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近思录卷九制度及译文
TUhjnbcbe - 2021/8/13 21:07:00

1

濂溪先生曰:古圣王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太和,万物咸若,乃作乐以宣八风之气,以平天下之情。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优柔平中,德之盛也;天下化中,治之至也;是谓道配天地,古之极也。后世礼法不修,刑*苛紊,纵欲败度,下民困苦。谓古乐不足听也,代变新声,妖婬愁怨,导欲增悲,不能自止。故有贼君弃父,轻生败伦,不可禁者矣。呜呼!乐者,古以平心,今以助欲;古以宣化,今以长怨。不复古礼,不变今乐,而欲至治者,远哉!

周敦颐说:古代的圣王制定礼仪和法度,修明教化,三纲端正,九畴有序,百姓和谐,万物得宜,于是制作了音乐来宣扬八风之气,从而平和天下人的情感。所以音乐的声音平淡而不哀伤,和谐而不放荡,进入百姓的耳朵,感动他们的心灵,也都是平淡而和谐的。平淡则欲望的心就平静了,和谐则躁动的心就消释了。悠然自得,平和中正,德行就非常盛大了;天下太平,教化中正,*治就达到极致了。这就是说用圣人之道与天地匹配,就是古代社会的极致了。后世的人礼仪和法度不实行,刑法*令苛刻繁多,处在上位的人放纵欲望、败坏法度,下层的百姓处在艰难困苦之中。认为古代的音乐不值得去听,于是一代一代制造新的音乐,淫靡颓废、忧愁哀怨,激发人们的情欲,增加人们的悲伤,根本无法停止。所以臣子杀害君王、儿子遗弃父亲,轻视生命、败坏伦理,都无法禁止了。唉!音乐,古代的人用来平静心灵,现在的人却用来助长欲望;古代的人用来宣布教化,现在的人用来增长哀怨。不恢复古代的礼仪,不改变今天的音乐,想要达到极致的太平盛世,只恐怕会越来越远了。

2

明道先生言于朝曰: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宜先礼命近侍贤儒及百执事,悉心推访有德业充备、足为师表者,其次有笃志好学、材良行修者,延聘敦遣,萃于京师,俾朝夕相与讲明正学。其道必本于人伦,明乎物理,其教自小学洒扫应对以往,修其孝悌忠信,周旋礼乐。其所以诱掖(yè)激厉,渐摩成就之道,皆有节序。其要在于择善修身,至于化成天下,自乡人而可至于圣人之道。其学行皆中于是者为成德。取材识明达、可进于善者,使日受其业。择其学明德尊者,为太学之师,次以分教天下之学。择士入学,县升之州,州宾兴于太学,太学聚而教之,岁论其贤者、能者于朝。凡选士之法,皆以性行端洁、居家孝悌、有廉耻礼逊、通明学业、晓达治道者。

程颢在朝廷上说:治理天下要以端正风俗、选举贤才作为根本。首先应该命令近侍、贤德的儒者以及执事百官,尽心尽力地访求与推荐德业充实完备、可以成为老师的人,其次访求与推荐志向笃定、爱好学习、才能优良、行为端正的人,以厚礼聘请恭迎,荟萃在京都,让他们从早到晚可以在一起研究儒家正确的学问。他们的追求道路必定以人伦大道为根本,要阐明事物的道理,他们的教育是从小学的洒扫应对开始,让学生们修习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忠心诚信,使他们的行为符合礼乐的要求。他们用以启发激励、涵养琢磨、不断成就他们德业的方法,都按照时节顺序。其关键在于选择善行来完善自身修养,直到将教化推广至天下,从普通人就可以走上圣人的大道。其中学业行为都符合标准的,可以称为德行成就的人。选取才能优秀、见识明达、可以不断进步的人,让他们天天在这里学习。选择那些学问优良、道德优秀的人,在太学里面当老师,让次一等的去教授天下的其他学校。选择好的学生进入学校学习,从县学升到州学,从州学升到太学,太学聚集这些人来教育,每年在朝廷上评定他们的贤德、能力。大凡选取官员的方法,都要衡量他们行为是否端正廉洁,居家是否孝敬父母与友爱兄弟,是否有廉耻能谦让,是否学业优良,是否通晓治国之道。

3

明道先生论十事:一曰师傅,二曰六官,三曰经界,四曰乡*,五曰贡士,六曰兵役,七曰民食,八曰四民,九曰山泽,(修虞衡之职)。十曰分数。(冠昏、丧祭、车服、器用等差。)其言曰:无古今,无治乱,如生民之理有穷,则圣王之法可改。后世能尽其道则大治,或用其偏则小康,此历代彰灼著明之效也。苟或徒知泥古而不能施之于今,姑欲徇名而遂废其实,此则陋儒之见,何足以论治道哉!然傥(tǎng)谓今人之情皆已异于古,先王之迹不可复于今,趣便目前,不务高远,则亦恐非大有为之论,而未足以济当今之极弊也。

程颢讨论十件事情:一曰师傅,二曰六官,三曰经界,四曰乡*,五曰贡士,六曰兵役,七曰民食,八曰四民,九曰山泽,任命掌山林川泽之官员,十曰分数。冠礼、婚礼、丧礼、祭祀、用车、衣服、器用等都是有等级差别的。其中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无论是治世还是乱世,凡是生养百姓的方法行不通的时候,那么圣王的法度就可以改革了。后世的人能够穷究圣人之道,天下就可以大治,如果仅仅使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能达到小康,这是在历代显而易见、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只知道拘泥于古代的方法,而不能就现今的实际情况因时制宜地实行,只是追求虚名而不顾实情,这都是浅陋儒者的见解,不值得和他们去讨论治国之道!如果说今天的人情已经与古代完全不同了,说古代先王的*绩完全无法在今天实现,只追求眼前的利益,不追求高远的目标,恐怕也不是能够大有作为的观点,也不能够解决当前最严重的弊端。

4

伊川先生上疏曰:三代之时,人君必有师、傅、保之官。“师,道之教训;傅,傅之德义;保,保其身体。”后世作事无本,知求治而不知正君,知规过而不知养德。傅德义之道,固已疏矣;保身体之法,复无闻焉。臣以为傅德义者,在乎防见闻之非,节嗜好之过;保身体者,在乎适起居之宜,存畏慎之心。今既不设保傅之官,则此责皆在经筵(yán)。欲乞皇帝在宫中,言动服食,皆使经筵官知之。有翦(jiǎn)桐之戏,则随事箴规;违持养之方,则应时谏止。《遗书》云:某尝进说,欲令上于一日之中,亲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宦官官人之时少,所以涵养气质,薰陶德性。

程颐上疏写道:上古三代的时候,君主都有师、傳、保三种官员辅佐。“师,是用教导训诫来引导君主;傅,用德行道义来辅佐君主;保,保护君主的身体。”后世的人做事不从根本上考虑,只追求*治治理,而不知道去端正君主;知道规劝君主的过错,而不知道培养君主的德性。用德义辅佐君主的做法,现在已经荒疏了;保护君主身体的方法,也不再听说了。我认为,用德义辅佐君主的方法,关键在于防止君主见到听到错误的东西、要节制君主的不良爱好;保护君主身体的方法,在于日常起居要适宜,存在畏惧谨慎的心。现今既然不设傅、保之类的官职,那么这个责任就要由经筵(yán)官承担。我想请求圣上在宫中的言行、衣服、饮食都要让经筵官知道。有“桐叶封弟”之类的玩笑,就随时予以规劝;生活方面有不符合持守养生的方面,也要及时劝阻。《二程遗书》卷十八说:我曾经向皇帝建议,让皇帝在一天之中亲近贤德士大夫的时间多一些,亲近宦官、后宫妃嫔(pín)的时间少一些,用这样的方法来涵养气质,熏陶德性。

5

伊川先生《看详三学条制》云:旧制公私试补,盖无虚月。学校礼义相先之地,而月使之争,殊非教养之道。请改试为课,有所未至,则学官召而教之,更不考定高下。制尊贤堂以延天下道德之士,及置待宾、吏师斋,立检察士人行检等法。

又云:自元丰后,设利诱之法,增国学解额至五百人。来者奔凑,舍父母之养,忘骨肉之爱,往来道路,旅寓他土,人心日偷,士风日薄。今欲量留一百人,余四百人分在州郡解额窄处,自然士人各安乡土,养其孝爱之心,息其奔趋流浪之志,风俗亦当稍厚。

又云:三舍升补之法,皆案文责迹,有司之事,非庠(xiáng)序育材论秀之道。盖朝廷授法,必达乎下。长官守法而不得有为,是以事成于下,而下得以制其上,此后世所以不治也。或曰:“长贰得人则善矣,或非其人,不若防闲详密,可循守也。”殊不知先王制法,待人而行,未闻立不得人之法也。苟长贰非人,不知教育之道,徒守虚文密法,果足以成人才乎?

程颐《看详三学条例》说:按照旧制度,太学公试私试,几乎每个月都有。学校是遵守礼义互相谦让的地方,但每个月都让他们去竞争,特别不符合教养的道理。请将考试改为考察,如果学得不好,则请学官召集他们再进行教育,也不要评定高低名次。设置尊贤堂来延请天下有道德的人,同时设置待宾斋、吏师斋,建立检查学生品行操守的制度。又说:从元丰年间以来,太学设置了用利益引诱学生的方法,从各省应试到太学的名额增加到五百人。从全国来的人都凑集到太学,他们舍弃了对父母的奉养,忘记了骨肉之间的亲情,在道路上奔波,居住在异地他乡,人心日益浇薄,士风日益浅薄。现在应该只考量留下一百人,其余的四百人分配到名额较少的州郡的学校。这样学生自然会安居在本乡本土,可以培养他们的孝敬之心,平息他们趋炎附势的志向,风俗也应当会逐渐纯厚。又说:三舍升补的方法,是按照章程的要求来考察业绩,这是官府办事的方法,并不是学校教育学生选择优秀人才的方法。朝廷颁布法令,必须能够贯彻到底层。长官守着法律条文而无法有所作为,事情都是下面的人做的,因此下面的人就能够制约他的上司,这就是后世没有办法得到治理的原因。有人认为:“长官和副职任用得合适自然好,如果任用得不合适,不如防范严密的办法容易遵守。”但他们不知道先王制定法度,必须通过人来实行,没有听说制定了不通过人去执行的法律。如果长官和副职不是合适的人,不懂得教育的方法,只是死守着法令条文,难道就能培养出人才吗?

6

《明道先生行状》云:先生为泽州晋城令,民以事至邑者,必告之以孝悌忠信,入所以事父兄,出所以事长上。度乡村远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而奸伪无所容。凡孤茕(qióng)残废者,责之亲戚乡*,使无失所。行旅出于其涂者,疾病皆有所养。诸乡皆有校,暇时亲至,召父母与之语。儿童所读书,亲为正句读;教者不善,则为易置;择子弟之秀者,聚而教之。乡民为社会,为立科条,旌(jīng)别善恶,使有劝有耻。

《明道先生行状》说:程颢做泽州晋城县令的时候,老百姓如果有事到城里去,程颢必定会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忠诚、守信的道理告诉他们,让他们懂得在家如何对待父亲兄长,在外如何对待上级领导。按照乡村之间的距离远近,建立伍保制度,使得在劳力方面相互帮助,有患难的相互救助,奸诈的人没有容身的地方。对于孤独或残废的人,要求他的亲族人和乡里人照顾,不让他们流离失所。在路途中旅行到本地的人,疾病都能够有所治疗。各个乡都建立学校,闲暇的时候,程颢亲自到这些学校去,召集当地的父老乡亲与他们交谈;儿童们所读的书,程颖都要亲自为他们纠正断句;老师如果不称职,要为他们另行配备;选择学生当中比较优秀的,聚集起来一起教育。乡民组织社团,程颢就为他们订立规章制度,分别条款的好坏,使他们都有上进心与羞耻心。

7

《萃》:“王假有庙。"《传》曰:群生至众也,而可一其归仰;人心莫知其乡也,而能致其诚敬;*神之不可度也,而能致其来格。天下萃合人心、总摄众志之道非一,其至大莫过于宗庙。故王者萃天下之道,至于“有庙”,则《萃》道之至也。祭祀之报,本于人心,圣人制礼以成其德耳。故豺獭能祭,其性然也。

《萃》卦说:“君王用美德感格神灵以保有宗庙祭祀。”《周易程氏传》说:天下生灵众多,但是可以使他们统一信仰;人心是很难把握方向的。但是可以使他们都达到真诚与敬畏;*神是难以测度的,但是可以使*神降临。在天下聚合人心、统摄众人志向的方法并不是只有一种,但是最大的莫过于通过宗庙。所以古代的王者聚合天下人心的方法,能够建立并保有宗庙祭祀,《萃》的道理就达到了极致。祭祀的回报,根本在于人心,圣人制定礼仪来成就德行。所以像射豺獭(tǎ)等禽兽也能够祭祀,这是本性所决定的。

8

古者戍(shù)役,再期而还。今年春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遣次戍者。每秋与冬初,两番戍者,皆在疆圉(yǔ),乃今之防秋也。

古代的人戍边服兵役,两年之后才返回。比如今年春末出发,明年夏天代替的人就到了,一直留下来做秋天的防备,过了十一月份才回来。又到明年春天的中期,遣送下一批戍边的人。每年的秋天和初冬,两批戍边的人都在边疆,这就是今天所说的防秋。

9

圣人无一事不顺天时,故至日闭关。

至日闭关:语出《周易·复》象辞:“先王以至日闭关。”意谓古代帝王由此领悟,要在冬至之日关闭城门。《朱子语类》卷七十一:“大象所谓‘至日闭关’者,正是于已动之后,要以安静养之。盖一阳初复,阳气甚微,劳动他不得,故当安静以养微阳。如人善端初萌,正欲静以养之,方能盛大。”圣人没有一件事情不顺应天时,所以到冬至的这一天就关闭城门。

10

韩信多多益办,只是分数明。

多多益办:即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问韩信:“像我,能统率多少人马?”韩信说:“您最多统率十万。”刘邦问:“那么你呢?”韩信说:“臣多多而益善耳。”“多多益善”,《汉书·韩信传》作“多多益办”。分数:规定人数,分任职务,指*队的组织编制。语出《孙子兵法·势篇》:“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意谓凡是统领很多的人如同统领很少的人。都是因为任务职责明确。韩信带兵可以多多益善,其原因在于每个人的职责都很明确。

11

伊川先生日:管辖人亦须有法,徒严不济事。今帅千人,能使千人依时及节得饭吃,只如此者,亦能有几人?尝谓*中夜惊,亚夫坚卧不起,不起善矣,然犹夜惊何也?亦是未尽善。

*中夜惊,亚夫坚卧不起:事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统兵平吴楚七国之乱,断吴*粮道,坚壁不出。一天夜里,周亚夫的营中忽然发生骚乱,乱兵几乎都闹到了周亚夫的帐幕之下。但周亚夫始终镇定地躺在床上不起来。过了一会儿,营中自己又平静下来了。程颐说:管理人也是有方法的,只靠严厉没有用。现在统率一千人,能够使这一千人都按时吃饭并且都有饭吃,仅仅能做到这一点的,有几个人呢?我曾经说:半夜*中骚乱,周亚夫作为主将很镇定,一直躺着没有起来,镇定不起来是很好的,但是为什么半夜*中会发生骚乱呢?可见他的治*还没有做到尽善尽美。

12

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收世族,立宗子法。一年有一年工夫。

统摄天下老百姓的人心,使宗族凝聚亲密,使风俗淳厚,使老百姓不遗忘根本,就应该修缮家谱,辨明谱系,收罗家族之人,建立宗子制度。实行一年,就会有一年的功效。

13

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今且试以一二巨公之家行之,其术要得拘守得,须是且如唐时立庙院,仍不得分割了祖业,使人主之。

宗子制度废坏的话,人们就不知道自己的宗族来自何处,以至于人们迁徙到各地,往往亲缘关系没有断绝,却相互不认识了。现在应该先用一两个世家大族来试行,实行办法的关键是要固守家族的祖业,需要像唐朝那样建立家庙,规定不得分割家族的祖业,从家族当中选一个人来管理。

14

凡人家法,须月为一会以合族。古人有花树韦家宗会法,可取也。每有族人远来,亦一为之。吉凶嫁娶之类,更须相与为礼,使骨肉之意常相通。骨肉日疏者,只为不相见,情不相接尔。

花树韦家宗会法:唐代曾经有被称作花树韦氏的家族,兄弟众多,关系亲密,感情深厚,都是达官显贵。曾经制定宗族经常聚会的办法,每次吃完饭以后,一定会在花下饮酒,从而形成了惯例。当时岑(cén)参写了《韦家花树歌》,称赞韦氏家族兄弟和睦非常兴盛。管理家族的办法,应该每月聚会一次以聚集本族人。古代有花树韦家宗会法,可以借鉴。每当有族人从远方回来,也聚会一次。婚丧嫁娶之类的,更应该家族一起操办参与典礼,使骨肉亲情常常相互联系。骨肉亲情日渐疏远,只是因为经常不见面,感情不交流。

15

冠昏丧祭,礼之大者,今人都不理会。豺獭皆知报本,今士大夫家多忽此,厚于奉养而薄于先祖,甚不可也。某尝修六礼,大略家必有庙,庶人立影堂。庙必有主,高祖以上即当祧(tiāo)也。主式见《文集》。又云:今人以影祭,或一髭(zī)发不相似,则所祭已是别人,大不便。月朔必荐新,荐后方食。时祭用仲月,止于高祖。旁亲无后者,荐之别位。冬至祭始祖,冬至,阳之始也;始祖,厥初生民之祖也。无主,于庙中正位设一位,合考妣(bǐ)享之。立春祭先祖,立春,生物之始也;先祖,始祖而下,高祖而上,非一人也。亦无主,设两位,分享考妣。季秋祭祢(mí);季秋,成物之时也。忌日迁主,祭于正寝。凡事死之礼,当厚于奉生者。人家能存得此等事数件,虽幼者可使渐知礼义。

冠礼、婚礼、丧礼、祭祀,是礼仪当中最重要的几个,现在的人都不在意了。豺獭还知道报答根本,现在的士大夫反而多有忽略,对自己的奉养很丰厚,但是对先祖的祭祀很微薄,这是很不应该的。我曾经尝试整理六礼,大致是说每一个家族都应该有家庙,老百姓要建立影堂。每一个家庙都要有祭祀的神主,高祖以上的应当迁出。具体的做法见《文集》中的《作主式》。又说:现在的人用画像来祭祀,如果有一根胡须与一丝头发不相似,那么所祭祀的就是别人了,也很不方便。每月初一要以时鲜的食品祭献,荐过祖考以后,自己才能吃饭。四时的祭祀在每季的第二个月,祭祀高祖。旁支亲人没有后代的,另设位献祭。冬至的时候祭祀始祖,冬至是阳气开始复现的时候,始祖是族人最早的祖先。始祖没有神位,在庙正中设一个神位,男女始祖合在一起祭祀。立春的时候要祭祀先祖,立春是生命在一年中的开端,先祖是指始祖以下,高祖以上的祖先,不是某一个人。先祖也没有神位,设两个神位分别祭祀男女先祖,九月祭祀父亲,九月,是农作物成熟的时候。去世纪念日这天要把神位移到家中正寝祭祀。凡是事奉死者的礼节,要比奉养生人的礼节丰厚。一个家庭如果能够坚持做这样几件事情,即使是幼小的孩子也会逐渐懂得礼义。

16

卜其宅兆,卜其地之美恶也。地美则其神灵安,其子孙盛。然则曷(hé)谓地之美者?土色之光润,草木之茂盛,乃其验也。而拘忌者,惑以择地之方位,决日之吉凶,甚者不以奉先为计,而专以利后为虑,尤非孝子安措之用心也。惟五患者,不得不慎:须使异日不为道路,不为城郭,不为沟池,不为贵势所夺,不为耕犁所及。一本所谓五患者:沟渠,道路,避村落,远井窑。

选择墓地,是要选择墓地的适宜还是不适宜。土地适宜,祖先的神灵就安宁,他的子孙就兴盛。那什么叫作土地适宜呢?土地色泽光润,草木生长繁盛,这就是土地适宜的表征。那些拘泥于禁忌的人,只考虑慕地的方位,葬日的吉凶,甚至有人不考虑供奉先人,专门考虑如何对后人有利,这都不是孝子安葬先人应该有的用心。只有五种麻烦,不得不谨慎:要使墓地以后不成为道路,不被城市所占据,不成为沟壑池塘,不会被权贵世家所侵夺,不会成为耕地。另外一个版本所说的五种麻烦是:不成为沟壑水渠,不成为道路,要避开村落,远离各种井窖、瓦窑。

17

正叔云:某家治丧,不用浮图。在洛亦有一二人家化之。

程颐说:我家治理丧事,不请僧人来做法事。在洛阳的时候,也有几家受到我们家的影响。

18

今无宗子,故朝廷无世臣。若立宗子法,则人知尊祖重本。人既重本,则朝廷之势自尊。古者子弟从父兄,今父兄从子弟,由不知本也。且如汉高祖欲下沛时,只是以帛书与沛父老,其父兄便能率子弟从之。又如相如使蜀,亦移书责父老,然后子弟皆听其命而从之。只有一个尊卑上下之分,然后顺从而不乱也。若无法以联属之,安可?且立宗子法,亦是天理。譬如木,必有从根直上一干,亦必有旁枝;又如水,虽远必有正源,亦必有分派处,自然之势也。然又有旁枝达而为干者。故曰:古者天子建国,诸侯夺宗云。

“且如汉高祖欲下沛时”几句:事见《史记·高祖本纪》,秦二世元年秋天,陈胜等人在蕲(qí)县起兵,占领陈县以后,自立为王,号称“张楚”。许多郡县的人们都纷纷起来杀死他们的官吏来响应陈胜。沛县的县令害怕了,也想及早率领沛县百姓响应陈胜。于是命令樊哙(kuài)去召唤刘邦。后又反悔,于是闭门守城。刘邦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共同反秦。父老乃率子弟共承沛令,开城门迎刘邦。“又如相如使蜀”几句: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武帝命唐蒙去开辟通往夜郎、西僰(bó)等地的道路,当时朝廷只是想从巴蜀抽调官吏士兵一千人,结果唐蒙为了转运根草,又征调了一万多人,而且使用的是紧急*事动员命令,如果有不满,就把带头的人杀掉,于是巴蜀的百姓惊恐万分。武帝听说之后,就派司马相如前去责备唐蒙,并顺便告诉巴蜀的百姓,这不是皇帝的意思。于是司马相如就写了一篇《喻告巴蜀民檄(xí)》,文中有“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以及“让三老孝弟以不教诲之过”等语,巴蜀遂安定下来。现在没有了宗子制度,所以朝廷也就没有了世代有功劳的旧臣。如果宗子制度确立了,那么每个人都会懂得尊重先祖而重视自己的根本。人能够重视自己的根本,那么朝廷的地位自然就尊贵了。古代的子弟们听从他们的父亲与兄长,现在却是父亲兄长听从子弟,这是因为今天的人不再看重根本了。汉高祖想要攻下沛县的时候,只是写书信给了沛县的父老,沛县的父兄就能够率领子弟跟从高祖。又比如司马相如出使到巴蜀,也是写信给蜀中的父老,然后蜀中子弟也就都听从了。只需要有一个尊卑上下的名分,然后人们就能顺从而不混乱。如果没有一套法度让人们相互联系,怎么可以呢?建立宗子制度,也是自然规律。比如一棵大树,必须有一个从根部一直向上的主干,也必须有旁枝。又比如水流,流得再远也必然有一个真正的源头,也必然会有支流,这是自然的趋势。当然也有旁枝发达成为主干的。所以说:古代天子的嫡子继位成为天子,其他儿子则建国成为诸侯,一旦成为诸侯,就不再是宗子了。

19

邢和叔叙明道先生事云:尧、舜、三代帝王之治,所以博大悠远,上下与天地同流者,先生固已默而识之。至于兴造礼乐、制度文为,下至行师用兵战阵之法,无所不讲,皆造其极。外之夷狄情状,山川道路之险易,边鄙防戍、城寨斥候、控带之要,靡不究知。其吏事操决、文法簿书,又皆精密详练。若先生,可谓通儒全才矣。

刑恕叙述程颢的情况说:尧、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的治*,之所以能够广博浩大悠长,与天地共同流通的原因,先生自然已经默契领会了。至于制礼作乐、制度文章,以及行*、打仗、布阵等的方法,先生没有一样不加以研究的,也都达到了极致。对外,外国的风土人情,山川道路的险峻平坦,边关防守、城寨哨兵、险要地形的要害,没有不仔细去了解的。他行*事务的操持、决断法令、文书书写,也都精密而详察。先生可以称得上是通儒全才。

20

介甫言律是八分书",是他见得。

王安石说律法就好像书法的八分书,也要割舍二分取其八分,这是王安石见解的高明处。

21

横渠先生日:兵谋师律,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其术见三王方策、历代简书。惟志士仁人,为能识其远者大者,素求预备而不敢忽忘。

张载说:用兵的谋略和行*的律令,圣人是不得已才使用的。他们的办法记载在夏商周三代圣王的典籍当中,历朝历代的书册当中。只有仁人志士才能够认识到其谋略与律令的高远伟大,平日里就加以防备,而不敢有丝毫松懈。

22

肉辟于今世死刑中取之,亦足宽民之死。过此,当念其散之之久。

在今天死刑犯当中,选取情节较轻的使用肉刑,这样也可以免除百姓的一些死罪。死刑以外的犯罪,处罚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是教化在人心涣散得太久才导致犯罪。

23

吕与叔撰《横渠先生行状》云:先生慨然有意三代之治,论治人先务,未始不以经界为急。尝曰:仁*必自经界始,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世之病难行者,未始不以亟(jí)夺富人之田为辞。然兹法之行,悦之者众,苟处之有术,期以数年,不刑一人而可复。所病者,特上之未行耳。乃言曰:纵不能行之天下,犹可验之一乡。方与学者议古之法,共买田一方,画为数井,上不失公家之赋役,退以其私正经界,分宅里,正敛法,广储蓄,兴学校,成礼俗,救灾恤患,敦本抑末,足以推先王之遗法,明当今之可行。此皆有志未就。

吕大临在《横渠先生行状》中写道:先生慨然有恢复三代*治的志向,讨论治理国家首要的事务,每次都认为最紧要的是恢复井田制中的划清田地边界。他曾经说:实行仁*一定要从划清田地边界开始,边界不正确,贫富就会不均,教化养育就会没有法度,虽然想讨论治理,只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世间担心井田制难以推行的人,没有不拿不应该突然剥夺富人的田地作为借口。然而井田制的实行,喜欢的人很多,如果使用的办法适当,经过几年,不用惩罚任何一个人,井田制就可以恢复。不能推行的症结,只是上面的人不愿意去施行。于是他说:纵然不能排行于天下,也可以用一个乡来做试验。于是打算与学者讨论按照古代的办法,共同买一块地,划为几块井田让农民来耕种,对上不失向国家上交的赋税,回到私田划清田地边界,划分住宅,设立税收,增加储蓄,兴建学校,化成风俗,赈济灾患,加强农耕抑制工商业,这样就足以推行前代圣王遗留下的法度,说明井田制在当今社会也可以实行。这些都是张载先生有志要做但还没有做成的事情。

24

横渠先生为云岩令,*事大抵以敦本善俗为先。每以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及告所以训戒子弟之意。

先生做云岩县令的时候,处理*务大概都是以敦厚人伦、改善风俗为首要事务。每逢初一就置办酒肉饮食,召集乡里年长的人在县衙里聚会,亲自向他们敬酒,使百姓懂得赡养老人、尊敬长者的道理,借机询问民间疾苦,并告诉大家如何训诫子弟等道理。

25

横渠先生曰:古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官,异宫而同财。此礼亦可行。古人虑远,目下虽似相疏,其实如此乃能久相亲。盖数十百口之家,自是饮食衣服难为得一。又异宫乃容子得伸其私,所以“避子之私也,子不私其父,则不成为子”。古之人曲尽人情,必也同宫,有叔父、伯父,则为子者何以独厚于其父?为父者又乌得而当之?父子异宫,为命士以上,愈贵则愈严。故异宫犹今世有逐位,非如异居也。

张载说:古代大家庭有东宫、西宫、南宫、北宫,虽然住在不同的房间里,但是财产却是共同的。这种礼仪到今天也可以实行。古代的人考虑得很长远,这样分开居住当前虽然看起来相互疏远,但是实际上只有这样才能持久地相亲相爱。因为几十口上百口的大家庭,饮食、衣服自然难以统一。分开居住才能使得儿子们能够表达对他们父亲特有的感情,所以“能够避免叔父们看到儿子的偏爱。儿子如果不能够对自己的父亲有所偏爱,就不能成为儿子”。古代的人细致入微地体察人情,如果一定都要住在同一所房子里,那么有叔父、伯父,儿子怎么能够单单对自己的父亲特别尽孝呢?做父亲的,又怎么能够独自享有儿子的孝敬呢?所以父亲与儿子分开居住,是对朝廷命官的要求,地位越是尊贵,要求越严格。所以所谓的“异宫”,如同今天兄弟们依次各住在一边,而不是分开各自独自生活。

26

治天下不由井地,终无由得平。周道止是均平。

治理天下不用井田制的办法,无论如何都达不到公平。周代的治国之道就在于它的平均而公平。

27

井田卒归于封建乃定。

恢复井田制,一直要回归到诸侯分封制才是终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近思录卷九制度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