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骆姓源出会稽,世绍内*。依历史推衍,可能为夏禹王之后裔;而夏禹王又是*帝的三子骆明的孙子,《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鲧又是禹之父,可见骆明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帝的儿子。南宋罗汉专事记录上古传说的《路史》称:“鲧父之国,京兆宜寿县有骆峪,故周至也。”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今湖北鄂州市、阳新县、大冶市、蕲春县,河南新野县,北京,天津武清,河北辛集,山西太原,山东梁山,鱼台,平邑,江西德安、江西崇仁、江西九江,广东新会,广西田林,云南陇川,四川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白族、水族、土家族、布依族、仡佬族等有此姓。汉代有骆俊,陈留相;唐代有骆宾王,诗人;明代有骆文盛;清代有骆秉章,四川总督。
骆性概况,骆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北京,天津武清,河北辛集,山西太原,山东平邑,江西崇仁,广东新会,广西田林,云南陇川,四川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白族、水族、土家族、布依族、仡佬族等有此姓。汉代有骆俊,陈留相;唐代有骆宾王,诗人;明代有骆文盛;清代有骆秉章,四川总督。
姓氏源流,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禹裔孙少康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史记·东越列传》记载:“或称夏禹裔孙少康之后有骆氏。”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姜太公之后裔公子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谱、元和姓纂等记载,上古周武王姬发建立周王朝后,在周成王姬诵继位之时封姜太公于齐,建都营丘(中国山东淄博),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为别他族,子孙以其名为氏,称骆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骆氏正宗。因姜太公功高盖世,智慧超群,于是骆氏子孙便奉姜太公为骆氏得姓始祖。第三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殷朝纣王时大臣恶来之玄孙大骆,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史记记载,殷商王朝纣王时期,有大臣嬴恶来,其玄孙名叫嬴大骆,嬴大骆的长子为嬴成,建有大骆国。大骆国在周厉王姬胡执*时期(公元前~前年),被西戎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姓氏,称大骆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王孙骆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郑国有大夫名姬骆,为王孙,其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大荒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大荒骆,亦称大驾、大荒辂、大荒落,就是为周王朝历朝历代君主驾车的车夫,即御用司机。在史籍《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大荒骆,岁阴在巳。又作大荒落。与辂同。”在《史记·秦本纪》中还特别加以说明:“非子为周大骆是也。古驾辂皆同骆字,骆主车驾,故字可互用,犹甸之与椉也。”在大荒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简化称骆氏,世代相传。
第六个渊源:源于妫姓古越族,出自秦汉时期古越国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史记·东越列传》记载:“越国东海王妫摇,驺氏,驺一作骆。”子孙后裔有称骆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在史籍《史记·南越王佗传》中给予了比较详细的记载:“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骆,越也。索隐曰:姚氏按广州记云:交址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后蜀王予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尉佗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址九眞二郡,即瓯骆也。”瓯骆之民,有以先祖名氏为姓氏者,或以郡邑名称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他骆拔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代北人复姓佗驼拔氏,亦称他骆拔氏,后改为骆氏。”南北朝时期,代北地区泛指汉朝、晋朝时期和唐朝以后的代州以北广大地区,大致在今天河北省蔚县以西,山西外长城以南,原平、五台山东北一带地区。其间主要为鲜卑拓拔部的活动和控制地区,其中有佗驼拔氏族。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迁都洛阳之后,佗驼拔氏族随之入主中原,在其后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姓为骆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第八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唐朝时期鲜卑吐谷浑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吐谷浑,是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原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个分支。西晋末期,其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中国甘肃临夏),后逐渐发展壮大,在最强盛时期曾一度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了初级奴隶制国家,向西曾一度占有古安息国东部边沿地区(伊朗),虏掠了一些古安息人。
至吐谷浑之孙叶延即位为吐谷浑部首领之后,他以祖父之名“吐谷浑”为族名、国号。南朝称之为“河南国”,邻族称之为“阿柴虏、野虏”,在唐朝后期则称之为“退浑、吐浑”等。吐谷浑部落主要以畜牧也生产为主,产良马,兼营农业。居庐帐,后渐有城居。吐谷浑民族普遍使用汉文,与北魏王朝及南朝诸*权均有密切交往。公元六世纪中叶,其可汗吐谷浑·夸吕自号可汗,建都于伏俟城(中国青海湖西部)。
隋开皇十一年(公元年),隋文帝杨坚以光化公主嫁予其可汗。隋大业五年(公元年),隋炀帝杨广令隋*攻取其地,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隋朝末期,天下大乱,吐谷浑部又恢复其故地。唐贞观九年(公元年),唐太宗李世民派遣大*再次出击,吐谷浑部归附唐朝,唐立吐谷浑·诺曷钵为可汗。唐贞观十四年(公元年),唐太宗以弘化公主嫁予吐谷浑·诺曷钵可汗,加封其为青海王。
唐高宗李治龙朔三年(公元年),吐蕃王朝攻破其国,吐谷浑·诺曷钵率残部奔凉州。到了唐咸亨元年(公元年),吐蕃*队尽据吐谷浑之地,大部份族人归附于吐蕃王朝。唐咸亨三年(公元年),剩余的少部分吐谷浑族人在吐谷浑·诺曷钵可汗带领下投靠唐王朝,唐高宗迁其部于灵州,特置安乐州,并以吐谷浑·诺曷钵为刺史。后吐蕃王朝进一步占据了灵州之后,吐谷浑部再次向东迁朔方郡、河东郡等地。到了五代时期,吐谷浑部散处于蔚州等地。
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三年(公元年),燕云地区割属契丹辽国,吐谷浑族人皆臣役于辽国,后世最终融合于汉族、蒙古族、女真族。而留居在青海故地的吐谷浑族人,近代学者中有人认为其即今少数民族土族的先民。在唐朝时期,吐谷浑部中已经存在有汉姓骆氏族人,其祖先即为吐谷浑部在强盛时期俘虏的古安息人。在唐代宗李豫执*时期(公元~年),这部分吐谷浑部族人中有人投靠了著名的大宦官骆奉先(中国陕西富平人),随骆奉先之姓,成为冒姓的骆氏族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骆奉先的养子、唐*将领骆元光,唐德宗曾赐其姓名为李元谅,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骆氏、李氏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金国时期,女真族中有散答氏族、独鼎氏族这两个部落,后皆改汉姓为骆氏。第十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1)满族洪骆氏,亦称洪罗姓、候勒姓、霍罗姓、洪克罗姓,满语为Honglo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骆姓、何姓、石姓等。
(2)满族萨克达氏,原称巴雅拉氏,后以地为氏,改为萨克达氏,满语为SakdaHala,汉义“苍老”,世居萨克达(中国辽宁抚顺峡河流域)、宁古塔(中国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中国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中国吉林梨树)、赫图阿拉(中国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中国辽宁抚顺浑河畔)、黑龙江流域等地,所冠汉姓为多为骆姓、苍姓、仓姓、麻姓、李姓、祖姓、高姓、海姓、萨姓、里姓、陈姓、罗姓、老姓、英姓、印姓、巴姓、色姓、臧姓、礼姓、佟姓、陀姓、翁姓等。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中国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骆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府推行的羁糜*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家谱文献,江苏镇江润东夏泽桥东山骆氏重修族谱三卷,(清)龚立贤编,清光绪十年(公元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到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富阳富春大源骆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骆林彪、骆良纂修,民国十五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到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浙江绍兴望村骆氏谱略不分卷,(清)骆元婷纂录,骆农骥补编,清道光十一年(公元年)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手抄本一册。到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浙江绍兴望村骆氏家谱不分卷,(民国)骆思钦修纂,民国九年(公元年)稿本,民国十六(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到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浙江诸暨暨阳浣东骆氏宗谱四卷,(清)骆廷灿、骆农开纂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年)宝善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到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诸暨洄溪骆氏宗谱十四卷,(清)骆颖堂、骆森朝重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年)绍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到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浙江遂昌骆氏宗谱不分卷,着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到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浙江省遂昌县成屏乡骆村。枫桥骆氏宗谱,着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二册。到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杭州大学图书馆。骆氏族谱不分卷,着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六册。到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字辈排行,湖北襄阳骆氏字辈:“登封万家良仁永宗祁芳”湖北*石骆氏字辈:“凡其家传名训仁”。湖北阳新骆氏字辈:“子天重孟志信守单季正应世永承荫祚凡昌家传名顺人臻义芳”。湖北鄂州骆氏字辈:“荫祚凡昌家传名顺人臻义芳”。湖北赤壁骆氏字辈:“家传名顺人臻义芳”。湖北宜昌骆氏字辈:“永继启发昌震世运有光正大思宏德策安志远长”。
湖北宜城骆氏字辈:“发克立修(玉)道继祖传”。湖北*梅骆氏字辈:“忠心景胜运祚繁昌家传名训仁守义方”。湖北麻城骆氏字辈:“誉登行世自昌思”。湖北十堰骆氏字辈:“丙忠孝顺维国志光”。湖北随州骆氏字辈:“安邦志国“江苏句容骆氏字辈:“崇文道继志守”。江苏泗洪骆氏字辈:“元培林乃昌”。江苏宿迁骆氏字辈:“.....家泽宏传旭友光......”江苏盐城骆氏字辈:“鸿邦昌桂发宝国振家舒”。
江苏兴化骆氏字辈:“朋宝志忠厚”。江苏骆氏一支字辈:“文在自传仁金(家)玉福来春”。江苏骆氏一支字辈:“贵丙公守*”。安徽无为骆氏字辈:“复元德贵荣景仲文从天正太懋世之尙传家以方克承先绪能应嗣昌鸿才建国大志兴邦”。安徽定远骆氏字辈:“山大炎维章保守(文)利则长”。安徽六安骆氏字辈:“长耀先启绪性智维仁”。
安徽泗县骆氏字辈:“宏廷西瑞成加泽”。安徽庐江骆氏字辈:“裔国世德大金邦美俊才传家惟孝友昌运自天开”。四川成都骆氏字辈:“善志德启中……儒有能心太”。四川彭州市骆氏字辈:“世德洪开泰,光明镇国安,长友印思年,逢文万朝先”四川广安岳池骆氏字辈:“庆运朝良方寿德长方远诗书登科弟礼乐起厚祥”。
四川珙县骆氏字辈:“崇应相万维章希启福寿全良中国清明永远光昭长发其祥山大衍维章世代如松登盛传家金玉华扬培植德泽荣显正达贤贵芳强科教治国兴隆文武安邦吉昌”。四川峨眉骆氏字辈:“永登天朝相明汝大德昌”。四川骆氏一支字辈:“清秀红光万太登高”。湖南宁远骆氏字辈:“世尚万班尊孔孟时逢亨泰启贤良正大光明呈先祖富贵荣华庆永长”。
湖南资兴骆氏字辈:“学圣从兴……”湖南新田骆氏字辈:“文明龙忠金辉”。湖南临湘骆氏字辈:“首道陈先训”。南怀化、广西桂林骆氏字:“友雁海正大成世尚广芳万有崇家启志永胜荣华富贵昌泰运鸿国强民安”。重庆南川大观骆氏字辈:“罄应朝梁光寿德延芳远荣恩瑞映长诗书开科弟理约起后祥传家惟孝友治国本文章锡爵登崇荗封疆竭炽昌”。
重庆忠县骆氏字辈:“国本家旗光远有耀慎修思永”。重庆巴县骆氏字辈:“川泽德辉福鐾光”。重庆万州骆氏字辈:“文明肇启永世大成光宗继祖志道安仁”。重庆骆氏一支字辈:“启在朝有光尚德传芳远云恩孝义长诗书吉凤翔”。山东济宁骆氏字辈:“大(志)世(士)德念山(仰)玉(湘)光振乾坤朗”。山东菏泽骆氏字辈:“继续道德瑞永传富贵祥”。
山东邹城骆氏字辈:“善奇征士贞鸿彦修瑞长玉秀永传季家衍庆凡祥”山东齐河骆氏字辈:“金洪连(付)庆中兴太永振世家锋”。河南潢川骆氏字辈:“宗思玉成大志应绍家德永昌世泽光耀文明方启传继有道百代显荣贤能长保”。河南光山骆氏字辈:“大启从先定祥开纪世长”。河南桐柏骆氏字辈:“丙中教子季成书香”。
河南内*、四川古蔺骆氏字辈:骆志豹支派:“文鲜静德辅可以登中国转廷开科选光显裕后荣”;骆宾王支派:“寿德廷芳远荣思瑞应长礼乐开科第诗书启后祥”;骆祯祥支派:“先陛文武辅光辉富贵荣勤学朝天子诗书治大国”;骆百总支派:“百大酉朝金图源汝以先在世安邦国光前裕后荣兰桂腾芳显永远扶明君启述增辉连明德应家祥同登仁义训永迪效忠良雄伟髙科志全通文武强圣贤傅仕第富贵显荣昌锦秀诗书礼辅仁镇法纲”。
江西赣州骆氏字辈:“炳耀传声振名芳瑞衍祥克家承厚泽选举定朝纲”。江西遂川骆氏字辈:“信贤章大德炳耀传三”。江西德安骆氏字辈:“凡昌家传明训仁宗”。广西柳州骆氏字辈:“财富千金显胜朝启文章家庭敦孝友百氏永全方”。广西恭城骆氏字辈:“炳家定焕建安平”。贵州都匀骆氏字辈:“文之正印永现光明承恩最久韶达华香”。
贵州普定骆氏字辈:“沙长应国天文大发德有春克进朝梁(堂)”。贵州兴义骆氏字辈:“寿德廷芳远荣思瑞应长礼乐开科第诗书启后祥”。广东徐闻骆氏字辈:“德尚(茂)贤(广克)学(大财)成(安达)宏图”。广东增城骆氏字辈:“德大承先美勋高启世良”。云南文山骆氏字辈:“罄应朝梁光寿德延芳远荣恩瑞玉长诗书开科弟理约起后祥”。云南文山麻栗坡骆氏字辈:”庆应朝天光,寿德元芳远,荣恩瑞述启,厚庠礼乐开,科第万代先,传家惟孝友。
治国榜文章,袭决登崇茂,封疆定职昌,骆氏一支字辈:“文鲜静德辅可以登中国转廷开科选光显裕后荣”。骆氏一支字辈:“凡昌家传名训仁守”。骆氏一支字辈:“山大炎维章保守利则长”。骆氏一支字辈:“启友朝再光宋德传方远云恩孝义通思书吉后祥”。骆氏一支字辈:“炳耀传声振名芳瑞衍祥克家承厚泽选举定朝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