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没有良好的教育,纯净纯善的本性就会受到污
TUhjnbcbe - 2021/8/13 2:50:00

这段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七《礼记》。

为众所熟悉的《礼运大同篇》、孔子描绘的大同世界就是这一段,不过在《群书治要》选篇之中,对这段话有所删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大家所共有、是大家所共同享有的。这个“公”就是“共”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当时,享有权力、拥有权力的人,其存心不是拿着这个权位来自己享受,而是借着这个权位去爱护、照顾人民,他是以公心来行使权力,天子是这样的存心,他手下的官员也是这样的存心,整个社会都以怀有私心而感到羞耻、以怀有公心而感到合乎道德,这样的治理自然就会使天下太平。

实际上,在这里,孔子并不是构想所谓的理想社会,而是描述了上古尧舜时期社会治理的真实状况,那时的圣君贤臣时刻以天下福祉为念,不以天下为私物,在位之时兢业勤恳,退位之时毫不恋栈。

在《群书治要·六韬》中就有一段话体现了圣贤之人的公心,它说:“贤君之治国,其*平,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不因喜以赏,不因怒以诛,害民者有罪,进贤者有赏……官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贤明的君主治理国家,*治公平合理,官吏不苛虐,赋税有节制,君主自己的俸禄、用度都非常地微薄,不会因为自私自利而损害国家的法律。赏赐不加于无功之人,刑罚不施于无罪之人。不会因为自己高兴就给别人以封赏,也不会因为自己不高兴、发怒就滥杀无辜。对危害百姓的人,一定会判以刑罚、给以定罪;能够为国家推荐贤良的人,一定会给予封赏。这样,官员之中就没有腐败蛀虫之类的人藏身,国家之中也没有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吃不饱饭的百姓。

这就是圣贤*治的特征,也是圣人治理国家所达到的效果。为什么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就是因为为君者认为天下是大众共有的天下,他处在天子之位,是为了爱护照顾天下的百姓,而不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正是出于这份存心,他才能够处事公正,量刑公平,提拔官员没有私心。可以看出,如果将这种“天下为公”的态度用在治国上,确实会起到大治的效果。

那这种态度是从哪里培养起来的?是从哪里扎的根呢?是从家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有一些欧洲学者研究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承传至今、没有中断,最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这个结论完全正确。在中国古代,人们所生活的家庭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有两三人或者四五人的小家庭,而是一个大家族,少则七、八十口,多则二、三百口,甚至上千口人都有。

每个人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族之中,从出生下来开始,他所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片公心,以家族为先,谁也没有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的念头,言行举止无不是为别人服务,关心别人,为维护和促进整个家族的长远利益而付出。

在这种氛围中,他潜移默化地被影响着,长大后自然而然也就学会了起心动念为父母着想、为长者着想、为整个家族的延续繁荣着想。试问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他到哪里去学习自私自利?他甚至可能连自私自利这个词都不懂,这才是真正的大同世界。

就像《三字经》中所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其实每个人都有纯净纯善的本性,但是为什么后天差得那么远?就是因为人们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不同,所以习性不一样了。“苟不教,性乃迁”,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纯净纯善的本性就会受到污染,发生改变,就像水晶灯泡,它本来是光芒四射、晶莹剔透的,但如果把它挂在厨房,久而久之,灯泡表面就会沾满油垢,掩盖它本有的光明。

而后天的教育就好比清洁布,就是要把遮蔽人之纯净纯善本性的层层油污给擦掉,使它本有的光亮显现出来,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它首先肯定了每个人都有纯净纯善的本性,即明德,教育的目的、修养的目的,都是要让我们从习性回归到本性,这就叫明明德,因为只有按着本性生活,人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快乐。

欢迎转发点赞

▼点击

1
查看完整版本: 没有良好的教育,纯净纯善的本性就会受到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