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闭关锁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慈禧当*期间,更是对一些新鲜事物心存排斥,李鸿章为了申请建造铁路,也是煞费苦心。在一次慈禧过生日时,李鸿章送了慈禧一列小火车,并专门铺设了专用的轨道,供其乘坐。
慈禧见到这个新鲜事物,高兴地说,“这个李鸿章啊,就是喜欢奇技淫巧的东西。”后来,慈禧在自己的小火车专利上闹了不少的笑话。比如,在她上火车前,其他的火车工作人员,都得下车,跪在车前,给她行叩拜礼。
▲慈禧后来,慈禧还打算让司机的座位调整到自己的座位的后面,司机哭笑不得,那没法开车啊!慈禧后来又想到让司机站着开车。同时,与慈禧同行的人,都不能坐着,只能站着。实在累了,可以躺在火车的地上。你看,跟着慈禧出行,看似荣耀,其实心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想建造钢轨,想引进火车,其难度可想而知。慈禧的借口更是可笑,她觉得火车的动静太大,会影响老祖宗们安睡!非常荒唐。
我们知道,就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使用的很多物品都是来自进口,比如“洋车子”“洋火”“洋油”等物品,都靠进口,都带有一个“洋”字,说明是国外的东西。但是中国东方巨龙,迅速腾飞,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大国担当的龙国已成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
▲动车我们倍感骄傲的是我国的复兴号动车组具有五大优势,让中国高铁继续领跑世界动车组先进水平之列。
但是,原来的时候,大家坐着硬座的绿铁匣子,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二十几个小时的旧时光呢!
说到原来的老式火车,你能想到原来在清朝时期建造的旧钢轨,还在用吗?而且那些钢轨还没有生锈,一副原来的崭新的样子。
这段钢轨就在四川达州的一处铁路桥上,有25米长,相关专家称,这段铁路可是国宝级的,珍贵的文物。这段在侧面清晰地刻有“年汉阳铁厂造”的钢轨,是年相关的铁路维修工作人员发现的。
而且这段钢轨不仅仅是一直在用,质量还非常高,没有一丝生锈的迹象。从年到现在年,掐指算算,已经有年的历史了,超过了年的时间了。
▲火车铁轨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一百多年的岁月流逝,一百多年的沧桑巨变,一百多年的物是人非。而这段铁路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守候着每辆过往的火车。
当时,清朝的大臣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经过了多方的努力,他创办了汉阳铁厂,而这段现存完好的钢轨就是“汉阳铁厂”生产的。当时在资金严重不足,只有二百多万两的情况下,最终把厂子给建了起来。而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历任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在教育上,建学堂,比如广雅书院等。在*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
张之洞光绪十五年(年),张之洞上奏朝廷,建议修筑一条芦汉铁路,得到了准许。在张之洞建造好了汉阳铁厂之后,由于对考察不到位,结果,他把机炉设在汉阳,铁却从大冶进,煤是从马鞍山进,且此处的煤炭质量还不达标。后来,没有办法,只得从德国购焦炭数千吨。
当时的汉阳铁厂有大小工厂10个、炼炉2座,工人,采煤工人。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的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钢铁工业,而且在亚洲也是首创的最大的钢铁厂,日本的钢厂建设还比这晚几年。
这样,张之洞已经花费了五百多万两资金,钢铁的影子还没看到。不得已,张之洞等人又借贷万元,改造了机炉,终于制造出了优质的马丁钢。这样,汉阳铁厂生产出一大批高质量的钢材:
铁路钢轨从年投产到年停产的30年间,一共生产了约3公里,多数用在京汉线、粤汉线、川汉线等铁路上。
▲钢厂但是,后来,随着经济的衰败,张之洞的去世,资金的困难,铁厂陷入困境后,被一直觊觎厂子的日本人夺去,令人唏嘘不已。但是,在几十年间,汉阳铁厂却为中国的铁路建设出了汗马功劳,令人称赞。
《清史稿·张之洞传》对张之洞的评价是:“张之洞是个清官,爱才好客,做了数十年的封疆大吏,家不增一亩。张之洞对清朝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但是他一己之力,还是不能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清朝。
但是,张之洞留下的一段段还在使用的,铁路上的钢轨,却似乎在诉说着历史,印证着他曾经做出的努力。而在其他的地方,也发现了一些清朝制造的钢轨,这里就不赘述了。
▲张之洞那么,年制造的清朝钢轨仍在用,余年未生锈,被专家称是无价之宝,为何它能现在还能使用呢?
一、钢轨质量好。当时,汉阳铁厂在经过了碰壁与多次尝试,请专家指导后,选用的制造钢轨的钢铁质量过关。二、技术先进。当时,虽然炼钢还是新鲜事物,但是,由于相对先进的技术,所以生产出来的成品质量过硬。三、当时监督到位。制造钢轨,这可是事关人命的大事,如果钢轨出问题,那么就出大问题了。所以,当时的监督机构和人员非常到位。四、封疆大吏张之洞一手督办,力度大,严肃认真,自然他人不敢弄虚作假,质量上乘。五、铁路维修及时,保护得好。综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不但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更应该继续保护好它,把优良的传统给传承下去。
(文/历史漫谈君一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