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赵峰通讯员杨庆江伟兵
窗外北风呼啸,屋内暖意融融,退休医生胡月清在为老人免费量血压,社区*委书记王兴龙、下沉*员王精玲和社区居民陈南梅在商量“冬季疫情防控公益宣传”……
这里是襄阳市高新区陈营社区的红色驿站。12月13日,近百名“全省*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现场会”的代表云集于此。
像襄阳高新区一样,我省不少地方以*建为引领,做强街镇、夯实社区,建好用好社区(村)*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三支队伍,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打通“神经末梢”
11月15日,孝感市孝南区财*局副局长丁医院医护人员走进桂桥社区一户居民家中,以拉家常的方式对该住户进行精神鉴定、申请残疾人补助。“不仅是财*局副局长,我还是这个社区的*委委员、第七网格*支部书记。”丁国强说。
针对社区*组织资源力量不足、作用虚化弱化等问题,孝南区以设置兼职委员形式,吸纳名市区*委**班子成员兼职街道工委委员、社区*委委员,将各种社会资源引入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抓好基层社会治理,必须牢牢牵住基层*建这个“牛鼻子”。近年来,全省各地始终把基层*建摆在重中之重,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
基层留不住年轻干部怎么办?在大冶市,39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39个社区第一书记,一年任期结束时,基层社会治理考核结果将作为他们评优评先、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如何将下沉*员的服务意愿与居民需求深度融合?襄阳市建立“*员资源清单”5.5万份、“居民需求清单”4.1万份,最终统筹制定“服务清单”3.2万份,解决实际困难2.6万余件。
襄阳市委改革办主任李明山表示:“基层社会治理要把*的领导植根于基层,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实现*领导社会治理、依靠群众加强社会治理。”
小创新带来大变化
秭归县是集老、少、边、穷、库、坝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基层社会治理一直是短板。
年,秭归县突破行*区划,按照50户至80户的规模,将全县个村、个村民小组划分为个村落,治理单元缩小,资源项目下沉,治理实效凸显。
秭归县委书记卢辉用两段顺口溜描述着变化——以前是“国家出钱做项目,扯皮拉筋不让步,都想从中谋好处,项目最终没留住”;如今变成“不找麻烦不添堵,围着项目服好务,自觉砍掉路边树,修通深山致富路”。
省委改革办主任吴庆华说:“基层治理上的小创新能带来大变化。针对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希望能涌现出更多对症下药的良方,让改革创新惠及每一名群众。”
年,荆门市东宝区率先将积分制引入基层社会治理,编制的《村(社区)社会治理积分制操作指南(试行)》成为全省综治领域首个地方标准。在此基础上,东宝区加大改革力度,将居民积分项、家庭积分项、单位积分项分别细化至项、35项、47项,每月按照4类18项进行奖励,奖励经费由财*全额保障,充分激发了城乡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
在襄阳市高新区东风街道东风社区,居委会突破固有体制,率先成立物业公司,服务辖区内的居民小区。社区*委书记康晓燕介绍,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交叉任职,协调处理小区环境改造、公共设施完善、公共安全及矛盾纠纷等问题。目前,已调解矛盾纠纷50余起。
科技赋能精准治理
“叔叔阿姨,从今天起咱们小区又多了一个高科技智能卫士。”12月1日,襄阳市鹿角门社区*委委员李亚曦向社区居民讲解如何使用新型门禁。
该套新型门禁系统具有人脸识别、智能安防、智能门磁等科技手段,为居民提供信息化、便捷化的精准服务。“比如独居老人家的房门48小时未打开,系统会自动报警,社区工作人员登门了解情况。”她说,“新时代的社区工作者需要学会新本领、用好新工具。”
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等新技术兴起,传统治理体系和治理思维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为支撑,探索着市域社会现代化治理基层实现路径。
“网上办比例达到95.03%,一次办比例达到%。”聊到优化办事机制这一话题时,武汉市武昌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钱勇底气十足地说,运用大数据比对、后台流转等措施,持续简化办事流程,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要求我们在社会治理的服务和管理方面应当走出传统思维方式,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湖北经济学院改革评估中心专家指出,“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助推社会治理精准分析、精准服务,真正提升广大群众幸福感。”
编辑:王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