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湖畔美丽的传说
一.金湖湛月
大冶湖畔
大冶湖
传说大冶湖(红星湖是它的一部分)是个聚宝盆,湖底和四周蕴藏有大量的金矿,湖中有口淘金井,井水取之不绝。每年除夕,井底可见皎月,人们认为这是一口宝井,所以叫金湖湛月。传说中的淘金井早已淹没在湖水中,古时的“金湖湛月”,如今寻它,再无踪痕。但市区与湛月有关的还有湛月路,湛月酒店,湛月桥等等。
二.八仙铁拐李
金湖风光
据传说,在金井嘴有一口井,井水取之不绝,每年除夕,井底可见皎月,人们认为这是一口宝井,都来用这井水淘金。传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住在大冶铁山得道湾,因每天在金湖洗澡,身上总是金光闪耀;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行,多年不能得道成仙,后经李铁拐带到大冶金湖来,淘金炼成金杵,本想把它磨成绣花针,却在斩妖救民时把它变成一个降妖杵。
三.美女照镜
湖面平静如镜面
1.大冶湖畔七仙女之美女照镜的美丽传说
大冶湖原名金湖,因湖底及四周蕴藏金矿而闻名于世,湖水自西向东而流,绵延一百二十余里,弯弯曲曲,当湖水经过乌泥滩水域到达冶邑章山里尚和堡(今汪仁镇沿湖村)湖畔时,湖泊面积就显得无比开阔且平静如面,艳阳高照,金光闪闪,雾气萦绕,碧波荡漾,天空白鹭翱翔,水底鱼虾嬉戏,蓝天白云倒映,青山绿水相间,渔船闯荡湖心,游人闲适湖堤,宛如一幅天然的人间仙境乐园。
相传大冶湖畔章山里尚和堡湖域水面平静如一面“铜镜”,而且金光灿灿,靓影照人,天上的七位仙女(王母的女儿,俗称七仙女)每天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来到大冶湖尚和堡沿湖村湖畔梳妆打扮,仙女们彼此欢声笑语,嬉闹频频,时而着调哼曲,时而搔首轻佻,时而轻歌羽舞,时而挑逗媚眼,时而艳抹浓妆,仙姿玉貌美轮美奂,不停地竞技变化多种美妆仙术,每天仙妆各异,光彩夺目,美哉乐哉,羡煞人间与仙境,七仙女画完美妆欣赏镜中芳容直到心满意足方肯回归仙位本职。民间赞扬女子貌美的成语“美若天仙”源于七仙女金湖化妆的故事,因此七仙女化妆的那段湖面被当地百姓命名为“仙女照镜”后俗称“美女照镜”,现今汪仁镇沿湖村该湖段有美女照镜度假村游玩景点,又因七仙女化妆时留下七条倩影,魅影投射湖畔北岸,北岸因此形成7条婀娜多姿的仙女小湖汊,当地人称为“小仙女湖”,“小仙女”因此也成为美女的代名词传承至今。
小仙女湖汊
2.七仙女的神话传说与历史记载
七仙女,是古代神话中七位女神的总称。有时也单独指七姊妹中最小的。七仙的起源:一是天文崇拜,与女宿扶筐七星、昴宿七星、牛宿织女三星、女宿婺女四星等有关。二是由于秦汉时的登仙思想,而产生的羽人形象。
民间一般称呼这七姐妹为:大仙女、二仙女、三仙女、四仙女、五仙女、六仙女、七仙女(私配董永)。
七仙女的传说故事多记载于《天仙配》、《西游记》等神话书作;多出现于明清戏曲之中,常被世人口耳相传为王母的女儿女官等属神。
从汉代起,历代多有七仙神话的记载。宋代有话本。元代多见于戏曲。
明代仍多见于戏曲,而在明代小说里少见。明戏曲《织锦记》首次提到董永妻的具体称呼“七姑”。
明代小说《西游记》也提到七仙的具体称呼“红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衣仙女、绿衣仙女,”认为七仙身穿七色衣裳,似乎跟七种色彩有关。
但也有民间传说认为,七仙身穿“赤橙*绿青蓝紫”七色衣裳,王母娘娘的圣诞,主持蟠桃仙会开场舞便是霓裳羽衣舞。
宋元起的戏曲,结合历代民间传说,形成明清更完整的《天仙配》一类的戏曲。内容基本是:董永家贫,卖身葬父,孝感天地,惊动仙界。天上七位织布仙女中最小的七妹爱而怜之,私下凡间,于槐树下与永结为夫妇,同至傅员外家织锦偿债。百日期满,方拟还家共建未来美好生活。玉帝忽遣天神往敕七仙女返回天庭。七仙女恐董永受害,只得与永别于缔婚之槐树下,洒泪归天而去。
四.湖区民俗
大冶湖渔船
湖区民俗也很独特,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日举办龙船会。从四月起就染纸做龙船,长一丈多,中间扎有三闾大夫屈原像,船上摆饰衣帽、用具、彩色丝织品、银元宝等。龙船会前,将纸扎的各种珍玩都摆出来,远处的人都来参观,家家户户当街摆酒,任人自饮,欢呼游乐,通宵达旦。后来兴起五月五赛龙舟,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屈原,形成全民性的体育竞技活动。
五.寡妇堤
大冶湖现代化跨湖桥
从大冶城南墈头尖到海螺山,弯弯曲曲约两公里长大堤,人称“寡妇堤”。寡妇堤是劳动人民与洪水搏斗的见证。
该堤原址是一条曲折的羊肠小道。每到汛期,路隐其中,过往行人靠木船过渡,溺水身亡常有发生。乾隆年间,兴国州永章里(今大冶市大箕铺镇属)寡妇柯曹氏与孙媳柯冯氏相依为命,柯曹氏的儿子和儿媳早年因坐船落湖水而亡,然后祸不单行,后来孙媳冯氏的秀才丈夫也因落水身亡。
奶孙成寡皆因湖水为害,老人和孙媳于是散尽家财,拿出全部家当,变卖家产,又到处化缘募捐,乡民献工献料,修路堤、建石桥,以便排水行舟,造福两岸百姓,减少人间溺亡悲剧,最后两寡妇都因劳累过度而亡。两岸百姓为纪念这两位寡妇的义举与功绩,于是就把这道造福于民的堤命名为“寡妇堤”。
大冶“寡妇堤”今拜文赠题赞曰:
千古善人两寡妇,散尽家财只为堤,造福乡里不留名,淡泊金钱与名利,义举感动天和地,课教后人作典范,修堤恩情永流传,歌功颂德赞芳名。
作者/来源:侠客风韵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