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冯学荣你知道这些历史事物的来历吗
TUhjnbcbe - 2021/7/9 16:39: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文:冯学荣

[华工]广东省台山、恩平、开平这三个地方在晚清时代出许多华工。华工为何不在明朝以前出现、而在清末出现?其原因有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是美国经南北战争彻底废除了黑奴,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奇缺、需要从外国引进劳动力。小环境是台山、恩平、开平这些地方爆发了严重的“土客械斗”,许多农民失去土地,人地矛盾激烈,无法生存,只好签下一纸卖身契,当华工,去美国谋生。

[四行仓库]熟悉抗战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个词。当时这栋背靠租界的仓库,为什么叫做“四行仓库”呢?原来在民国时期,中国有一个四大银行联合体,它们分别是: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盐业银行,这个四大银行联合体,在当时统称“北四行”,“北四行”联合使用的仓库,就叫做“四行仓库”。

[汉冶萍公司]喜欢读近代史的朋友,对这个词语并不陌生,这家公司在民国初年的中华民国,不但出名,而且还曾经一度成为中日两国外交纠纷的焦点之一。公司的名字乍一看似乎很怪,但听我一解释,您就明白了。它的来历其实是这样的: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这三家公司合并,取“汉阳铁厂”的“汉”字、“大冶铁矿”的“冶”字、“萍乡煤矿”的“萍”字,合称为“汉冶萍公司”。

[明信片]早期人们写信,需要购买三样东西:1、信纸。2、信封。3、邮票。美国有些小市民觉得不但费钱,而且麻烦。于是,美国商人灵机一动,发明了一种将信纸、信封、邮票三合为一的东西:它就是明信片。明信片的优点是省钱、便利。问世之后,它在19世纪末期开始风行全球一百年。但它也有缺点:就是没有隐私可言。

[飞虎队]这个在抗战时期由美国青年来华助战组成的航空队,它的正式番号是“中华民国空*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这些美国航空战士在自己的战斗机的机身上画上了张开血盆大口的鲨鱼图案,目的为了在半空中起到震慑日*的作用。当时这个部队的驻扎地是在中国西南内陆地区,由于当时传媒不发达,这些内陆地区的中国群众从来没有见过鲨鱼,他们误认为飞机上画的是老虎,于是将这个志愿援华航空队称为“飞虎队”。

[列宁帽]列宁生前喜欢戴一款具有八个角的帽子,当时人们将这种帽子称作“列宁帽”。中国工农红*成立之后,在设计*帽的过程中,受苏联的影响,参考了革命导师列宁的帽子,并制作了具有八个角的红**帽。对于这种设计,当时的中国工农红*战士毫不讳言,在当时就是称为“列宁帽”。

[红*]苏联红*为何叫“红*”?为何不叫“蓝*”、“黑*”?渊源是这样的:自从19世纪以来,西方左派大多数喜欢用红色作为旗帜与标志物。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例如至今英国工*的*徽仍然是红色的。当年列宁取得*权之后,组建苏联*队,也延续了左派对红色的偏好,苏联工农武装红旗飘飘,遂得名“红*”。

[省名来历]一些省名有自己独特的来历和典故:选取省内两个主要城市、各取其名称的前一个字、组合成新词、作为省名。举例有以下:“甘肃”,取“甘州”、“肃州”首字得名。“安徽”,取“安庆”、“徽州”首字得名。“福建”,取“福州”、“建州”首字得名。“江苏”,取“江宁”、“苏州”首字得名。

[绿帽子]在明朝时期,依照大明的律法,中国妓女的丈夫、父亲、兄弟等一切男性亲属,在公共场所走路时,必须戴上绿色的头巾,以作区别,而且人还不准走大道。现在嘲笑一个老婆出轨的男子为“戴绿帽子”,其出处就是历史上这个侮辱人格的绿色头巾。

[俱乐部]老早的时候,英国的公民社会就很成熟,他们的社会团体很发达,一些具有相同爱好和追求的人,抱团成立各种社会团体,叫做“club”。早年日本人直接采用英语音译,称之为“Kulabu”,是日语中的外来语词汇。晚清时期,大清国留学生从日本将这个外来词带回中国,取音译直接将日语外来词“Kulabu”翻译为“俱乐部”。

[黎族]岭南地区自古并不是汉人的天下,而是古越人的天下。古越族人其中有一支比较大的叫做“俚人”。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冼夫人”,就是“俚人”首领。“俚人”不讲汉语、也不写汉字。“五代十国”之后,内地汉人逐渐南迁。汉族是个强势民族,“俚人”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汉人侵占,不但如此,“俚人”也逐渐被汉人同化,其语言文字风俗逐渐灭绝。但是,“俚人”有一个分支南迁到海南岛,他们就是今天的“黎族”。

[鸡林八道]研究古代史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词。这个怪词是什么意思?其实“鸡林八道”就是指朝鲜半岛。大唐王朝曾经在朝鲜设立一个叫做“鸡林都督府”的*事羁縻机构。朝鲜王国时期,朝鲜半岛分为八个“道”,它们分别是:忠清道、江原道、京畿道、庆尚道、全罗道、咸镜道、*海道、平安道。所谓“鸡林八道”,来源于此。

[国民*]历史上第一个“国民*”,是年8月由同盟会、统一共和*、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共和实进会等**合并组成的一个参*议*的**,其中只有同盟会出身的*员是革命派,但是,这个“国民*”于年11月已经被袁世凯解散。年,在孙中山的指示下,由“中华革命*”改组成新的“中国国民*”,但是后世人懒得较真年“中国国民*”与年“国民*”的区别,于是长期以往,就统称“国民*”了。

[海珠区]自古以来乃至民国初年,珠江广州一段有一个小岛,当时被广州市民叫做“海珠石”,岛的主体是一块石头,周围有土,长草木,后来清*府在上面建了炮台。“海珠石”直至年代初仍然存在,它就是今天“海珠区”名称的由来。年代初,陈济棠治理广东期间,填珠江造地、使这个岛屿和陆地连成一片,位置在当今广州市长堤一带。“海珠石”从此消失。但“海珠区”的名字则沿用了。

[髡发]游牧民族将头发剃掉、只留下一根、或几根辫子,这种发式叫做“髡发”。“髡”念[kūn]。“髡发”是历史上游牧民族普遍采用的发式,不但女真人,而且契丹人、蒙古人、匈奴人,“髡发”都非常普遍。这是因为游牧民族过的是马上生活、半*事化的生活,剃发有利于生产和战斗。现在全世界的*队流行剃光头,是为同理。

[鸦片]鸦片最早是由阿拉伯传进中国的,古时阿拉伯语称“Afyum”,古代中国人依照阿拉伯语的发音,将其翻译作“阿芙蓉”,因为在实际销售中,切割成条片状,所以后来为了方便,简称“阿片”。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对“阿芙蓉”有专门一节介绍,称其作“阿片”,再后来,“阿片”一词又演变成“鸦片”。

[机恤]这是一种上衣的名称,20-30年前曾经风靡中国大陆,但是现在逐渐显得过时了。“机恤”的源头,是二十世纪初兴起的飞行员所穿的衣服,当时叫做“飞机恤”,现在网友能找到的二战美*飞虎队所穿的服装,就是“飞机恤”,后来简称“机恤”。

[东莞、香港]古时广东省城广州东部有一地古时盛产莞香(以寮步镇为最盛),这个“省城东边盛产莞香的地方”,取一“东”一“莞”,得名:“东莞”,设置为县。古时东莞县所产的莞香,有通过海路对外输出的,先从东莞县运输至宝安县一个名叫“石排湾”的港口上船,石排湾于是得名“香港仔”,后世的国际大都市“香港”,由此得名。

[旗袍]我们平时看到的旗袍,并不是满清女子所穿的服装,而是经过改良的。现在的旗袍是紧身的、凸显女性的线条,但是清代满清女子所穿的服装是宽松的,不是紧身的,也不能凸显线条。但改良前后的旗袍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左右大腿要开裂。为什么要开裂呢?其实传统的满族服装无论男女、袍子两侧都必须要开裂,那是为了方便上马。但是满族女子的传统袍子里面是要穿裤子的、不能公开露腿的,后来旗袍在民国初年被裁缝改编了,显露曲线的旗袍、露腿的旗袍其实都是变种、并不是原汁原味的旗人服装。

[月亮上能看到长城]二战时期,美国制作了一部名为《whywefight》的宣传片,该片高调讴歌中国人民、借以向美国人解释为什么美国要参战。当时美国人为了宣扬中国的伟大,在该片中有“在月亮上能看到长城”的宣传台词。但是在年代,没有任何人、任何仪器上过月球。奇怪的是为何当时没有人质疑这个明显的漏洞。

[那姓、佟姓、舒姓]辛亥革命之后,出于对“武昌大屠杀”、“西安大屠杀”的教训和恐惧,许多旗人为了不再被汉族迫害,纷纷更名改姓,例如慈禧太后的姓氏“叶赫那拉氏”改汉族姓氏为“那”,某位可爱的著名女歌手就是姓这个。“佟佳氏”改汉族姓氏为“佟”。“瓜尔佳氏”改汉族姓氏为“关”。“舒穆禄氏”改汉族姓氏“舒”。

[泰语]泰语和中国壮语有许多词汇、发音、语法一样。中国的壮族人民和泰国人民用各自的语言,大体可以做到沟通。这是很有趣的事。为什么呢?原来是这样的:泰民族的先祖生活在中国广东西部、广西、云南一带,和中国壮族是同一先祖。中原汉人南下,百越南迁,其中一支迁入泰国,成为泰民族。泰语属于“侗台语系”。

[福晋、章京]早期女真人学习汉语词汇,引进了汉语“夫人”一词,用通古斯字母发音为“福晋”。还有“章京”一词,其实就是汉语词汇“将*”用通古斯字母发音的外来语。

[耶稣]英语单词“Jesus”读音“吉舍斯”,为何翻译成“耶稣”?是这样的:早年在明朝传播基督教的洋教士并不是英国人,而主要是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他们当时用古拉丁语传教。拉丁语沿用希腊语称呼耶稣,读音和汉语“耶稣”二字相近。

[买办]“买办”一词并非是近代才有,而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一个词,明朝、清朝的宫廷紫禁城,设有一个部门叫做“买办处”,负责采购用品。近代洋商在中国雇佣助手,起初是帮助采购物资的,人们于是沿用宫廷词汇、称呼洋商的中国助手为“买办”。

[萨其马]这种我们现在很流行的零食,原本是清朝的宫廷糕点,是满族人的民族食品,起初被汉人称为:“满洲饽饽”。它最初是用白面、冰糖、奶油、芝麻等物制作而成,满语全称是:“萨其非马拉木壁”,简称:“萨其马”,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堆起来切成块”。

据人文经济学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冯学荣你知道这些历史事物的来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