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上海海绵城市建设ldquo十四五r
TUhjnbcbe - 2021/7/10 20:10:00
北京白癜风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qsnbdf/

目录

前言

一、工作回顾和面临形势

(一)上海海绵城市建设背景

(二)推进工作情况

、建立体制,完善机制

、规划引领,全域覆盖

、标准引领,强化支撑

4、强化管控,落实理念

5、国家试点,先试先行

6、以点带面,系统治理

7、各方参与,共建共享

(三)存在问题

、传统建设方式难以为继

、水环境问题突出

、城市防洪除涝能力有待提升

4、需进一步强化系统化建设

5、需进一步完善运行维护机制

(四)面临形势

、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全面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

4、高质量建设城市宜居环境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总目标

、分目标

(四)规划指标

(五)建设格局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体系支撑,完善五大体系

、完善管理体系

、健全海绵城市规划体系

、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标准体系

4、强化项目全过程管控体系

5、社会各方共建体系

(二)注重系统理念,强化系统推进

、统筹大、中、小海绵建设

、注重海绵整体格局

、海绵系统方案

4、海绵系统实施策略

()源头治理策略

()过程治理策略

()末端治理策略

5、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实施

()新建地区

()生态保护和修复

(5)海绵乡村建设

(三)推进系统治理,统筹“六水”建设

、保护水生态

、改善水环境

、保障水安全

4、保障水资源

5、提升水科技

6、复兴水文化

(四)注重高质量建设,推进四类建设项目

、公园与绿地

、道路与广场

、建筑与小区

4、河道与水务

(五)聚焦重点区域,构建“+6+5+6”格局

、个临港国家海绵试点区

、6个市重点功能建设区

、5个新城建设

4、全面建设6区海绵城市建设

()全市“6”个市级试点项目推进

()各区海绵城市推进

(六)加强科技支撑,推进智慧海绵和产业化发展

、推进智慧海绵城市建设

、推进海绵产业化发展

、推进海绵绿色产业发展行动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二)推进海绵立法

(三)加强资金保障

(四)指标弹性管控

(五)加强绩效考核

(六)推进人才建设

(七)鼓励各方参与

前言

0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06年,上海市入选了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试点区域为浦东临港地区,面积约79km。上海市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按照国家和市*府工作部署,上海注重顶层设计,从体制、机制、*策、标准等各方面系统推进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在新的起点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围绕上海市“十四五”总体发展要求,本规划旨在总结近五年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成就的基础上,研判当前发展趋势和问题,明确“十四五”期间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为今后五年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提供指引。

一、工作回顾和面临形势(一)上海海绵城市建设背景

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06-05)》中,提出“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其中在“生态之城”中提出在资源环境紧约束条件下睿智发展、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等要求,但上海市现状雨水排水系统在设施建设与管理方面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尚有差距,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利用等考虑不足,单纯在原有市*雨水排水系统基础上进行提标改造等工作,投资量巨大,且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对降雨径流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优化亟待进行。对于城市水环境质量、水安全体系等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05年《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00年,城市建成区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0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08年市*府批复了《上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07-05)》,明确提出了建设能够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具备抵抗雨洪灾害的韧性城市;建设水环境质量优良、水生态与城市景观协调、水景观为市民提供亲水休憩空间的水和谐城市;建设外围生态空间充足,邻域生态廊道完整,开发建设区高植被覆盖度的生态文明城市。并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策略与路径,为今后上海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发展指引。

(二)推进工作情况、建立体制,完善机制

05年月,市*府办公厅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办〔05〕号),明确了上海市海绵建设推进工作机构、*策措施、工作任务等。上海市建立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市*府分管领导任召集人,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委。市住建委、规资局、发改委、水务局、交通委、环保局、绿化市容局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责,共同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市级层面主要负责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法规、*策、标准等。

各区*府和有关管委会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具体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推进。目前6个区*府和临港、虹桥商务区、国际旅游度假区、长兴岛等管委会都已建立了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工作机制,明确了区建委(建交委)为牵头部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规划引领,全域覆盖

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转型发展新理念,从水出发,但不是“就水论水”。要注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避免生态系统的碎片化。要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思想,坚持规划引领、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目前上海已建立了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三级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在宏观层面,08年月市*府批复了《上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06-05年)》,明确了全市(陆域68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确定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整体格局,划定5个水利分片管控分区,确定各分区控制目标和指标要求。在中观层面,编制了6个区和有关管委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08-05年),将全市海绵城市各项规划指标落实到片区。目前6区已编制完成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并获批复。在微观层面,围绕集中成片绿化建设改造、中心城区雨水提标改造、建成区黑臭河道治理、低影响海绵地块建设、“五违四必”拆除等区域,编制区块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实现了本市三级海绵城市规划全覆盖。

、标准引领,强化支撑

09年月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DG/TJ08-98-09)正式实施。00年6月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DBJT08-8-09)正式实施。同时出台了《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指标(SHZO--08)》,为本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提供依据。印发《上海市建设项目设计文件海绵专篇(章)编制深度(试行)》,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本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文件质量。此外,《上海市海绵城市设施运行维护规范》和《上海市海绵城市设施运维估算指标》正在编制,为海绵设施的后期运行维护提供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支撑,市住建委印发《关于成立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的有关通知》(沪建综规〔07〕97号),设立委员会主任委员名,副主任委员4名,专家64名,专家来自相关部门、高校及设计院,专业领域涵括规划、建筑与小区、园林绿地、道路与广场、水务以及投资、特许经营、*府购买服务等。依托委员会专家资源提供海绵城市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组织专家对海绵城市建设标准、绩效评估体系等方面开展研究。

4、强化管控,落实理念

海绵城市是理念,不是项目。海绵城市建设就是在现有的城市建设管理中体现“+海绵”理念。主要两个层面:一是在项目层面体现“+海绵”理念。在城市道路、绿化、水务、建筑小区等城市建设项目“+海绵”。二是在每个项目管控层面体现“+海绵”理念。即在规划、立项、土地出让、选址(规划条件)、设计招标、方案设计及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等程序中体现海绵理念。所以,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各环节管控,合力推进。

08年6月,市*府办公厅出台了《上海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沪府办〔08〕4号),进一步明确了适用范围、管理体制等,并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体现在规划、立项、土地、设计、建设验收移交、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体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本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管理依据。为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的源头管理,在土地出让环节,将建设管理部门提供的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要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污染径流控制率等指标)纳入土地出让条件。此外在立法工作方面,市人大出台《上海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5、国家试点,先试先行

浦东新区临港地区国家海绵试点区面积79平方公里。临港地区围绕建设“生态之城、品质之城、未来之城”总体目标,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打造中国新时代“未来城市CASEofFuture最佳实践区”,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在试点过程中,临港海绵城市建设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编制了专项规划,形成了“++N”的管理制度框架(个试点实施意见、个试点管理办法和若干个管理文件)。技术管控不断完善。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指标管控实施细则、施工图审查和海绵设施运行维护要点等。

临港国家试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共约97个项目,主要包括公园与绿化、道路与广场、建筑与小区、河道水系、生态保护与土壤修复等五大类,海绵总投资约7亿元。同时,临港积极传播海绵理念,建设了海绵城市展示馆,并依托各种媒介广泛宣传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增强居民对海绵城市的感受度和获得感,海绵理念逐步“入心”。

专栏临港海绵城市建设生态成效

临港新片区海绵城市建设以保护滴水湖水质为核心,通过强化新区规划管控,从自然本底保护、竖向控制、绿地系统管控、蓝线绿线范围、径流总量控制等规划管控要求着手,统筹开展滴水湖流域水环境保护、水生态治理与水安全保障工作,改善滴水湖水质。试点期间,建成环湖8.公顷的景观绿带以及6公里透水铺装海绵型道路,在充分发挥净化、渗蓄功能的同时,为居民开放大量滨水公共空间,还湖于民;新开河道0多公里,新增调蓄湖面约40公顷,区域河面率达到.06%,调蓄空间大幅上升,水安全调度得到有效保障,成功经受住超强台风“利奇马”的检验。修复环湖湿地,野生动物栖息有地,鱼游浅底生态灵动。试点区通过将“治涝”与“除黑”系统结合,让滴水湖水质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逐年好转,湖区主要污染指标均接近地表水Ⅲ类标准。

6、以点带面,系统治理

围绕到00年,本市建成区0%的区域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临港国家海绵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本市确定了6个市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通过一区一试点,各区结合实际,以点带面,推进全市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实施“海绵+”项目,对老旧小区、道路广场、河道水体、公园绿化等不同项目进行改造提升。

目前,在建筑与小区方面,形成了以长宁区虹梅花苑及华山花苑、潍坊小区等为代表的海绵型小区建设样板;在公园与绿地方面,形成了以虹湾绿地、张家浜楔形绿地、桃浦科技智慧城等为代表的海绵型绿地建设样板;在道路与广场方面,形成了以临港芦茂路、新三路步行街、五角场下沉式广场等为代表的海绵型道路建设样板;在河道水系方面,形成了以真如港滨河、杨树浦港滨河、机场围场河建设等为代表的海绵型水系建设样板。同时,在全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中设立“海绵城市建设赛区”,充分调动6区和有关管委会等积极性,营造海绵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专栏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情况

、长宁精品小区建设

长宁区制定了《长宁区国际精品城区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将精品小区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提出“每年00万平方米”计划,明确指出以4个必备项、5个选择性项与个民生项的菜单式项目表为改造内容,并将小区海绵化改造列为必备项之一同步实施。华山花苑位于长宁区新华街道,改造面积约00平方米。海绵化改造试点工程结合精品小区建设同步进行,采用海绵技术主要有:生态陶瓷透水砖铺装、光伏能源收集系统、绿化微喷灌系统、垂直绿化、雨水回用系统、雨水花园等。通过区域性试点,利用这些技术对雨水进行吸纳和净化,缓解广场及小区主干道排水设施的压力,达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效果,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虹口区虹湾绿地

虹湾绿地位于虹口区江湾社区地块。项目占地面积为65平方米。该项目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结合地块实际,建设了生态雨水花园。该项目在整体形态上,依托线性景观元素串联起环状竖向空间的公园绿道系统。钻石形态的静态水面与生态绿链形成蓝绿相映的生态空间。设计结合亲水茶室、艺术雕塑、景墙、墙面喷绘涂鸦等景观元素,共同构成虹湾绿地核心的海绵景观空间。项目以绿化种植为主体,在生态优先原则指导下,实现生态防护、休闲游憩、雨水收集、科普示范、公共服务、景观观赏等融合。

、临港芦茂路改造工程

芦茂路改造段全长m,处于临港试点区第0汇水分区的末端,第0汇水分区以居住用地为主。为满足对整个排水系统部分净化作用需求,同时与河道蓝绿线充分融合衔接,项目采取旱溪、雨水花园、人工湿地、蓄水模块和透水铺装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控制径流量及径流污染,雨水削峰、延峰,提升道路排水能力。

4、杨浦南段滨江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改造一期

杨浦南段滨江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改造一期滨江岸线全长49米,工程占地面积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公共绿化、广场、道路、防汛墙、岸线、配套设施等。09年月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杨浦区杨树浦水厂滨江段实地考察,走进雨水花园实地考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等情况。该项目通过微地形调节,因地制宜利用现状地形,建设雨水花园,用于雨水收集、滞留。雨水花园常水位为.0米,最高水位为.90米,可调蓄雨水量约为78立方米,基本可以满足绿地浇灌用水量,通过“渗、蓄、滞、净、用、排”等方式,使雨水就地消纳和吸收利用,合理控制雨水径流,节约水资源,从而保护场地水文现状,缓解区域内涝,调节城市微气候。该项目在慢行道路系统建设中,结合现状及实际情况在道路、人行道、慢行道路及绿地采用透水铺装,面积约达平方米。透水铺装的应用有效增加雨水自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土壤和水体污染。从而为实现雨水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

5、彩色透水人行道

普陀区枣阳路(金沙江路至光复西路)长.56公里,东西两侧铺设了*色胶粘石铺面的林间绿化步道。花溪路公里人行道也改建成红色橡胶沥青混凝土铺面的健身步道。普陀区丹巴路,人行道改用透水型钢渣板砖,以废弃钢渣为原材料,废物利用,成本较低;具有强透水性,遇到下大雨,路上不容易积水,可减轻城市排水压力;砖块表面呈微小凹凸,摩擦系数大,防止路面反光,还能吸收部分噪音。

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海港大道、临港大道、申港大道等路段,修建了蓝色骑行道、黑色人行道、红色健身步道。世纪公园周边,锦绣路、花木路、芳甸路等条长达5公里环公园健身步道。

奉贤区望园路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分别铺设红、绿色沥青透水路面。

7、各方参与,共建共享

加强*府引导、广泛宣传,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临港海绵城市展示馆,制作海绵宣传片,编制海绵案例图集,依托各种媒介宣传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增进社会各方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解,让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居民对海绵城市的感受度和获得感。

专栏临港海绵城市展示中心

临港海绵城市展示中心包括室内展厅和室外展厅。室内展厅建筑面积75平方米,包括海绵之源、海绵之路、海绵之芯、海绵之城、海绵之美五个主题部分。室外展厅占地面积平方米,包括海绵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措施的综合应用及景观雕塑、模型展示与海绵技术运用演示设施。

海绵展示中心09年接待参观客流超过万人。其中:团队9个(外事接待8个,*府接待9个,科研院校46个和社会团体54个),周末课堂46场(40组)。成功申报“09年浦东新区公民素质科普教育基地”、“浦东新区科普教育基地”和“上海市科普基地”。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对接临港各所高校、社区,累计组织策划开展6场海绵主题巡展讲座。00年受疫情影响,自4月初开馆以来,已接待参观人数近万人,其中团队05个。00年进社区次、科普进校园次、周末小课堂次。举办5次大型主题活动,并参与录制了上海教育电视台《小研究员讲科普》、FM06.5电台的《智慧立方体》“我爱科学”节目。

(四)面临形势

*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增强民生幸福,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海绵城市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城镇化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

、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

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式。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有利于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快城市建设方式转型,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00年7月7日中共中央*治局常务委员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把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上海需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和《上海市城镇雨水排水规划(00-05年)》等,加快构建与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定位相适应的韧性城市。

专栏4上海市城镇雨水排水规划(00-05年)

00年6月市*府批复了《上海市城镇雨水排水规划(00-05年)》(简称“雨水规划”)。规划排水系统基本达到-5年一遇能力,50-00年一遇内涝可控,溢流污染负荷控制率达到80%(以SS计)。按每平方公里.万立方米雨水调蓄能力配置确定绿色设施调蓄容积。

规划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市平原感潮河网和高度城市化的特点,积极践行海绵城市理念,根据城市发展和排水设施建设情况,推进绿色源头削峰、灰色过程蓄排、蓝色末端消纳、管理提质增效,因地制宜,“绿、灰、蓝、管”多措并举。“蓝”即充分发挥河网水系的蓄排作用,增加河湖水面积、打通断头浜、底泥疏浚、控制河道水位;“绿”指海绵城市等雨洪蓄滞削峰设施;“灰”指防汛基础设施,包括水闸、泵站、堤防设施及城镇排水系统等;“管”指确保各类水利基础设施有序建设和高效运行的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措施。本市城镇雨水排水总体形成“++6+X绿灰交融,4片蓝色消纳”的规划布局。

、全面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

“十四五”时期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和生态环境保护新要求,系统谋划好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目前,上海正面临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治理面源污染、合流制溢流污染等问题,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关键。“十四五”海绵城市建设应在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美丽中国建设起好步开好局,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生态环境基础。

4、高质量建设城市宜居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减轻热岛效应,减少碳排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宜居品质。要在城市建设项目,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因地制宜进行项目精细化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标准和水平,切实提高城市生态人居环境。

专栏5新加坡ABC水计划

新加坡十年之久的ABC水计划建设经验,对中国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ABC水计划主要包含:A(Active)活跃,旨在水体边打造宜居的生活、活动及休闲为一体的社区空间,并通过*府鼓励市民参与并共享;B(Beautiful)美丽,提倡将水环境打造成观水、戏水的可亲水活力空间,将水与公园、居住区和商业区等活动区的发展融为一体;C(Clean)清洁,旨在通过源头清洁、降低流速、雨水再利用。

ABC水计划的目标最初是实现水源多元供给,应对国家的水资源匮乏问题,提出了加大集水区建设,最终把集水区扩大到全岛面积的90%,到年实现新加坡水源全面自给自足。近年来,新加坡已建立完整通达的水道网络,便将水计划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海绵城市建设ldquo十四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