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试题精选山东省届高三联考第三
TUhjnbcbe - 2021/8/20 13:13:00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费用 http://baidianfeng.39.net/
山东省届高三联考第三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分,考试时间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如今,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再停留在“看山看水看风景”阶段,开始走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新阶段。

从近年来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一些地方建设融文艺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化艺术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形成文化旅游生活综合服务体系,为“文化十旅游”创造更多新体验。

“文化十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新热点。体验文化、增长见识,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主要出游目的。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旅游+文化”发展的可靠保障,给文化旅游市场带来广阔发展空间。但旅游市场也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一些旅游产品不是寻求创新融合,而只是打着文化的旗号。我国目前不缺购买力,缺的是让人入眼入心的产品。

特色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文化十旅游”离不开特色元素、特色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日前,在第十四届中国(义乌)文交会上公布的项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涉及雕刻塑造、金属加工、器具制作、纺染织绣、剪纸刻绘、编织扎制、陶瓷烧造等13类。其实,国务院在年发布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形象鲜明的特色文化城市,鼓励各地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不断推出原创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新的艺术样式,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丰富的市场资源需要健康有序的市场运行环境,发展良好的旅游生态。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是推进“旅游十文化”持续发展的关键。

(选自马方波《文旅融合,“新”在哪儿?》)

材料二: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从而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不能过度商业化”涉及的保护主体非常广,涵括了各种类型的遗产地:既有文物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和名村,也涉及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地和国家公园。“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意味着保护与活化不能简单地提供产品和迎合受众,而是要覆盖价值阐释传播的原则、标准、路径、方法和产品整体流程。

对此,又旅融合如何做?首先,在文旅融合中,要细分出“文物与旅游融合”并形成传播体系。文旅融合不能只是将“文”“旅”简单分为买卖两方,也不是每项文化资源都可一样对待。文物、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化名城诸多资源进入文旅融合环节时,存在着一条几年来都未被凸显强调的“隐形门槛”,这就是其价值标准。目前,至少有半数资源已完成价值提取,也由之成为“金名片”被万众瞩目。细分“文物与旅游融合”并形成传播体系,就需要认真面对这个“门槛”,而非在“活化”时有意无意地绕过或回避。而“隐形”更多意味着文旅融合参与者具有文物与遗产价值阐释水平和传播能力。这是一门后发的、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成熟的学问,也是回答“不能过度商业化”的核心技能。只是现在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太少了。

其次,不唯以计算人头数来评估效果,保持公共文化产品与利益性文化产品的对应比例。文物与遗产资源本质上是一种公共资源。其对应的“产品”首先具有明显的公共文化特性。在文旅融合过程中,文物与遗产活化其实是一个需要推进的领域。其中的难点在于:目前缺乏一套独有的、最大限度阐释真实、完整价值的效果评估标准——只能沿用计算人头数量、计算营业数额的传统模板。这种公共价值与商业需求形成的悖论,常使得“越开放、越破坏”的现象反复出现。

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不能过度商业化”,也意味着文旅融合中,唯以计算GDP和游客人头数来判读效果的模式正在走向终结。“文物与旅游融合”是资源、经营、受众三方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价值阐释过程和消费环境。任何一方都可对文物和遗产资源产生推动力或反向牵制。可以预见,“文物与旅游融合”会将遗产价值与旅游市场目标相加,形成全新局面。其中,会有意识地保持公共文化产品和利益性文化产品之间的比例。

文旅融合不仅能覆盖旅游市场的大部分优良资源和*金目的地;而且通过大遗址保护、线性遗产保护、遗址公园与文化公园等形式,为文旅融合中的深度体验、研学旅行提供了价值、范围基础。如以大运河申遗为开端,跨地域、多领域的大遗址体系显示出文化遗产工作者的成熟功力。价值提取变得驾轻就熟也更恰当准确,提供的遗产类型和价值内涵更加丰富。

(选自齐欣《“不能过度商业化”,文旅融合应该这样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比以前,人们对旅游的认识有了改变,不再单纯地是看山、水等风景,还可以是观文品史、增长见识、体验生活等。

B.目前,在我国购买力旺盛的前提下,“文化十旅游”产品也随之增多,但这些产品创新度都低,很难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C.在发展旅游事业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范围很广,既有自然遗产方面的,也有历史文化方面的。

D.文旅融合涉及资源、经营和受众,而这三者共同作用,对形成遗产价值与旅游市场目标相加的新局面有很大影响。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在,有些地方开发文化旅游综合体,这与大部分游客会参与文化活动相契合,从而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新体验。

B.文旅融合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要想做好文旅融合,离不开特色元素、特色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C.文旅融合是复杂的事情,不同文化资源要尽可能用不同方式对待,文旅之间既不能简单切割,也不能简单叠加。

D.计算人头数量、计算营业数额的传统评估方式不能用于文旅融合市场,这是由文物与遗产资源的本质决定的。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以前的手艺是做生活必需品——铜壶、火锅等,有市场不愁销;后来有了工业品,手工艺品没有价格优势,市场发展举步维艰。

B.对文化传承人开馆授艺等弘扬、展示特色传统文化的审批一路绿灯,文化传承人还能享受申请项目补贴等一系列优惠*策。

C.红色文化不仅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促进文旅融合,还为脱贫攻坚助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步伐。

D.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馆内商品基本不卖,文化体验只收工本费,所有项目考虑的都是怎么传承纳西文化。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5.在有关文旅融合的观点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寻访万年稻源

赵丽宏

一颗小小的黑色稻米,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一颗完整的米粒,米粒上精致的细纹清晰可见,可是它已经炭化,已经穿越了万年时光。在人类的博物馆中,这是一件最不起眼的展品,但它吸引了所有访问者的目光。因为,这颗炭化的稻米,有一万年的历史。

这是浙江浦江的上山遗址博物馆。陪我来参观的,是考古学家蒋乐平。上山遗址博物馆中,保留着当年的考古现场。起伏不平的土层中,到处是发掘过的坑坑洼洼。蒋乐平和他的同事们,在这些坑坑洼洼里小心翼翼地拨开岁月的沙尘,让一件又一件见证历史的万年古物展陈在人们面前。

很多年前,浙江河姆渡发现了七千年前人类种植水稻的痕迹,当时曾成为重大新闻。上山遗址被发现时,还无法确定年代。这个被人称为上山堰的地方,埋藏着很多古人生活的遗迹。考古学家们发现,这里出土的陶器,多为夹炭陶,陶土中掺杂着许多稻壳。出土的古物中,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磨石,还有很多石球石棒。这些,似乎都在证明,在这里生活的古代人类,已和稻谷结缘。夹炭陶片被送到北京大学测年分析。结果让蒋乐平吃惊,也让他兴奋:上山出土的陶器,历史超过一万年!而这些一万年前的陶土中,掺和着密集的破碎稻壳。蒋乐平深知这发现的意义,为追踪这些碎稻壳的由来,于是他动手实验。蒋乐平想那些类似磨盘的大石块与石球石棒,和稻谷有什么关系?他将适量稻谷放到上山出土的磨盘上,然后用一根石棒进行挤压搓磨。做这些动作时,蒋乐平觉得自己就是一万年前的上山先民,也许当年,他们就这样使用这些石头的工具,金*的稻谷就这样在磨盘和石棒间被反复搓磨。五分钟后,他随意抓出一把经过搓磨的稻谷做统计,结果发现,被脱壳后保持完整的米粒有四百九十二颗,碎为半粒的一百二十颗,被碾碎的一百颗,未脱壳的只有四十四颗。这些石磨石棒,可能是上山古人为稻谷脱粒的优良工具。更重要的是,经过科学的分析,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中的稻谷遗存,有人工栽培的特征。这些稻谷,可能已不全然是荒原中的野生植物,而是经过了人类的驯化和培植,正逐渐化为大地上的农作物,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

一个残缺的大口陶盆,一颗小小的稻粒,一块磨盘,一根石棒,一个被揭示的古人村落遗址,成为考古的钥匙,埋藏多年的秘密被发现。上山遗址的发现,印证着先民万年前的智慧和勤劳。上山遗址,是人类走向文明道路上的一个深深的脚印。

在浦江,已经建起了一个造型质朴却内涵丰富的上山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一大片稻田之中,当年的考古现场,被保留在博物馆的大厅里。在这里,能看到上山人用过的各种陶器。大大小小的陶罐上,可以依稀看到神秘的图案,那是一些寄托着飞扬神思的点和线条。还有石头做成的工具,磨盘、石球、石刀、石锤、石凿。而博物馆的中心焦点,是那颗黑色稻粒。在射灯的映照下,小小的万年古稻熠熠闪亮,如钻石,如乌金,牵动着参观者的思绪,让人的联想穿越时空,飞向遥远的古代。

上山遗址博物馆门口,有袁隆平的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上山遗址的重大发现,使这位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深感欣喜,于是挥毫写下这八个字。

正是晚秋时分,风中已有寒意。但上山博物馆周围的一大片稻海,却在天地间蔓延着耀眼的金*。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点头,那是沉浸于丰收欢悦的微笑。稻田中,我看到一些装束简朴的农民在劳作,有人在车水,有人在弯腰收割,也有人牵着牛走在田间。走近细看,原来是一组组不动的雕塑。这也是博物馆的一部分。

视线越过上山的稻田,可以看到浦江的仙华山。浦江友人告诉我,在仙华山上,有一些神奇的岩石,上面有远古的神秘雕刻,这些岩雕的年代和成因,至今仍是谜。离开上山遗址,友人带我上了仙华山。在苍茫暮色中,我看到了那些隐匿在荒草中的神奇岩石。岩石上的浮雕,不是文字,也不是具体的物象,而是一些奇怪的符号,如一个个圆睁着或者微逢着的巨眼。神秘的眼神中,有惊奇,有诘问,有沉思,有疑惑。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夜色弥漫,无论是冰雪覆盖,还是风雨交加,这些眼睛永远在石头上睁着,默默遥望着无垠的苍穹。我想,这些浮雕,会不会和驯化了野生稻的上山人有着某种关联?相信我们的考古学家终有解密的一天。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上山遗址博物馆中,炭化的黑色稻虽然不够起眼,却能牵动参观者的思绪,主要原因是这颗稻米经历了万年之久。

B.浦江上山遗址博物馆就建立在当年考古现场上,其意图是体现人们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考古人的高度肯定与深情礼赞。

C.上山遗址出土了陶器以及各种磨石,还有很多石球石棒,考古学家蒋乐平的试验证实了它们和稻谷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D.上山遗址博物馆特色明显,它以“农耕文化”为展示主题,里面陈列有陶器、农耕工具等文物,周围有农耕雕塑。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标题虽然简洁,却总领了文章内容。“寻访”一词表明参观目的,“万年”一词与现在相对,体现了稻源的历史久远。

B.文章先介绍上山遗址博物馆中的焦点——一颗已经炭化的黑色稻米,再写参观一事,这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印象深刻。

C.文章写到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在上山遗址博物馆门口的题词,通过名人题词强化了上山遗址发现炭化黑色稻米的重大历史意义。

D.文章语言真切自然,用词准确。如第三段中“似乎”“也许”等猜想性词语的运用,表明了作者的心理和对于科学的严谨态度。

8.本文写考古学家的检验和试验过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有人评价赵丽宏的散文风格为“清新、宏阔”,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会丞相车千秋死,先是千秋子为雏阳武库令,自见失父,而相治郡严,恐久获罪,乃自免去。相使擦追呼之,遂不肯还。相独恨曰:“大将*闻此令去官,必以为我用丞相死不能遇其子。使当世贵人非我,殆矣!”武库令西至长安,大将*霍光果以责过相。后人有告相贼杀不辜,事下有司。遂下相廷尉狱。久系逾冬,会赦出。数年,宣帝即位,征相入为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四岁,大将*霍光,上思其功德,以其子禹为右将*,兄子乐平侯山复领尚书事。相因平恩侯许伯奏封事,言宜有以损夺其权。又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日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相复因许伯白,去副封以防雍蔽。宣帝善之,诏相给事中,皆从其议。霍氏杀许后之谋始得上闻。乃罢其三侯,令就第,亲属皆出补吏。于是韦贤以老病免,相遂代为丞相。及霍氏怨相,又惮之,谋矫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事发觉,伏诛。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而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相明《易经》,有师法,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数条汉兴已来国家便宜行事,及贤臣贾谊、晃错、董仲舒等所言,奏请施行之,上施行其策。相敕橡史案事郡国及休告从家还至府,辄白四方异闻。或有逆贼风雨灾变,郡不上,相辄奏言之。视事九岁,神爵三年花,谥曰宪侯。

(节选自《汉书·魏相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

B.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

C.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好/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

D.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易》,即《易经》或《周易》的简称,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B.雒阳,即洛阳,中国古都之一,东周、东汉、西晋都曾在此建都。

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为“有司”。

D.封事,是密封的奏章的意思,古代臣下上书奏事,用袋封缄以防泄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相才识卓异,却遭无妄之灾。魏相任茂陵县令时,茂陵治理得非常好;任河南太守时,因得罪了前丞相之子,且有人状告其滥杀无辜,魏相被关进监狱。

B.魏相知恩图报,心系朝廷安危。魏相受到重用担任要职后,提出了应想办法削弱霍家权势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汉宣帝的采纳,朝廷隐患最终得以消除。

C.魏相殚精竭虑,辅佐皇帝治国。魏相通晓《易经》,喜欢研究汉朝旧事和大臣奏章,选择当朝建国以来处事的妥善方法以及贤臣言论,奏请皇帝施行。

D.魏相广布耳目,了解各地情况。魏相命令下属查访各地的事务,还让他们利用休假的机会了解各处的奇闻异事,返回后进行汇报,因而地方官无法欺骗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4分)

(2)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4分)

14.武库令辞官而去为什么令魏相十分紧张?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别刘谐

王昌龄

天地寒更雨,苍茫楚城阴。

一尊广陵酒,十载衡阳心。

倚伏不可料,悲欢岂易寻。

相逢成远别,后会何如今。

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①深。

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骚暖②。

[注]①京国:国都,指朝廷。②暖暖:马急速奔跑的样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一、二句点明了诗人送别朋友的天气、地点以及离别时的凄清氛围。

B.诗的三、四句紧承前句,先写喝酒送别,再回忆起十年前在衡阳的聚散。

C.诗的五、六句写悲欢、祸福都难以预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思考。

D.本诗先写饯别,再生发联想发出感叹,最后具体描绘了别后的伤感画面。

16.本诗的情感十分丰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短歌行》中,表明放低姿态,希望人才屈驾来访的两句是“,”。

(2)古人善于用典。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的两句是“,”。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从古至今,人类举头望月,传颂动人神话,谱写优美诗篇,却极少有人意识到,亿万年来,()。今天,科学家们可以用激光精确测量地月距离和监测月面情况,普通天文爱好者也可以用望远镜了解月球正面的每一片月海和每一座环形山。但是在“嫦娥四号”探月之前,人类的探测器还从未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年1月11日,“嫦娥四号”取得圆满完成,我国成为首个世界上成功实行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人类开启了探索月球背面的新纪元!

中国飞控中心将要出版的《月背征途》是一本记录挑战过程的科普佳作。翻开书稿,犹如打开一扇“时室之窗”,忠实记录月背探测之旅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我们能够循着“玉兔二号”的足迹,跟随驾驶员团队,直面月背的孤寂与神秘,体味探索的艰辛与乐趣。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月亮的“图案”没有变化,月球正面是人们只能看到的一面

B.人们总是只能看到它的一面——月球正面,但月亮的“图案”从未变化

C.月亮的“图案”从未变化,人们总是只能看到它的一面——月球正面

D.月球正面是人们只能看到的一面,虽然月亮的“图案”没有变化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D.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①,离不开科技的力量。无论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展节能低碳产业,还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②。科技创新和应用已经深度介入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各个环节。

提到生态,人们往往想到自然山水,其实作为人类主要生活空间的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的区域。人们经常把生态城市看成园林城市、绿化城市,但这些只是生态城市的部分表现。城市的生态建设不仅是出于美化的需要,③,应该让生态融入城市而不仅是点缀城市,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中国智能、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营造更美丽的山水家园,建设更美好的人类生活。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5分)四、写作(60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年7月31日,北京和张家口获得年冬奥会举办权。过去5年,从会徽“冬梦”“飞跃”发布,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问世,再到场馆相继交付使用,北京冬奥会的各项筹办工作一直稳步推进,交出高分答卷。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下,我国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实现了经济复苏,为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创造了有利条件,赛事各项筹备工作也得以继续有序展开。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年1月在视察北京冬奥会准备工作时的重要讲话

材料三:

在疫情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作为“奥运新标杆”的意义彰显无疑;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团结一致对抗危机的精神。北京冬奥会将成为世界冰雪运动发展的里程碑。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年2月4日,不仅是我国北方的小年,也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这天,国际奥委会向各国、各地区奥委会发出参与北京冬奥会的盛情邀请。而北京奥组委也向世界郑重宣布,“兑现承诺,相约北京”。请以此为主题,以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名义向明年来参赛的运动员或外国观众写一封欢迎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山东省届高三联考第三次质量监测语文参考答案

声明: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试题精选山东省届高三联考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