田、东河、天安、江边10个乡镇个村委会(居委会),境内有广坝、公爱、红泉三个国营农场和一个华侨农场,有省国营岛西林场、国家级大田坡鹿保护区、国营称猴岭采伐场各一个,尖峰岭林业局的部分森林也在境内。以下部分地名为撤县设市之前的名称,部分镇,乡,村已合并或更名。


  八所镇(BāsuǒZhèn)东方黎族自治县辖镇。在县境西部沿海。县*府驻地。原地名石栏。相传东汉建安十八年(42)伏波将*马援在此建第八海防所,后形成八所村。年称八所镇。年成立八所公社,年又建镇。


  新街镇(XīnjiēZhèn)东方黎族自治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驻地清咸丰年间始有人新开两条街道,设四行铺面经商,故名新街。年设新街乡,年设新街镇,年成立新街公社,年又建镇。


  北黎(Běilí)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北5公里。属新街镇。汉代村名
  田头,黎族人居。明代汉人迁此经商,时处感恩县北部边缘,称北黎市,后改北黎村。


  墩头镇(DūntóuZhèn)东方黎族自治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沿海。据《感恩县志》载,港水环一墩(牙坎墩),清道光间始有渔人在此捕鱼,结寮暂居。日久聚成村庄,名为墩头村。年设墩头乡,年成立墩头渔业公社,年改建墩头镇。


  感城镇(GǎnchéngZhèn)东方黎族自治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沿海。据《感恩县志》载,汉代即有民居,以感恩水为名,旧感恩县治此,故名感城。年成立感城公社,年建感城镇。


  不磨(Bùmó)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南24公里。属感城镇。明末福建人迁此,取村名不磨,为“千年不磨,万年不朽”意。


  四更镇(SìgēngZhèn)东方黎族自治县辖镇。在县境北端。明代福建人辗转迁居此地,一迁老盐塘村,二迁响网村,三迁车六村,第四次才迁住此地,故得村名四更。年设四更乡,年成立四更公社,年建镇。

长山因村东头有一条长长的土山(丘)而得名“长山村”,村座落在四更镇东部,西面与土地村相邻,东面与三家乡水流东村接壤,南与付马相邻,北面与赤坎村相连,村民以村话为主要语言。


  日新(Rìxīn)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北18公里。属四更镇。明代建村,名笃村,因有“*村”之嫌而改日新,日新月异、不断发展意。


  来南(Láinán)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北17公里。属四更镇。明代建村,地低洼,雨季水从村边冲来,村名来水,黎语“水”、“南”音近,故名来南。


  新龙镇(XīnlóngZhèn)东方黎族自治县辖镇,在县境西部沿海。镇*府驻龙佑,清康熙时村民从福建莆田甘蔗园村迁来,地多个伦树,名个伦村。后因近卧龙村而改龙佑村。年成立新龙公社,年建新龙镇。


  东河镇(DōngfāngZhèn)东方黎族自治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偏东。驻地原名黎语“冲及”,乌龟洞之意。宋代建村于中方村、西方村的东边,故名东方村,时为古镇州峒(驻中方村)中最大村庄。年在东方村东边又建新村,后形成东方圩,年东方县治此。年成立东方公社,年建镇。后东方撤县设市,东方镇更名为东河镇。


  土蛮(Tǔmán)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南28公里。属东方镇。年因 建天安水库,村民从抢地村迁此,在一大土墩上建村,黎语土墩称为土蛮,故名。


  抱板镇(BàobǎnZhèn)东方黎族自治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驻地清乾隆年间建村,先居者称抱板,后成为村名。年设抱板乡,年成立抱板公社,年建镇。


  牙炮(Yápào)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北32公里。属抱板镇。清咸丰年 间建村,名雅带。后为纪念一汉人病逝,改名牙炮,黎语为“悲伤”意。


  居便(Jūbiàn)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22公里。属抱板镇。清代建村。村边长满山麻,黎语称居便,故名。


  板桥镇(BǎnqiáoZhèn)东方黎族自治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沿海。驻地清顺治年间建村,村西港湾架木板桥一座,村名板桥。民国期间发展成板桥圩。年成立板桥公社,年建镇。


  利章(Lìzhāng)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南33公里。属板桥镇。清同治
  年间村民从雷州半岛迁此结寮而居,名旧寮。后捕鱼时捞得大钟,认为吉利,改村名利钟,方音“利章”,故名。


  老方(Lǎofāng)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南38公里。属板桥镇。清乾隆年间建村,村民姓方,故名。


  天安乡(Tiān’ānXiāng)东方黎族自治县辖乡。在县境中部偏东。以天村、安都村各取一字为名。乡*府驻安都,清末建村,名亚对,以村旁名为亚对的大树为名,雅称安都。年设天安乡,年成立天安公社,年又改乡。


  天村(Tiāncūn)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南31公里。属天安乡。清末 村民迁居命共坡上,村名命共,后改天村,意为地处较高的地方。


  公爱乡(GōngàiXiāng)东方黎族自治县辖乡。在县境中部。驻地原称亨哈,因村周多亨哈树得名,黎语亨哈后改译成公爱。年驻地称公爱。年成立公爱公社,年设公爱乡。


  陀牙(Tuóyá)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南25公里。属公爱乡。据《感恩 县志》载,宋代属王峒,居民从乐东迁此处河边建村,方言河边称陀牙,故名。


  广坝乡(GuǎngbàXiāng)东方黎族自治辖乡。在县境东南部。据《感恩县志》载,宋属古镇州峒。村民常听山鹿叫声,村名鹿映,后改广坝。年设广坝乡。年成立广坝公社,年又改乡。


  保丁(bǎodīng)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南45公里。属广坝乡。明代
  村民从琼中县境迁此,土地呈*色,当地黎语称“保丁”,故名。


  江边乡(JiāngbiānXiāng)东方黎族自治县辖乡。在县境东南部。以江边村为名。古时村民从乐东迁此,民以煮山麻织布制衣,黎言称“帮辩”,汉语称“江边”,故名。年设江边乡,年成立江边公社,年又设乡。


  国界(Guójiè)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南39公里。属江边乡。清道光 年间,村民从峨查迁此,村名国界,当地黎语为“村门国界(Guójiè)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南39公里。属江边乡。清道光年间,村民从峨查迁此,村名国界,当地黎语为“村门寨移动”之意。

罗带乡(LuódàiXiāng)东方黎族自治县辖乡。在县境西部。明代村民由2里外迁来建村,村不兴旺,称挪败村。后依据*话谐音雅化改罗带村。年设罗带乡,年成立罗带公社,年又改乡。


  三家乡(SānjiāXiāng)东方黎族自治县辖乡。在县境北部。清代建村,时有赵、符、周三姓村民,故名三家村。年“文革”期间批判所谓“三家村”,曾改红江,年复名三家村。年设三家乡,年成立三家公社,年又改乡。


  酸梅(Suānméi)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北17公里。属三家乡。宋末福建人辗转迁居于此,地多酸梅树,故名。


  大田乡(DàtiánXiāng)东方黎族自治县辖乡。在县境中部偏北。乡*府驻新宁坡。乡以大田村为名。宋代,村民从乐东县等地迁居此,村边是大田,故名。年成立大田公社,年改大田乡。


  罗旺(Luówàng)在东方县城东南19公里。属大田乡。宋代村民从深 山移居此地,背靠山,面向大片平坡,黎语称罗旺,故名。


  中沙乡(ZhōngshāXiāng)东方黎族自治县辖乡。在县境南部。驻地汉初即有黎族聚居。年后附近小村并成田中、沙土、高任三村,后又联成片,名中沙村。年设中沙乡,年成立中沙公社,年又改乡。


  加力(jiālì)在东方黎族自治县城东南32公里。属中沙乡。村附近多山柳树,黎语音“纪益”,汉字写成加力,故名。来源:网络整合

更多东方新闻,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方市各村庄名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