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战袍”,他们是舍身忘我驰援湖北抗疫的白衣战士;载誉归来,他们登录“云端”三尺讲台化身思*园丁。
“云”的这一边是与抗疫相关的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一个个故事、一串串回忆;而在“云”的另一边,是青年学生们带着对抗疫英雄的崇拜,聆听白衣战士讲述武汉抗疫故事。连日来,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们,利用“云课堂”,为江苏学子带来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
英雄回忆,是一个个励志故事
4月22日上午,在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网络直播主会场,多名师生共同倾听了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在湖北*石抗疫的47天,我这辈子都难以忘怀。”江苏援*石医疗队队员、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顾红艳动情地开讲。
“我从事呼吸内科诊疗工作已有25年,也是一名有着25年*龄的老*员,这时候就应该冲在前面。”顾红艳说,2月11日,她随医疗队到达医院后,就一直奋战在一线。“每天,除了查房、诊疗,还要与院方协调沟通、开展病例分析、指导治疗、完善诊疗流程和方案。我和同事一起,不仅高质量完成了医疗救助任务,还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留在了大冶。”
4月20日,扬州大学护理学院为第一批返校学生上了一堂特殊的班会课,9位医院的“最美逆行者”用视频的形式带领大家一起重返战“疫”现场。年出生的李娟娟,是全组年纪最小的护士,被患者们亲切地称为“小可爱”。“我所在的重症病区危重症患者有35个,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有的甚至要切开气管。”李娟娟介绍,“除了给患者穿刺、抽血、输液、吸痰、翻身拍背,还要照顾所有患者的饮食起居,每日工作量极大。为了节约防护服,我工作前两小时就不再喝水,全身心投入到患者护理工作中去。虽然辛苦,同时冒着风险,但是这是我的职责和使命。”
大年除夕夜义无反顾写下的请战书,白发苍苍老母亲含泪的叮咛,两岁的依依宝宝和妈妈康复出院时的笑容……这一幕幕,都是顾红艳和青年学子们分享的感人瞬间。一张张照片在屏幕上划过,仿佛将大家带到了那没有硝烟的战场。“作为一名00后,我们要从这次战疫中汲取前行力量,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后也要像援鄂白衣战士那样,能够担负起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使命和担当。”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大三学生翟颖说。
行动作证,中国青年是好样的
“在驰援湖北抗疫的医护人员中,有不少是比在座各位同学大不了几岁的90后。他们夜以继日、拼尽全力,与病*战斗、为生命站岗。”4月22日下午,在南通大学“开学第一课”上,江苏援*石医疗队队员、医院*委书记仲崇俊说,许多90后护士们远离家乡亲人,在隔离病房里,既要进行一系列的专科护理操作,又要照顾患者的日常起居。由于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她们因反复出汗而口渴,甚至脱水,却不能抿一口水,哪怕滋润一下口唇。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
“医学学子如何成为像抗疫英雄一样的好医生?”针对现场同学们的提问,仲崇俊勉励学子们要不怕吃苦,不断学习,掌握好过硬本领;要有责任担当,有奉献精神,能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将青春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聆听完报告,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南通大学医学院级临床专业本科生季洁说,作为一名医学生,要以抗“疫”英雄为榜样,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日后可以像他们一样以仁心仁术去造福人民。同学们还纷纷表示,要坚定信心,不负韶华,涵养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化作实际行动。
“奋斗是最美丽的青春誓言。我们将继续凝练抗击疫情中的思*元素,从中汲取思*教育的内涵和精髓,教育学生要心有大我、胸有大志、肩有大任,鼓励学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用实际行动诠释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扬州大学护理学院*委书记刘佩健说。
抗击疫情,是一本生动的教材
“在生命受到疫情威胁时,是什么支持您和所有医护人员始终微笑面对,保持必胜的信念?”“是尊重生命、尊重患者、尊重职业,救死扶伤的职业观、价值观!”4月22日下午,江苏海洋大学学生返校后的第一堂思想*治课上,一场特殊的“云”对话在全校师生与江苏援*石医疗队阳新县分队领队、连云港市一院*委书记李小民之间展开。
一个半小时的直播连线中,李小民讲述援鄂46天的亲身经历。他说,防控疫情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中央的坚强领导是战胜疫情的信心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战胜疫情的力量之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大的组织力、领导力是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的主要原因。
“抗击疫情就是一本生动的教材,我们开学第一课就是要以此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委书记马建明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统一动员、统一行动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南通大学*委书记浦玉忠说,这场疫情防控战中所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担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宝贵的思*“教材”。
本报记者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