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樂無如讀書至要莫若教子
恭摘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 /10/29第35集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我们看到这一句里面这个『首出庶物』,形容这个元首受到黎民百姓的推崇,推举他出来做领导者带领全国人民。一个国要有元首,一个家也要有君、要有领导。「家人有严君焉」,一个家庭里面有威严的君主、领导者。谁呢?「父母之谓也」,父母也是子女最推崇敬仰的领导者,进而效法学习。所以一个元首、一个父母、老师,他的思想观念就影响了全国人民,以至于他整个家庭的命运。思想决定了他的行为,行为形成他的习惯,习惯形成他的性格,最后决定他的命运。所以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命运,一对父母的思想,决定了他这个家族后代的命运。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思想,可能影响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
两千多年前,当孟子遇到梁惠王,梁惠王看到孟子来了,孟子很有德行,梁惠王说「叟,不远千里而来」,老者,你不远千里走到我们魏国来了,「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来到魏国见梁惠王,你走这么远来,一定是要来利益我们国家。请问大家,梁惠王看到一个圣哲人,首先想到的是哪个字?「利」。你看到圣哲人应该是仰慕德行,怎么先考虑利呢?
孟子讲:「王,何必曰利」。梁惠王是魏国的国君,我刚刚讲错了,对不起。孟子在当下也是很有智慧,当场点住了梁惠王的起心动念:大王,你怎么一动念就是利益?你何必讲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你何不讲仁义呢?天子都讲利,那他底下的人也会重利,所以这个天子可能就会被诸侯争利给灭掉了;国君都讲利,那可能就被大夫给灭掉了,争利嘛;大夫都讲利,可能就被他底下的人给灭掉了。所以「上下交征利」,上位者跟下位者统统把利摆在第一位,「而国危矣」,这个国家就危险了。两千多年前讲的,孟子很有智慧。
那我们现在拿孟夫子这句话来举一反三,「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再来,「上下交征利,而家危矣」。您看现在父子兄弟告上法庭争财产的有多少?「上下交征利,而天下危矣」。
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没有在网路当中看到一段演讲,非常精彩,好像七分钟左右。十三岁的少女,在联合国发表演讲,她告诉这些联合国各国的代表,她说,「我要为我们的未来而奋斗、而战!不然以后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活」,所以挽救整个环境,这小女孩讲的,「跟股票输掉不一样,跟选举输掉不一样,这个大自然再不挽回,这个地球就要灭掉了。」
这个小女孩说:「我们是打工赚来的钱买的机票,我可没有经纪人,没有像你们这样有钱有势。」她是加拿大人,她说,我们加拿大享受的生活,那个花费太惊人了。其实全球百分之八十的消耗,集中在百分之二十的人花掉了,都是在所谓的,最浪费资源的国家是哪些国家?「先进」国家。那个「先进」打个引号,真讽刺!怎么会先进?做出来的行为都是要把这个地球母亲给耗损掉,这样叫「先进」?哪有这个道理。(教室外传来救护车声)你看,救护车的声音出现了,这个有感应。这个是很急的事情。
所以她讲到:「我们成人的世界只要把战争花掉的费用,拿来解决环境问题,解决贫穷问题,还有剩的钱,你们干嘛拿去打仗?」小孩子说:「我在念幼儿园的时候,你们不是教我不要打架吗?你们不是教我不要矛盾、不要冲突,要跟人和睦相处,为什么你们做的跟你教给我的都不一样?」我们这些成人在底下听,真的是流冷汗,汗颜,太惭愧了。
结果她讲了一句她爸爸的话,她说:「我爸爸说,人类的未来是跟他做出来的事情相关,而不是跟他讲出来的话相关。」意思就是我们现在成人太会讲话了,天花乱坠,结果都不做。就跟那个选举一样,讲得好的不得了,真正选上了,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一个*治人物没有德,老百姓都失去信心;父母言行不一致,那底下子女都失去信心了。所以这个时代,信心危机,下一代在呐喊:「我们还能相信你们成人吗?」所以连十三岁的孩子都有这么大的勇气,我们成人还不支持吗?
这个女孩说,她曾经去过巴西的贫民窟,她跟一个小孩子谈话,那个小孩子瞪大眼睛对着她说,「姐姐,以后等我有钱,我一定盖一个老人院,让这些没有饭吃的老人住;盖孤儿院,让没有父母的孩子住。我要赚很多钱去救那些贫穷的人。」他是一个有一顿没一顿的孩子,都懂得奉献跟分享;为什么我们这些拥有地球最多资源的地区国家,却不愿意去分享资源给快死掉的人?
所以我们看到这个「首出庶物」,领导者、父母、老师得要首先以身作则才行。哪个国家是榜样,就带给天下安定。我们看现在花钱花得真凶,办个庆典,光是放烟火,都不知道放了多少钱。那个烟火可以盖几间希望小学?那个烟火可以让多少人不饿死?所以老祖宗教我们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有一个国家特别难得,佛教国家,叫不丹。它的国民收入只有台湾的二十分之一。他的国民幸福指数,远远超过台湾。这个国家不就证明了,昭告天下,Ladiesandgentlemen,笑不笑得出来,钱不是第一要素。可是你看全球都在迷,一谈到国家发展,经济、经济,拼经济!有没有?拼到最后地球母亲都快垮了,还在那里拼经济。「上下交征利,地球危矣」。
日本的稻盛和夫,这个智者在企业界,那是企业界的医生,他说全世界人类都要重视环保问题,哪怕所有的经济都没有成长,都要来维护整个环境的问题,解决环境问题。您看多有道德良知讲出来的话。当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各国都在那里玩弄金融的手段,人家老人家不这么做,他都是储蓄。金融风暴的时候,他的企业非常稳固,让他所有的员工都不用担心。现在企业追名逐利,赚点钱又去买股票、干什么,最后经济一风暴,整个公司就垮台了。都是谋私利,谋眼前之利,都是偏离正道。您看像稻盛和夫这样的智者,都让人家笑傻瓜,有没有?人家在那里买空卖空赚很多钱,就看他:「你看,真傻、真傻。」谁傻?日久见人心,真正遇到情况了,他不傻。
所以这个不丹前不久,国王娶妻,佛教婚礼,很简朴,连外国贵宾都尽量不请,不花太多钱。为什么?所有的钱从哪里来的?老百姓的纳税钱。现在您看民主国家,骂领导、骂元首骂得很凶,有没有?吃饭也骂,走路也骂。可是他是什么?他是一个国王,他不是民主投票选举的,他是国王,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哪是制度的问题?是德行的问题!全世界都在追钱,都说GDP是吧,这个GDP叫国民生产总值。人家不丹提出来,GNH叫GrossNationalHappiness。人家有一个H叫Happiness,叫幸福指数。这个经济越发达的那些地方,就是消耗资源最多,而且最笑不出来,忧郁症最多的地方。大家去调查调查。所以人再不冷静下来,真是一生就这样枉然,不只枉然,还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所以这个GNH记住了,要好好回去提倡,这是正确的国策。
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第35集
蔡礼旭老师
《群书治要》文摘分享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1、《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视频全集)
2、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360》学习缘起
3、现在所有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国与国的冲突,唯有用教育改变人心,才有可能解决
4、现在这个时代,最大的危机在哪里?在信心危机
5、《群书治要》编纂缘起
6、《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修恭敬心
7、修养德行,利世济民,治国为*,教化百姓,唯『诚敬』二字!
8、孙中山:欧洲的科学发达、物质文明的进步,不过是近两百多年的事。讲到*治哲学的真谛,欧洲人还要求之于中国
9、静观今日世界乱象纷呈,欲救世界、救中国,唯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办到
10、人如果在处事当中,都以几千年的历史经验为基础,那做起事来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11、古圣先王留给我们领导者一个最重要的教诲:「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12、我们学《群书治要》第一件事,先把面子卖了
13、重视家庭教育才能出孝子贤孙,才能出国家的忠臣
14、现在年轻人的立志是立在哪里?我有了钱,我要干什么、我要玩乐、我要happy一下
15、一个孩子成长,人格的发展,根在家庭
16、读经典才能开慧眼,不然我们真的都是后知后觉
17、『天地之所载也』,这所有的财利都是天地化育产出来的!
18、不能调伏自己的贪欲,我们就成为欲望的奴隶了,怎么可能主宰得了我们的人生?
19、一个家庭假如放纵了一个欲望,这个家也会败!
20、怎么样才能给孩子幸福的人生、正确的价值观
21、我们所有遇到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招感来的,怨不得任何人
22、孔子说「君子有九思」,「听思聪」要听到弦外之意
23、一个国君、领导者做每一件事都要很慎重考虑,念念为老百姓、为底下的人着想
24、人很容易在福报当中堕落。人一有福了,都觉得什么享用都理所当然!
25、奢侈的风气一起来,没人再谈仁义了,都在谈名利了!
26、很多事物如果迅速长成,就会很快灭亡
27、“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他在家里就是要人家伺候的,哪有可能说到单位去马上变得独立,尽忠职守?
28、“孝敬仁义”是最重要的德行基础
29、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无求者,天不能贱
30、不要急于求成,要“晚就则善终”,要厚积薄发!
31、有学历、有地位、有财富的人,能不能找到不傲慢的人?
32、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33、老子的老师“常枞”问老子的三个问题,对老子最后的教诲!
34、孔子都是已经很确定,都观察过、试验过了,才会称赞这个人!
35、人家骂我们,把我们的罪业消掉了,还给我们福气!
36、“见人善,即思齐”面对每个交往的人,都能学习他的优点,取他的长处!
37、择交如求师,其处世戒骄淫
38、“贪淫好色,则伤精失明”。要节制欲望,不可以放纵。
39、大家冷静去观察,现在的年轻人,脸不是很有福报!
40、当一个人很重视味觉的时候,他的贪欲会愈来愈重!
41、设计这些杀人游戏的人,造的罪孽很大!
42、一生都耗在追求外在的物欲,最后他人生也会很悲哀
43、生活够用就好,人生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灵性!
44、养生之道,老子讲的三宝:慈悲、节俭、和气
4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国家、领导人民、教化人民,教育要摆在第一位
46、《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是经营事业的重要道理!
47、国君、企业领导、一个家庭的父母,没有比好虚名更大的忧患了!
48、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长孩子的善心!
4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与人相处,也要靠至诚的心来交感、来感动彼此
50、做事跟仁义道德相应,什么时候都吉祥!
51、《群书治要》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智慧!
52、刺激消费其实是不对的,人应该知足,人应该量入为出
53、年轻人还没付出,就已经很安逸、懒散就麻烦了
54、一个家庭兴衰的关键就在“勤俭”
55、国家、家庭的衰弱,莫不是由奢侈造成的!
56、知道善的事情不马上去做,这是不吉祥的!
57、人一生当中最后悔的事,往往都是在盛怒之下做出来的
58、要跟一切有缘的人结善缘,要善了每一个因缘
59、有傲慢心、嫉妒心,就很难学到别人的德行与长处!
60、明白是不善的,就赶紧修正,决定不恒顺自己的错误,不恒顺自己的欲望
61、修福、修慧都要从改过下手!
62、傲慢是随时都容易起来的,只要一不谨慎!
63、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还能遵守道德,这样的人必有后福,必有大福!
64、要不被世俗所染污,不随波逐流,勇于改过!
65、教育最严重的问题: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道德,忽略了根本!
66、所看、所听,只要会影响清净心、恭敬心,决定要避免,这个叫护念自己的修行
67、《朱子治家格言》:“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68、一个修行人,不勇于改过,甚至连最亲的另一半,都不会尊重我们!
69、古之圣王都是诚惶诚恐接纳劝谏,而暴君都是刚愎自用!
70、经营家庭与事业,要有听真话的雅量,不能长粉饰太平的风气!
71、国家能长治久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领导者能改过、迁善、行义
72、“知恶不改”,这是人生“大忌”!人生会因此而堕落,甚至招来大祸
73、天降之罚,先夺其魄;天降之福,先开其慧
74、全世界的古文明都没有了,为什么中华文明能承传五千年不衰?就是靠家庭教育!
75、自爱的人决定“闻过而喜”,闻过会不高兴的,那都是不自爱的人
7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现在人没有这些提醒,都好高骛远!
77、《格言别录》里面提到,要劝一个人,首先不能指责他最忌讳的东西
78、有孝心的人,决定不敢做有损德行的事
79、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中,假如没有敦伦尽分,就是不孝!
80、群书治要: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81、有贤德的母亲、贤德的女子,后世才有人才
82、古圣先王对于一个妻子在家庭当中的重要性,是体会非常深的
83、人生要勇于承担
84、孩子在富贵当中,假如没有很好的教育,太容易堕落了!
85、持家教子,要有家道、家规才行,“无规矩不成方圆”!
86、人生要有一个态度:事情没做好,第一个念头是要先反省自己!
87、一言一行都是心的反射,讲错话,做错事,病根还在心态不对
88、孔夫子处事待人有三个非常难得的风范
89、“见人一善,忘其百非”,去掉心胸狭隘,要欣赏、包容别人
90、一个国家、一个团体兴旺,靠“忠信”!
91、孔子四教:文、行、忠、信
92、言谈当中会跟人家闹不愉快、起冲突,还是要反省自己的态度不妥当!
93、“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94、一念不正即是恶!修行要在起心动念处下功夫!
95、假如我们奉行圣贤教诲几十年了,命都改不了,下一个念头是什么?
96、寡思虑,可以养神;寡嗜欲,可以养精;寡言语,可以养气
97、《曲礼》:“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98、教育要抓住最开始的时机点,把最重要的心态深植在他心里面!
99、春秋时期楚国宰相“孙叔敖”接受劝谏的故事,如何才能遇到贵人!
、我们处在哪个位置,决定不谋名闻利养,决定敦伦尽分,做这个位置、这个行业的好榜样!
、领导待员工如草芥一样糟蹋漠视,下属就会像强盗、土匪、仇人一样看他!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所有做事的心态都是把自己摆在第一位,自私自利,一定会招来很多埋怨
、果报是通三世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齐景公问晏子,如何能使人民富足、安定?
、治理国家、家庭的重要原则、方法!
、“俗乱则道荒”,风俗混乱了,道德就要沦丧了!
、今天人家骂我们一句,我们能包容,考试过关了!
、假如什么时候都是看成绩、看功利,更重要的心灵,反而很难看到!
、弘扬文化的路,在我们这个时代不容易!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
、发愿弘扬传统文化,天地神明、祖先都来保佑你!
、行善决定会有善报,但不一定保证马上报!
、《论语》当中说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仁者寿”是有道理的,长寿很重要的几点:慈、俭、和、静!
、古人看事情很不一样,他不是只看眼前的问题,
、太宗在看《群书治要》的时候,是看到心里面去了!
、周文王问姜太公: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有治世、有乱世呢?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我们经营任何事情都要从根本下手。都是在自己的修身、修养上。
、各行各业都有人力行仁义忠恕,就可以带动一方风气!
、五伦当中,只要不能够感通,还是我们自己“德未修,感未至”
、天地间,除自责自尽外,更无道理矣!
、真的这么要求自己,您这一生不成圣,也成贤!
、一个为*者要把教化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还是要靠教化才能实现!
、孔子为鲁国大司寇时判案的一则故事,发人深省!
、一念之差,祸福就天壤之别。
、尧帝的风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一个人要常常忧患自己的缺点、不善,去改进,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家庭中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善巧的感化!
、丈夫有不对,首先反省自己。
、能让国家人民过上好日子,主要的根本在君王自身的修养。
、从古至今,得到贤德之人,国家就安定昌盛;失去了,就会导致灭亡。
、古代这些贤明的君主,他们是怎么对待大臣的?
、决定不会因地位而产生骄傲、奢侈!
、有没有常保富贵不衰败的方法?
、《中庸》当中“知人”的学问!
、教育的目的是成就德行,成就定力、智慧!
、所有人都说他好,你也要冷静去判断;所有人说他不好,你也要去了解清楚
、为人君而侮其臣者。智者不为谋。辨者不为使。勇者不为斗。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
、“君之所以明者”,因为他“兼听”,而君王的昏庸最主要是他“偏信”!
、孔夫子也是“入太庙,每事问”,所以“好问”很重要!
、隐恶扬善是非常重要的,学好终年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唐太宗接受纳谏的例子!
、“听忠难,从谀易”。我们从内心深处真的改正心境,不要好面子,不要好听好话!
、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
、唐玄宗接受大臣劝谏的故事
、古人有提醒,要建立信任了才好劝,不然,劝了之后,对方会觉得你毁谤他!
、成就一件事,都还得要这些有心人、善解人意的人来促成。
、为了自己的德行,也为了大众的事、公家的事,都直言不讳把话说清楚!
、假如没有经典提醒我们,生活中颠倒的部分太多了!
、都还没有尽心去做、去克服,就退缩了,这是没有尽到责任的!
、使国家兴盛的君主,欢喜听闻他的过失;而荒乱的君主喜欢别人赞誉他!
、君子面临危急,不能因贪恋荣华,而没做出他应该做的进退!
、一个团体里大家都不敢讲真话,那这个团体的大患就要到了!
、在生活中渐渐的把欲望减轻、节制,这才是我们学习最重要的受用处!
、药酒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
、一个人一生,要保持能够接受劝谏,这一生的德行才不至于会毁败掉。
、领导、父母、朋友有做不对了,我们要赶紧劝谏,这个都是尽我们的忠义!
、一个人房子建愈大,代表这个家道也要衰了!
、春秋战国时候,赵国国君赵简子接受大臣劝谏的故事!
、谗言能起作用,一是疑心太重,二是脾气太大!
、中华文化断了三四代,大家都没基础,所以要“隐恶扬善”为好!
、谗言慎莫听,听之祸殃结,君听臣当诛,父听子当决,夫妇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骨肉听之绝
、“世乱则谗胜”,世间动乱了,谗言就非常的嚣张。
、我们处在一个团体当中,要能带动正气。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还自遗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富当振贫,贵当怜贱。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广泛听取意见,隐恶扬善。
、很多国家选取人才,用考试制度。请问大家,德行能不能考出来?
、遇到一件事,马上就下判断,我们的判断是不是心平气和?
、一个国家的兴盛,在于能够"亲贤臣,远小人"
、历代中华民族都有“制礼作乐”,而近一百年不制礼不作乐!
、孔子提醒我们,什么是真正有益的乐?什么是有害的乐?
、“君仁臣忠”,君不仁,怎么要求臣忠呢?
、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自己要先做对
、种种让国家灭亡的行为
、所做跟神明的教诲都违背了,怎么可能会得到保佑呢?
、事实上,人生扮演好每个角色都有它的正道!
、时时能观照自己内心的起心动念,是对还是错,转念才有可能转境界
、历观古今功名之士。皆有积累殊异之迹!
、孔明先生教育他的后代讲,“非学无以广才”
、杨翥先生,他的行持确确实实是“积累殊异之迹”!
、人贵在有志,“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
、贤德之人,绝对不谄媚巴结君王,“不损君以奉佞”。
、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我们这一代为什么灾祸这么多?因为傲慢就招来灾祸
、真正尽道义的时候,内心很踏实!但是做人的本分没做,其实心里是很空虚的!
、一个公务员糟蹋、贪污公物,他的债主就是全国老百姓
、《弟子规》延伸开来,真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做人之道。
、孝是做人的根;廉是做事的本
、国家最大的忧患、祸患在哪里?
《群书治要》
、为人臣能依循这“六正”的原则,就会一生荣耀,甚至留名青史
《群书治要》
、“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奸臣也是从小他人格没有建立好
、“如此者谀臣也”,谄谀之臣。
、判断一个人,应该看他所言所行都不离道德仁义!
、谗臣、贼臣、亡国之臣
《群书治要》
、孝子思念父母如此,忠臣辅佐君王亦应如此!
、为父母官者,要把教化人民摆在第一位!
、人臣的祸患,他的忧患,“常立于两罪之间”
、为人臣有三个罪行“一曰导,二曰阿失,三曰尸宠“
、“亲有过”,要“谏使更”,这是本分!
、请问大家,现在开生日party的是老人还是小孩?
、老祖宗教诲“君子务本”,什么是本?
、处处留心皆学问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
、糟蹋东西其实就是糟蹋自己的福报
、人生的苦难,一句话说透了,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谨慎从孝顺父母开始,“身有伤,贻亲忧”
、大家注意,一个人德行升跟降,关系最大的是嘴巴。
、魏晋南北朝动乱了一两百年,唐太宗用五年的时间让国家大治,就靠《群书治要》!
、孔门四科,言语排在第二位,非常重要!
、话到口边留半句,事临头上用三思!
、事非宜,勿轻诺。轻诺者必寡信!
、孝子不讲骂人的话!
、家丑不可外扬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责任心从哪里锻炼?孝道。
、忠孝为做人的大根大本
、侍奉有德有位的君子,我们要避免犯这三个过失
、进贤德之人受上天最丰厚的赏赐,嫉妒贤德之人受上天最严重的处罚。
、齐景公问晏子:忠臣应该如何来辅佐国君呢?
、晏子劝谏齐景公:对于国家来讲,不吉祥的三件事!
、国家最大的福气就是有贤德的大臣!
、假如一个大臣嫉妒心很重的话,那国家就要有灾难了
、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
、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古人很理智,私跟公绝对不混淆在一起!
、「臣术」关于“举贤”的历史故事
、良好的个性,胜过卓越的才华!
、“大树将*”与“瘦羊博士”的故事
、汉朝出孝子最多,是汉文帝自己真实做到的榜样,上行下效!
、孔明二十几岁,他做人做事的智慧,就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他等待服务人民的机会
、「欲知人者先自知」我们自己都看不清楚,还要看清楚别人,不可能的
、我们的先王是以德行、以仁得天下!
、一个人有没有德行看这「三达德」
、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都要有仁慈之心!
、我们不管在哪一个行业,其实都是在对社会尽一份道义
、真正的好不在外面的相,在那一颗心有仁、义、礼、智、信。
、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商量的话。
、一个臣子他的智慧在哪里体现?
、做事的原理原则,在《延寿药言》,整理得非常好
、现在为人父母者对孩子,是重视他的德行,还是重视他的才能跟学历呢?
、真正的亲近、恭敬善知识,是依教奉行!
、我们现在为什么提升道德这么难?因为孝悌的根很不足!
、中华民族是什么起家的?伦理道德起家。
、一个人最大的福是接受劝谏。接受父母、师长、圣人、祖先的劝!
、普朗克发现了一个事实,就是根本没有物质的存在。
、年纪大了,假如不懂得放下,患得患失心会越来越严重。
、性德流露出来的决定是和谐之气!
、几千年来,为什么要叫“父母官”?
、德行要提升,就是修忍辱的功夫。
、我们学了传统文化、圣贤教诲,应该是有德风。
、增长德行,忍不住自己的控制念头、忍不住情绪,是不行的!
、修道第一关,需打破什么?自欺。
、佛门里「四大天王」代表的真正含义!
、于诸众生,不起恼害。对任何一个人都是一种和气
、在逆境当中,生感恩心与忏悔心!
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
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