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信中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把*队变成“一个大学校”,“学*治,学*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
在批判吴晗、邓拓、廖沫沙“三家村反*集团”运动在全国已呈现出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形势下,毛泽东在读了时任*委副主席林彪呈递的《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于5月7日给林彪写了一封信。
《五·七指示》设想的社会第一,一个逐步消灭分工的社会。按《五七指示》来做,每个单位都有工、有农、有学、有兵,从而可以自成体系,自给自足。社会各行业之间的专业区别将消失。很显然,这是用自然经济的思想来改造社会,同社会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背道而驰。
第二,一个逐步消灭商品的社会。《五七指示》提出的“大学校”是对把人民公社办成一个“小社会”这一思想的继续和发展。毛泽东设想由*队带头,在各条战线搞起来。但人民公社内部工、农、商、学、兵五业俱全,而“大学校”里只有工、农、学、兵,砍掉了商业。这是毛泽东的疏忽吗?不是。这是毛泽东经过60年代初期的几年探索和研究之后,下了决心,要逐步消灭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制度。办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大学校”,是他设想出的消灭商品的途径。
第三,一个平均主义的社会。毛泽东提出消灭社会分工和商品制度,目的是要消灭工农、城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这三大差别,实现人们在劳动、教育、物质生活方面的平等。但他不是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条件下来消灭三大差别,而是用平均主义的办法消灭三大差别。
作者:蔡长运
自古以来的人类社会都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当一个社会刚建立起来时,这种结构还是比较地扁平;塔身还不是很重、还比较合理、比较健康。随着统治阶级的腐败与没落,这种金字塔的上半身的比重就会越来越大、塔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塔身就越来越高;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底层民众受压迫越来越深重。当这个塔的结构无法自我调整时,到了最后整个金字塔就会轰然倒塌,社会崩溃,天下大乱。从而进入下一个轮回。
然而,某些“理论”的“顶层设计”指引的却是建设一个倒金字塔型的,只要富不要穷;只有剥削没有被剥削;只有压迫没有被压迫;人人当精英、大家都做人上人、人人是老板、人人都不用劳动、人人都不用吃苦……的“理想”社会。如果说一个正常的金字塔型的社会有一天也都是要解体、倒塌,那这种倒立的金字塔型的社会,会不会随时都可能垮掉呢?
几千年来中外的圣贤、哲人们都曾设想(梦想)去追求、去建设一个扁平型(没有或者说绝少上层的压迫)的金字塔型的社会,并都做出了相应的“顶层设计”。只有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建立起新中国,真正把他们的这一*治理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很完美地实现了。虽然亲自设计并建设成功了伟大的新中国,但毛泽东还不是很满意(毛主席认为塔的上半身还是存在,而且还是很重)。年5月7日,毛泽东在解放*总后勤部的一份报造上批写了一段话,这就是著名的《五·七指示》。这个指示对中国影响巨大,随后在中国的大地上如果雨后春笋般地冒出很多的“五·七小学”(今天的实验小学,当年都叫五·七小学)、“五·七学校”、“五·七干校”……
纵观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史和哲学史,《五·七指示》无疑是最明确、最可行、最务实的建设人类美好社会的规划书;是能消除压在塔基身上的塔尖的存在的操作说明书;是能实现人类理想的可行的路线图;是人类最伟大的“顶层设计”!
一、人类最伟大的“顶层设计”——《五·七指示》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顶层设计”叫“共产主义”,其基本路线是消灭私有制、建设社会主义,然后过渡到共产主义。但他对“共产主义”目标描述的清晰性;实现目标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实施步骤以及可操作性并不如《五·七指示》。
三、佛教的“顶层设计”叫“极乐世界”;基督教的“顶层设计”叫“天堂”;伊斯兰教的“顶层设计”叫“天园”;道教的“顶层设计”叫“仙境”。但这些“顶层设计”的目标都是定位在一个抽象的、片面的、虚无缥缈的另外的世界和人们转世的来生。因而他们除了对人起到一定的劝恶向善的作用外,并没什么现实的*治意义。
四、孔子和儒家的“顶层设计”描绘的社会叫“大同世界”。但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礼运·大同篇》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其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儒家认为,当大道这个*治理想得到弘扬、推行后,天下成为大家的公的天下,选择道德高尚而又能力强的人来当领导、当领袖、当公务员;人和人之间“讲信修睦”,和谐自由地相处。人们不仅亲近自己的亲人,把自己的孩子当孩子,而且全体人民相亲相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老人都能平和、幸福地安度晚年,青壮年能各尽所能,少年儿童能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矜、寡、孤、独、废疾”等没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生活的出路;男人都能干自己最善长的工作,女人都有幸福的家庭归属;生产、生活等物质资料大家都讨厌浪费,但没必要自己去贮藏起来(因为大家都无财产概念,而攀比物质、攀比谁更富,是可耻的、是要受批判的);大家都害怕自己能力小、力气小、劳动少、奉献少,但不是为了自己——大家为共同的利益自由、快活地比赛劳动、比奉献。所以,诡伪、欺诈、忽悠、奸黠、狡猾、诡曲、勾心斗角、攀比、浪费、奢侈、形式主义、唯心主义……就没有滋生的土壤,盗、窃、乱、贼都绝迹了,整个社呈现出“夜不闭户,路不拾贵”的景象。这就叫大同世界啊!
五、老子的“顶层设计”是“执大象,天下往”;“不尚贤,使民不争”;“其*不神”、“其神不伤人”、“其圣人亦不伤人”的“德交归焉”的社会。但老子也知道这种“顶层设计”在现实中是做不到的。于是就设想出一个与邻国“民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设想在那里把他的这一*治理想实行之。
六、姜太公与周文王追求的“顶层设计”是:“帝尧王天下之时”。
在《六韬●盈虚》中姜太公说: “帝尧王天下之时,金银珠玉不饰,锦绣文绮不衣,奇怪珍异不视,玩好之器不宝,淫泆之乐不听,宫垣屋室不垩,甍桷椽楹不斫,茅茨●庭不剪。鹿裘御寒,布衣掩形;粝粱之饭,藜藿之羹。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绩之时,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洁爱人者厚其禄。民,有孝慈者爱敬之,尽力农桑者慰勉之。旌别淑德,表其门闾。平心正节,以法度禁邪伪。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养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
姜太公认为帝尧就是古时最伟大的圣君,在他治理下的社会就是一个伟大的、光明的、美好的社会:帝尧治理天下时,没有人穿戴金银珠玉(他们都自觉的把穿金戴银做为一种腐朽的生活文化加以批判和抵制,他们认为穿金戴银是“小资”情调,不仅不美,而且是丑的)。百姓中孝敬父母,抚爱幼小的就表彰他、敬重他。尽力从事农耕、发展蚕桑的就慰劳他、勉励他。为区别善恶良莠,对品德高尚的人可在其门上挂“五好家庭”之类的牌子加以标志,以示崇敬;对品德恶劣的人则给予贴上“某某份子”之类的“标签”,以示批评、批判和警示;对于极端邪恶之徒则用法律打击之。
七、尉缭子的“顶层设计”是:“欲心去,争夺止,囹圄空,野充粟多,安民怀远”。
尉缭子在《治本》中说:善*执其制,使民无私,为下不敢私,则无力非者矣。反本缘理,出乎一道,则欲心去,争夺止,囹圄空,野充粟多,安民怀远,外无天下之难,内无暴乱之事,治之至也。
意思是:好的*治,就是坚持法制,教育民众不要自私。大家不敢自私了,就没有为非作歹的人了。如果人们恢复纯朴的本性,遵循无私的准则,那么,个人和私欲就会打消;争夺的行为就会停止;监狱里就会没有囚犯了、就空了;劳动的人就会遍布整个田野(这多么像毛主席描术的“遍地英雄下夕烟”;“六亿神州尽舜尧”);生产的粮食就会增多;民众的生活就会安定;四方的民族也会受到关怀、感召;国家就没有外患,也没有内乱。这样就可以称得上天下大治了。
八、柏拉图的“顶层设计”叫“理想国”。但并没有现实的可操性,其意义只能停留中书本中。
九、陶渊明反自己的“顶层设计”描写成“桃花源”。但也只是想像出来的世外的一个理想世界。
十、某些“理论”的“顶层设计”指引的却是建设一个倒金字塔型的,只要富不要穷;只有剥削没有被剥削;只有压迫没有被压迫;人人当精英、大家都做人上人、人人是老板、人人都不用劳动、人人都不用吃苦……的“理想”社会。
如果说一个正常的金字塔型的社会有一天也都是要解体、倒塌,那这种倒立的金字塔型的社会,会不会随时都可能垮掉呢?
本文发表时略有删改
“五·七”指示迅速成了“五·七”精神、“五·七”行动和“五·七”光芒,在之后的十年中,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络绎不绝办起不计其数的“毛泽东思想大学”、“五·七学校”、“五七农场”及涉及面更为广泛的“五·七干校”(**机关、财贸金融、文化艺术、教育、科研及大专院校都无一例外地办起了自己的“五·七干校”,让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在干校里边劳动边学习,认真改造世界观,灵*深处闹革命;知名者如文化部在湖北省办的大型“向阳湖五七干校”)。直到年开始拨乱反正后,长期作为国家“重要办学方针’的“五·七指示”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大量副产品“五七干校”也随之撤销了。
——指示原文——
林B同志:
你在5月6日寄来的总后勤部的报告,收到了,我看这个计划是很好的。是否可以将这个报告发到各*区,请他们召集*、师两级干部在一起讨论一下,以其意见上告*W,然后报告中央取得同意,再向全*作出适当指示。请你酌定。只要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下,*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即使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很可能也成为一个这样的大学校,除打仗以外,还可做各种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八年中,各个抗日根据地,我们不是这样做了吗?这个大学校,学*治,学*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教“四清”运动;“四清”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H革命斗争。这样,*学、*农、*工、*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但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兼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兼起来。这样,几百万*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同样,工人也是这样,以工为主,也要兼学*事、*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参加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
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事、*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商业、服务行业、**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
以上所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意见、创造发明,多年以来,很多人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至于*队,已经这样做了几十年,不过现在更要有所发展罢了。
毛泽东
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